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5-09-10 09:01庄志育
考试周刊 2015年49期
关键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兴趣

庄志育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开放型课堂教学环境,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加强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展示学习成果。

关键词: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合作技能,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和别人合作交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维,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利用直观教具、游戏教学、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有效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起学生自主探索的需求,实现多维目标。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好的教师善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分析和把握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创造学生易接受的教学情境。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强有力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设计的问题必须有思考性,为学生学习提供思考空间,使学生认识横向联系,把握解题规律,训练思维能力,体验获取新知识的成功感。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这节课时,我先让学生完成下面练习:这题我们可以怎么计算?引出课题,学习分数乘法。结合以上习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接着出示×6,让学生独立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乘得的积不是最简分数,要约分:可以先约分再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通过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大胆表示自己的见解,激发思维热情,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感受到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该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获得大量感知认识,以此作为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这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抽象概括的一个重要方法,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培养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性讨论与交流,使学生思维进一步深化,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供一些让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积极参与,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修改、补充自己原来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方法,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老师给学生创设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和互相探讨,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词和句,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完成从认识事物的表象到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激励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和证明自我的能力。

把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刺激物,引发学生进取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师生感情作基础。教师善于为学生传递爱的信息,鼓励学生全体参与,启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增强自信心。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用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带领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运用形象、具体、直观的物体、图像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化难为易。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活动,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从而达到由感知到理解的思维过程。对学生来说,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比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更能吸引注意力,直观教具强化视觉功能,调动多种感官,全方位感知,有助于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因而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在教学《倒数》这节课时,我先让学生计算,两个乘数的分子和分母位置颠倒,乘积都是1.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我们就说是的倒数,是的倒数,引出倒数的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接着让学生举例两个数互为倒数,最后指导学生通过上面所讲的教学实例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求一个整数的倒数是用1作分子,用这个整数作分母;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就是用1除以这个小数,得到的数就是这个小数的倒数。把总结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演示一遍,加深对倒数的理解,这样,在教学之中,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巧设问题,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善于把学生恰当地引入教材,积极创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他们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尝到学习的乐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功底,而且要讲究教育教学艺术,更要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且不断强化,这样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教师可用适当手段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学生的整个认识系统就会被激活。

猜你喜欢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