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10 09:01马秀欢
考试周刊 2015年49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英语教学

马秀欢

摘 要: 本文以成年人学习特点为依托,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实际应用,最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引导学生思考,将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实践。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碎片时间 以学生为中心 英语教学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2000年,美国老师MaureenLage,Glenn Platt 和 Michael Treglia在演讲中推荐了他们在University of Miami中讲授“经济学入门”时采用的“翻转教学”的做法和收获。2007年,美国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尝试了这一做法,他们在教学上遇到了困难,学生花费活动和往返校园交通工具的时间,占用了授课时间。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他们将要授课的内容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网络,学生利用在家的时间在线学习,并带着问题回到课堂,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两位老师因在教学模式上的探索相继获奖,现在看来,虽然当时的翻转模式比较初级,硬件支持不尽如人意,但在科罗拉多州落基山学校取得的成绩被普遍视为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教学模式上一次里程碑式的成功。

翻转课堂被翻译为“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这种授课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课堂内外的时间发生了转换。课堂的时间更多用来讨论问题,获得思考的方法,而学习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时间放在课下。

(二)学习的决定权交还给学生。学生课下的学习没有在教师的当面监督下,学生能更自主负责地完成课下学习。学生的成绩好坏更能与之是否投入学习有关,优胜劣汰,投入与产出成正比的成人学习特点显露无遗。

(三)学生大量利用互联网的支持完成课下学习。教师利用先进的授课软硬件把学生需要课下学习的内容放到网络端,学生自主课下学习,对学生互联网学习的能力有促进和提升作用。

(四)在课堂中更多地运用讨论、答疑、分组研讨发表等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二、翻转课堂的积极作用

(一)翻转课堂符合成年人学习特点。

著名心理学家诺斯(Malcolm S. Knowles)在论文中表明,学习可以简单区分为未成年人学习和成年人学习,两者的区别很大。

未成年人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往往不加以分辨,照单全收。可以形容未成年人的学习像干海绵遇到水一样,无论水质好坏,是否干净,一律吸收。而成年人则不然,成年人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也拥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在投入学习前,往往要花时间,对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及结果方面进行评价思考。所以成年人对学习的期望和要求都比未成年人高。大学生从年龄心智上属于成年人,高校教育区别于中学教育的显著特点是重视同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方法的培养,从这个角度看,还主动权给学生的翻转课堂符合成年人学习的特点。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采用问卷的形式针对105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学生做了调查,其中99位完成了调查,完成率94.3%。题目只有一个:“你喜欢的高校英语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归纳总结过后,几个比较集中的答案如下。

1.喜欢能学到学生所需要内容的课堂

这个答案表明,大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有比较强的目的性。他们认为有用的、有需要的内容,往往乐于花费时间精力去学习。有的学生打算毕业后出国深造,有的学生想获得高等级的证书,有的学生想提升口语进入外企。不同的需求,形成不同的学习目的。翻转课堂在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方面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2.喜欢在实践中学习

外国有句俗语:“If I tell you, you will forget;If I show to you,you will remember;If I do with you,you will sure understand.”翻译过来就是,听见的可能会忘记,看见则能够记得住,如果你做了,就能明白了。教育学教将人的感官和实践(做)合并为知识通向人脑的6个管道,其中的实践(做)和视觉相对比较重要。翻转课堂以同学通过互联网系统自学开始,无论是获取知识点,选择学习时间,还是课中带着问题讨论,同学实践参与度相对高中阶段的教育提升很多,同学接受程度也相应提高。

3.喜欢在非正式的环境学习

这个答案表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不同,喜欢更多的自主与尊重。大学生自视为独立的成年个体,爱“面子”,重“自尊”,喜欢得到身边同学老师的正面评价与肯定。翻转课堂能让低起点的同学通过刻苦的课前预习,取得在课堂上的优异表现。同时互联网学习的过程更开放与个性化,时间空间的要求上相对轻松与自由,心灵的开放程度高,对学生来讲易于接受,学习效果好。

