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爱国主义教学的渗透策略

2015-08-15 00:51戴学辰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思品品德与社会爱国主义

戴学辰

(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王滩镇周坨小学)

一、对爱国主义内涵的认识

作为小学教学中的课程之一,小学品社课程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要给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也在于其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在小学品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学品社课程德育教学的作用,尤其是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

在教育教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一个突出的地位,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贯彻落实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之一。

我们所说的爱国主义教育指的是,公民对于自己祖国深厚和由衷的热爱之情,这个情感的养成,是建立在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基础上的。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品社教师要立足于小学品社课程,做好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去。

二、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认识到重要性

教师是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意识领域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的核心之一,在小学教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品社教师,要加强自身理论道德意识的修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提升理论水平,建议一线小学品社教师在教学、备课之余多多阅读理论方面的著作,紧跟时代的潮流与趋势。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更加有利于课堂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同时教师也应该密切联系实际,联系国家重要的时政热点,让学生感受到最及时的国事,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才是与时俱进的教育。

三、重视校园环境熏陶,建立浓厚的爱国氛围

在小学品社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应该进行校园环境的建设。

首先,通过教师的黑板报、学校走廊橱窗等,宣传爱国主义精神。虽然,有些内容并不是思品课程教学的内容,但是教师可以与班主任的工作以及学校工作相结合,在学校走廊橱窗内容选择上,以及班级黑板报的建设上与思品教学的一些内容相结合,这样多管齐下,既有利于学生的教育,也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贯彻落实。

其次,多开展爱国主义精神的小活动。思品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重要的日子,比如国庆节、党的生日以及建军节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开展小范围的歌咏比赛,朗读比赛和小作文比赛等,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氛围。

第三,要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给学生起了榜样的力量,如果教师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学生的激励意义更加明显。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性比较强,教师的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都要从自身进行要求,让学生以自己的教师为榜样,把爱国贯彻到生活与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去。

四、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现在的一些孩子从小生活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而且有些孩子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这样的孩子大多都比较自我,想问题和做事情都要从自身出发。因此,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在爱国主义精神的贯彻上,这是一个障碍。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就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是个人利益实现的基础条件,虽然,个人利益看似和自身的幸福生活联系密切,但是如果没有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作为保障,个人的利益也不能有效地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品社教师不能仅仅给学生贯彻一些空洞的理论,更应该在给学生在说明道理的同时,给学生讲解一些言之有物的实例。比如在讲解国家、个人的关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讲新中国的成立,是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五、通过亲身爱国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空洞的理论,容易让学生对知识形成疲劳,也不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

第一,给学生创造一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比如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许多学生对每个节日的由来典故可能并不是十分的清楚,在讲解“端午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贯彻爱国主义情怀,讲有关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可以让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包粽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引导学生多参加送爱心、送关怀的活动,我们身边有一些爱国的老军人,他们曾经在抗日战场或者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中奉献过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由于各种原因,可能这些老人晚年过着比较孤独和清苦的生活。思品教师可以利用思品课程的教学,开展实践活动,让思品课程走出课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给这些老人们送爱心,送关怀,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第三,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周恩来总理年轻时曾经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虽然我们不一定让学生树立如此远大的理想,但是也应该让学生树立为祖国奋斗的崇高理想,并且教育学生,为祖国奋斗并不一定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儿,而是要认识到自己与国家的关系,如果能够做好身边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儿,也是在为祖国做贡献。因此,在思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做好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为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做准备。

总之,在小学思品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措施地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名思品教师,要重视自身的示范作用,认识到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1]程庆红.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和启示[J].黑龙江史志,2010(15).

[2]王恒.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主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3(32).

猜你喜欢
思品品德与社会爱国主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班里那点事儿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