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更须避短

2015-09-10 07:22吴朱林
考试周刊 2015年81期
关键词:注意事项语文教学

吴朱林

摘 要: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课件时,既要进行教学手段性的思考,更要进行教育目标性的思考,还要注意多媒体与主媒体的关系。课本是主媒体,课件的根据是课文,教师必须依纲据本,以课文为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PPT课件 注意事项

PPT课件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交互性等特点,能充分创造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显著。应用PPT课件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那么利用PPT课件进行语文教学应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制作和使用课件进行语文教学的体会。

一、注意色彩搭配,避免违背了人眼的视觉原理

课件的每一个细节都应该给予学生美的享受。首先,课件的制作要有一致的设计风格。各页面的标题、导航条、图标、主色调、色彩组合、段落图像、空白要保持一致,字体、颜色应相同,各页面有相似的外观。课件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版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同一画面对象不宜多,以避免或减少引起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无益信息干扰。注意图片、字符的大小和清晰度,保证学生都能充分感知对象。色彩的搭配要注意对比,文字、图片和背景可以同时考虑明度的对比、色相的对比及整个版面色彩的协调。要使学生既看得清楚又没有眼花缭乱的感觉。如果对色彩搭配不了解,课件中的配色就不科学、缺乏美感。背景色与字体颜色反差大,色彩纯度过高,如绿色背景红色字体;背景色与字体颜色反差小色彩明度差过低,如白色背景黄色字体;忽视课件营造课堂气氛的作用,随心所欲地选择色彩搭配。

二、注意文字的数量,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有的课件一节课的内容有三四十张,教师上课仅仅播放多媒体课件就行了。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屏灌”,把主动权交给了课件,有的课件内容太少,一节课就使用两至三张幻灯片;有些课件是书本搬家,从内容到例题,与教材相差无几,有形无神,缺乏现代教育观念,没有很好地将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内容多、文字多,如语文课一般都要介绍作者,一些教师习惯于把作者各方面的情况,包括地位、生平、经历、作品等,用大段段的文字制成一张课件,甚至再加上作者的肖像,整个版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不具形象性,从而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

三、注意音频和视频的合理使用,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音乐和声效的使用主要是创设欣赏的情境,给予学生美的感受。但有的老师喜欢在幻灯片切换时或展示某一张图片时运用软件自带的声音效果,如紧急刹车声、爆炸、疾驰、风铃等声效,但我认为使用起来效果并不好。有时突然出现的声音甚至会把学生吓一跳。有的课件为创造氛围,放上一些关联的歌曲,学生被音乐本身吸引而忘记教学内容。一节45分钟的课,播放音视频的时间为25分钟左右。有的课件运用音、视频虎头蛇尾,课堂教学开始时,通过声音、视频营造氛围,情境创设完毕,接下来的课全是文字展示、教师讲解。虽然动画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但太多的动画展示,会使学生产生过多的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遐想,从而忽略了与课堂教学相关问题的深度思考。如果使用动画,我们就必须在每一个环节设计相应的问题,否则有可能学生只关注动画的形式,而不是动画的内容,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四、注意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避免限制学生的思考能力

传统黑板板书的最大优点就是教师一边讲授,一边把重要的知识点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写在黑板上,学生随时都可以思考和回味。现在的语文PPT课件,设计问题往往是“是什么”的知识,“如何做”的知识少。比如分析人物性格,往往设计成“某某具有什么样的思想性格”,而不设计成“某某有什么样的思想性格,你是如何分析的”。语文PPT课件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要更多地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让学生更多地在高级思维方面得到发展。以多媒体课件展示重要的教学内容时,应该给足学生时间,这样既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又可以避免课件内容切换造成的思维中断。

五、注意课堂的生成性,避免课堂的呆板封闭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以PPT课件为例,一旦制作出来,程式一般就是比较固定的,这是语文PPT课件的先天缺陷。因为程式固定,步骤是预设好了的,有的教师因为突然停电,没有了PPT,结果无法把课上完。语文PPT课件的制作如何关注课堂的生成性呢?一是在制作课件时要预想教学流程的多种可能性,步骤宜粗不宜细,细的就留在教学设计中。因为粗,就留下了许多可以自由挥洒的余地。二是设计问题要注意留白,即不要把固定的答案输入PPT课件当中,特别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三是提供可供选择的菜单,提供多种学习模式,并且可以快速切换。四是设置质疑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语文PPT课件的程式就不会那么呆板。

六、注意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避免本末倒置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其作用是辅助教学,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利用PPT揭示知识的形成及来龙去脉,让人感到生动、形象、真实,便于学生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件的播放时间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课件成了讲课的主体,代替教师上课,而教师则成了辅助作用的旁观者、解说员,或成为电脑的操作者,本末倒置,夸大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我认为多媒体课件要适量、适度,大量的媒体信息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还直接或间接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重点不再突出,学生已经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这些动画、文字颜色、声音上,内容对其已没有吸引力。其实一节课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可以利用一个教学片断,一个具体事例,解决一个知识点,一个具体问题,这样的简单课件同样是一个好课件。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完美结合是很重要的,不是信息技术用得越多越好,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要用得恰到好处,与传统教学方式取长补短,交相辉映。

要提高PPT课件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水平,语文教师就要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的根本,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信息素养,认识到PPT语文课件的局限性。只有深入研究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才能让PPT课件为语文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猜你喜欢
注意事项语文教学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练肌肉的注意事项
回到学校的注意事项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