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5-09-10 07:22刘长松
考试周刊 2015年49期
关键词:秦师教材情境

刘长松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高中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

1.老师的语言要规范准确、富有科学性。

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必须借助语言表达,因此语文教学语言必须做到规范和准确。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要求语文教师讲课时发音要正确,语句要合乎语法修辞,用普通话;要求围绕中心,句句紧扣,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要求遵循规律,论证严密,立论有据,不以偏概全。语文教学语言的准确,要求语文教师选字用词要科学无误,不含混、不糊涂、不模棱两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否规范和准确,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有规范准确、言简意赅的教学语言,才具有美感效果,才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反之,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或障碍,妨碍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剔除颠三倒四的啰唆话、无关紧要的两可话、牵强附会的题外话、不着实际的空洞话、不合语法的半截子话。

2.精心备课,精选教学内容,整合教材资源。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做到心中有学生,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规律的探寻。因为适合学生的内容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实际生活中的各方面去。”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要超越语文,学习教材是为了要超越教材”的理念,教师和学生必须突破“文本”,发现文本潜在的内涵。尤其是现今的新课标教材,属于不完整教材,留有很大的空间,由教师和学生创造性地完成,达到开启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语文教师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语文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当然,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语文教材、不要把握语文教材意图。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需要对语文教材有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

3.质疑激思,把学生带入疑问的情境中。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会有思,才会去探究。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质疑,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教学情境中。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中,中心人物是烛之武,欣赏重点是烛之武的说辞。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时,笔者要求学生在文题“退秦师”之前加一个状语,以体现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学生思维十分活跃,有的说“智退秦师”,有的说“巧妙退秦师”,有的说“巧辞退秦师”……答案丰富多彩,撞击出思维的火花。

4.教学评价多元化。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评价手段的支持。可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访谈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使他们能从评价的反馈中获取信息,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热情。不论是教师评价、自我评价还是访谈,教师都要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1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出色表现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或是通过口头表扬,或是通过肯定的眼神或动作,对其不足之处则应委婉地提出一些建议。

4.2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旨在对学生的学习加以诊断、给予激励。可以通过表格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有每节课的自我评价,也有期中(终)考试后的自我评价。教师则可以对每一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可以对前以阶段或某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加以诊断。可以针对不同的课型设计自我评价表。若是阅读课,教师则可以就听、说、读、写几方面掌握情况加以诊断和鼓励。注意设计的问卷要明确,评价要及时。

4.3访谈:访谈即沟通。沟通永远都是教学的核心。与优秀生访谈能使优秀生更优秀,与学困生交谈能使学困生学有进步。关键的一点是通过访谈了解他们的优缺点,鼓励他们保持优点,克服缺点,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提出期望。实践证明,期望值应恰当。期望值太高,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期望值太低,不足以激励他们成长。

5.精当的教学内容保证有效教学。

一堂课要教些什么,语文教师切不可糊里糊涂。正如陈日亮老师所说:语文教材往往包含两方面内容,即原生的,不自由的,以及创生的可自由发挥,进行个性化解读的。执教者应明白,教材分为可教的,不可教的(受个人性格、气质、积累等限制的);必须教的,不必教的(学生已掌握的);甚至明确教的(概念性、常识性的知识),留有余地教的(有效教学的突破口)。只有真正了解把握教材,才能真正做到灵活地“用教材”,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使语文教学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超越教材。

6.尊重每一位学生,给所有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

一些语文教师尽管认识到素质教育关系未来,关系祖国的发展,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还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展示自我的机会都给了成绩好些的同学,使成绩较差的同学得不到充分的尊重。长此以往,就会人为地使成绩差的同学对语文老师失去信任,学习语文失去自信,势必会破罐子破摔,使语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灵活处理问题。一节语文课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是非常难的,一定是有梯度的。我们可以将简单的问题留给能力差些的同学,通过让他们回答问题,使他们感到自己也行,产生成就感,在自然的氛围中融入课堂,使所有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7.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形象,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材料,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进学生思维向深层次发展。比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时,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一段“水城威尼斯”的城市风光,重点再现船夫的驾驶技术,渲染课堂教学气氛,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这样学生学得高兴,学得轻松,学得扎实,突破了教学重点,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

猜你喜欢
秦师教材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自主学习导引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