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游戏为严谨课堂添彩

2015-09-10 07:22孔晓芳
考试周刊 2015年51期
关键词:数学游戏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孔晓芳

摘 要: 数学游戏是促发学生“愉快学习”、“快乐学习”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学习效能的有效手段。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小学生“玩中学”、“学中玩”。数学游戏能够拉近师生之间关系、促发学习情感、推进教学进程、强化教学效果。作者对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游戏 有效教学

新实施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科本身,同时,更要关注参与的对象——学生,关注他们的内心情感和情趣世界,通过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积极的情感和愉悦的情绪,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由于数学学科逻辑性、推理性和严谨性较强,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将数学课堂教学看做是严谨、枯燥的实践活动。实践证明,数学课堂充满“乐趣”,充满“情趣”,能促发和培养学习对象积极的学习情感,使其主动学、深入学、愉快学。在为数学课堂“添彩”的过程中,数学游戏以其在拉近师生之间关系、促发学习情感、推进教学进程、强化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显著功效,得到小学数学教师广泛认可和深入实施。鉴于上述认知,下面我对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论述。

一、数学游戏目的要“明”,利于小学生感知教材内容要义

一切教学活动,其目的都是基于更好地讲授内容要义,增进对内容要义的掌握和认知。数学游戏作为推进课堂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形式,与其他一般游戏的显著区别在于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更好地讲授新知。小学生在教师组织的数学游戏活动中,在“玩”中感知了数学内容要义,这比强制灌输的活动效果“强千倍”。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设置数学游戏时,不能形式主义,脱离教材要义,一味为了营造学习氛围而开展。而应该服从于教学活动和数学教材的需要,将需要讲授的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与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游戏活动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数学游戏活动中,感知本节课教材知识点内容。如在“千克、克的初步认识”一节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知识点内容,设置“购买水果”的游戏,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等角色,在用手掂量购买的水果重量和用电子秤称量水果重量的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对千克、克等重量单位有初步的感知和认识,从而为更深刻地认知和掌握千克、克等重量单位做好铺垫。

二、数学游戏构思要“新”,利于提振小学生学习情感

数学游戏是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情感、挖掘小学生内在潜能的一种有效方式。小学生由于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内心情态稳定性差,这就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吸引”他们的“眼球”,促发他们的“情绪”,振奋他们的“精神”。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阶段,兴趣已成为激发学习对象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武器”。教师在设计数学游戏内容时,一定要突出“新”这一个字,给小学生耳目一新的视觉刺激和情感刺激,一方面要善于创新,推陈出新,变着花样“炒冷饭”,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游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善于变化,将当前社会或生活中的热门问题融入到游戏中,让小学生在“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数学游戏中,用脑思、用眼察、用耳听、用嘴讲、用手动的情感得到增强。如在“概率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该环节数学游戏活动时,将现代生活中的“摸奖游戏”实例融入到数学游戏之中,设计出“在口袋里全部放进白球,让学生摸球,教师猜学生摸出球的颜色”的数学游戏活动,给小学生“提神醒脑”、“眼前一亮”的新鲜和刺激,达到揭示教学活动主旨的教学目的和活跃课堂气氛的目标,让小学生保持积极情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

三、数学游戏过程要“活”,利于促进小学生发展进步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游戏的过程中,为赶进度、追效率,经常采用比较单一的游戏形式,同时将数学游戏的过程进行强制“圈定”,规定学生不能“超出范围”,导致学生数学游戏时缩手缩脚,主体特性难易发挥和展现,学习能力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实践证明,多样、灵活的数学游戏活动,能够推进教学活动进程,促进学习对象发展进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游戏的过程中,不能因循守旧,而应该采用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在多样性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效能得到有效提升,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如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一节课巩固练习环节中,教师在“击鼓传花”数学游戏时,将小学生进行分组,组建成六个比赛队伍,出示一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题”,每组第一位学生完成第一题计算后,传给第二位学生完成,以此类推,看哪个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并且正确率高,以此锻炼和提高小学生“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变换游戏形式,采用“英雄救美”游戏活动,让六名女生上台戴上课前准备好的写有5道算式的“手铐”,让六个小组的学生扮演“英雄”,每人依次计算一道算式,在最短时间内将女生手上的五个“手铐”全部脱掉,就算胜利,切实激发了学习情感,提高了学习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游戏的设置过程中,还应做好设置的时机要体现“准”和“巧”,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数学游戏,达到先声夺人,动静配合,促进教学之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游戏的组织和实施进程中,要将趣味性、知识性、发展性等渗透其中,同时要因生制宜,将个性化成长作为数学游戏开展的重要内容,让数学游戏能够为新课改带来一阵“春风”,引导小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实践,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参考文献:

[1]李淑英.以游戏为出发点浅谈小学数学统计、概率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3).

[2]夏艳清,王青建.试论数学游戏的功能[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

猜你喜欢
数学游戏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谈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巧用数学游戏,成就精彩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