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皆语文

2015-09-10 17:41刘俊娟
考试周刊 2015年82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方式

刘俊娟

摘 要: “语文生活化教学”是指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上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活动方式生活化,让学生留心发现生活中的语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生活化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语文生活化教学”是指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包括:(1)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即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2)活动方式生活化。即教学活动是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生活过程。围绕“语文生活化教学”这一论题,我进行了一系列语文教学的尝试活动。

一、语文生活化理念渗透

一直以来,孩子们都认为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应付考试,但是语文真正的价值是成为人与人交往的工具,是各科目学习的基础。一个中国人在一生之中必须使用语文,一个没有专门学过语文的人实际也是语文的使用者。

21世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古训与教育的形势已经格格不入了。从当代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看,现代语文教学应该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准则。学习语文是生活的需要,是人生的必需。孩子们只有在认识上进行改变,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让语文真正走进生活。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源头活水,语文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教学的内容要与生活紧密相连,从课本上延伸拓展基础知识,让生活化的信息进入课堂。针对这一点,我也做了一些尝试。

案例1:二年级上册《识字1》,其内容是一些关于秋天的词语:“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天高云淡”等。在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课前我就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观察秋天,课堂上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看到的秋天美景。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找秋天,观察校园里的树、菊花、小草。这样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独特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再读词语自然而然地就能读理解了。

案例2:《赠刘景文》《山行》古诗的教学,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幅橙黄菊绿、红叶飘飘的秋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播放《秋日私语》的音乐,让孩子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枫林中,分享自己的感受。此时,他们的心早已飞到大自然,大大激发了朗读兴趣和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积累背诵的任务也就很容易完成了。

案例3:教学《欢庆》一文时,我认为不仅可以学诗歌,而且可以发散思维,培养语言表达、文学创作能力。我引导学生模仿课内的句子说话,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一首小诗就诞生了:花儿跳起优美的舞蹈,湖水拨起圈圈的琴弦,大山穿上红红的枫树衣……然后我让孩子们一起诵读他们的诗歌。这样的课堂行为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激情,课堂中还请孩子合作学习作诗,最后交流。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受生活,这样的学习“润物细无声”。

案例4: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写字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我建议孩子们在课外识字,定期比赛,孩子们的识字积极性大大提高,效率随之提高。鼓励孩子们制作识字报、识字本。几个月下来,孩子们比课本上要求认识的字还增加了很多,也使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通过这种方法,孩子们不仅能识字,而且能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对学习句子十分有帮助。如,有学生说:“老师,我认识‘广告’这两个字。”其他孩子问:“你说说在哪认识的?”他说:“在街道上认识的。爸爸妈妈带我去逛街,我可高兴了。东看看西看看,有漂亮的衣服、有好玩的玩具、有美味的餐厅。每个店铺上面都有广告牌,告诉我们他们店铺卖什么,逛街真有趣!”在生活中识字让学生树立“处处皆语文”的思想,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我尽量让孩子们意识到语文的内容丰富多样,比如鼓励多看书看报纸,踊跃地制作手抄报,开展课前三分钟的诵读或者讲故事活动,教师节为老师写祝福语,运动会多投稿子为运动员加油,假期结束大家交流假期去旅游的感想,等等。这些虽然不是课堂中要求掌握的内容,却真正是孩子的生活体验。在“语文化”的生活中,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尝试

把讲台变成舞台,让学生充当生活的角色,将语文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落实课改精神,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我采用了学科整合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小老师”在行动

传统课堂中,教师总是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我们要打破这种传统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小老师”,感受这个角色带来的不一样的尝试,让学生的内在潜力被开发,提高学习积极性。比如订正错别字、错音、修改句子等可以请一部分学生批改,增加学习的乐趣。

2.当“小画家”、“小设计家”

学生喜欢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将语文还原为画面,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条件。例如,教学《山行》一诗中,在学生诵读诗文、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诗提示的景物作画并绘制诗画一体的书签。学生通过画画在头脑中呈现作者所见的美景,增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增加了学习的趣味。

3.“比一比”活动

比赛和游戏可以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同时“比一比”活动不仅可以用在个人身上,而且可以团体进行活动。无论是低年段还是中高年段,这都是十分可行的方式,比如小组比赛、男女比赛、开火车接龙、个人小比拼等都可以有效运用。

4.课堂表演

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以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演《称赞》时,学生主动要求进行表演,利用文具盒等自己拥有的东西当道具。我相机对孩子进行一些表演基础知识的引导,比如台位、动作、表情、语言、互动等,学生排练得热火朝天,都争着展示自己的作品,一个长长的故事就在欢声笑语的演出中掌握了。学生在《酸的和甜的》、《蓝色的树叶》等课本剧中的表演也惟妙惟肖,形象逼真。

5.让语文课堂走出教室

一年级语文上册中的《影子》写出了影子的有趣与人们的密切关系。若在课堂上只是单单讲解科学和自然知识,则是无法理解透彻的。于是,我决定改变上课形式,带着孩子们直接到操场上感受。先集中对文章中一些难认的字进行梳理,然后读几遍课文后,再带领孩子绕着操场感受影子的变化。鼓励孩子观察后集中汇报,孩子们都理解了影子非常有趣又与人们息息相关。孩子们在真正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掌握得更加牢固,还与其他学科相融合。这节课的作业我设计了:请大家回去以“影子”为题目画一张画,并在旁边写写影子会是你的什么呢?孩子们因为有了真正的体验,在第二天的交流会上踊跃积极。

此外,我还在语文课堂上采用歌唱、朗诵、小记者在行动等学习形式,根据学生的特点、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维,萌发创造力、创新力和想象力。

在学习语文中,加强与不同类型学科的整合,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美术、音乐、品生、综合实践、体育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生活化的好帮手。我希望学生具有综合语文素养,从内心喜爱语文,在课堂中打破常规,具有跳跃思维、想象力和自己独到的见解。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要让孩子们热爱生活并快乐学习,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更加融入这个社会,学以致用。

现实生活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学资源,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针对课堂教学实际及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切实让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马丽.让语文教学生活化[J].江苏教师,2011(12).

[2]刘灿斌.融入生活给力课堂[J].行知教研,2011(1-2).

[3]黄旭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策略之我见[J].教育论坛,2011(11).

[4]陈娟娟.“小课堂”与“大社会”[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1(3).

[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S].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方式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