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物教学“活”起来

2015-09-10 07:22朱素英
考试周刊 2015年56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学习兴趣高效课堂

朱素英

摘 要: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使他们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高效课堂

著名教育家叶芝有句名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把火。”单纯的注水,只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输出与学生“心不甘情不愿”的输入;点燃火焰,则可以让学习过程充满求知欲望。事实上,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如何从生物这门学科自身的特点中寻找突破,把教学搞活,让学生乐在其中,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的棘手问题。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谈体会。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对课程的导入部分应该仔细推敲,创设一些趣味性的故事,造成悬念,一开始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的心牢牢吸引住,学生定会急切地“愿闻其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例如,在学习“人类主要的遗传病”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在浩瀚无际的大西洋里,有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岛——林索伊斯岛,岛上只有30多户居民,他们大多皮肤雪白,头发白色或淡黄色,眼睛虹膜粉红色。他们都很怕见阳光,视力也较差,只有在月光下的夜晚才自由自在。因此,人们给他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月亮儿女”。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经科学考察和研究才发现,原来“月亮儿女”是患了一种遗传病——白化病的缘故。为什么白化病患者的皮肤是雪白的?为什么白化病患者都害怕阳光?白化病是怎样遗传的,又是怎样在岛上蔓延开的呢?这些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并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二、创新方法,丰富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摆脱空洞的说教,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有意识地创新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探究蚯蚓的运动”时,蚯蚓的运动方向刚开始并不明确,如何快速且准确地测出它的运动距离呢?教师可以先用圆规在纸板中央画半径为1cm的圆,然后依次画出半径逐级增大1cm的同心圆,将该同心圆纸板置于玻璃板下,把蚯蚓从解剖盘中取出,放在纸板中心的圆圈中,就可以轻松测量蚯蚓在任何一个方向的距离,一个细微的改动,大大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另外,笔者曾见到一位非常有心的教师将蚯蚓在白纸上运动时发出的声音录下来,放大千倍后,播放给学生,听到清晰的“沙沙”的声响,学生会更容易理解蚯蚓的运动方式,自然更容易获得并理解知识。

又如,学生对“昆虫”不太了解,抽象的学习理论知识常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除了可以充分利用视频、动画等资源外,还可以带学生到草丛或树林中捉昆虫。这种“大开眼界”的学习方式对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来说,是绝对新奇的,热情高涨。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富有情趣,乐在其中。

三、利用直观手段,简化教学

“百闻不如一见”,可见视觉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初中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兴趣。

讲叶的形态时,通过展示多种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叶片,比较归纳后,学生很容易理解平行脉与网状脉的特点。讲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时,可以将沙子(模拟血液中的水、尿素、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和红豆(模拟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置于铁筛上,晃动铁筛,沙子过滤掉,红豆留下。学生便轻松理解滤过作用的含义。讲刚毛对蚯蚓运动的协助作用时,一些学生无法理解,教师可以以跑鞋上的钉子打比方,化抽象为具体,简单明了。另外,在学习动物的主要类群时,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各类动物的结构特点。如果有条件,教师就可以把各类生物的标本带入课堂,让学生自主观察比较,通过交流讨论,进行小组展示汇报,绝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一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学生学习效果显著。

四、运用技巧,辅助教学

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肯定,除了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外,最重要的是提高语言的艺术性,尽可能运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恰当形象的比喻将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

例如,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技能,但学生往往记不清楚使用方法。如果把这些繁琐的步骤概括成顺口溜“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对光时,当光线较强或较弱,该如何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一直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难点,如果告诉他们“光强—小(光圈)平(面镜),光弱—大(光圈)凹(面镜)”同时用“邓小平是一位实力超强的伟人”帮助他们记忆,掌握起来就很轻松了。另外,在学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这部分内容时,需要学生掌握心脏四个腔的位置,一些学生常常记不清“心房”和“心室”的位置,如果打比方:上面是“房子”,下面是“地下室”,如此贴近生活的比喻,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

五、课堂竞赛,激发斗志

初中生争强好胜心很强,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精心设计竞赛活动,恰当引入“竞争机制”,就可以强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学过“鸟类的特征”一节后,可以开展中学生鸟类知识竞赛。小组成员为了取得好成绩,都积极参与,主动想点子、出主意、查阅资料,责任心和团队意识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通过这样的比赛,学生在紧张而又和谐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教学效果显著。

另外,在课堂巩固练习环节,教师也可以常常组织“课堂竞赛”,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轮流回答或抢答的形式,小组成员每答对一题,可以为该小组加一分。这种课堂竞赛,不仅当堂反馈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展示自我、争胜好强的意识,人人积极思考,参与其中,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学生的热情高涨并且有利于巩固知识。

总之,教学没有固定模式,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和教学艺术,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卓.月亮儿女[J].中学生百科,2006,15:026.

[2]李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生物课堂效率[J].中学生物学,2014(4):26-28.

[3]卢峥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2007.

[4]任卫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J].广西教育,2014(41):41-42.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教学学习兴趣高效课堂
初中生物教学凸显和传递重要概念的实践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