(二)翻转课堂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

在当代教学方法中,参与式教学方法(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得到国内国际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与好评。这种教学方法提倡,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结合高校成人教学的特点,在一个相对轻松民主的授课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改原来高高在上的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变为与同学客观平等地讨论问题,共同发现问题,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翻转课堂的实际运用中,教师要适度学会“示弱”,就是把一些学生完全可以自主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自行找到答案,而不是一讲了事。翻转课堂是参与式教学非常好的实践,在翻转课堂的授课环节,教学目标往往是由同学与老师共同推进实现的。

大学生喜欢运用多样的学习手段。相对中学课堂,高校同学更乐于接受多途径的信息。在整个学习的安排上,希望能在视觉、听觉、空间重复等方面得到更多样的刺激。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类型,有的学生对听到的东西记忆力深刻,而有的学生则对看到的内容难以忘怀,还有的学生偏爱多媒体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能给高校学生更多的选择,老师提前布置的预习作业,可以由学生以自己能发挥优势的方式完成,这样在尊重成年人学习规律的同时,自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翻转课堂还学生课堂主角,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付诸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由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心理学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首次提出来的。他在论文中指出,过去的教学往往是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教学目标由教师设定,学习方式由教师固定,学习多以一对多的讲授式为主。这种做法虽然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所谓的“填鸭式”、“灌输式”指的往往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

在杜威的教学实验中,教师往往对学生很少加以禁止,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发挥。比如在头脑风暴中,不允许批评的规则就是源于此理念。学生掌握的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体的翻转,带来学习的革命。

翻转课堂的名称,就是把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理念、主体、模式、评价体系等几方面颠覆了原来的教学方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翻转课堂上,教师将知识点提前做成有声教学课件,学生自行完成基础知识点的学习,在课件的结尾,教师一定会提出几个开放式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在随后的课堂中,针对问题的自由讨论往往是课程中教学相长最有收获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生,包括老师都是受益者。学生从教师的引导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教师能从学生开放的答案中不断丰富完善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四)翻转课堂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换。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 在《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教育往往重视“传道”,传授知识,忘记“授业”学习方法与“解惑”,带着问题学习,带着疑问去论证。翻转课堂不但解放了学生,将笼中鸟放飞,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地获取知识,还锻炼了教师队伍,帮助其完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当代教师的角色转换。自笔者践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以来,笔者总结出了在翻转课堂的背景下,新时代的教师角色应做如下转换。

1.翻转课堂让高校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的角色经历了一些转变:从“长者为师”到“有文化知识者为师”,由原来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为师。从职业角度看,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应该是教师的首要定位。

在笔者的实践中,把一个班的学生按座位(或学号或自由组合)分成若干小组,通常为6~9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开展学习活动。每个小组的每位成员轮换做“主持人”主持本组的活动,并将本小组的活动成果作中心发言(或“答记者问”的形式)在全班交流。一节课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活动开展的方式、活动时间多少的确定、发言的先后次序、突发或偶发事件的处理等,都需要教师依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与各小组活动的进展状态去灵活组织,以利于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与独立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翻转课堂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每一次的课堂时间,都是学生课前学习结果的检验。可以说,每一次课堂时间都是一次平时作业的检查与考试。由于教师讲讲授基本知识的内容在翻转课堂的背景下以提前布置,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讨论、答疑、分组研讨等环节最能检验学生的前期投入程度。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先进,督促后进,利用“团队压力”或者“集体荣誉感”做正向激励。

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笔者往往遇到同学对于翻转课堂布置的内容由于硬件条件不足带来学习困难,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教师、学校等方面的重视,创造条件为同学提供学习便利条件。

3.翻转课堂使教师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新版的教学大纲对高校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这样的角色,成为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合作者。翻转课堂上的教师应该是学生求助的对象、讨论的伙伴和质疑的对象。教师应该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符合自己特点的有效的学习策略。

在笔者的教学活动中,当分组研讨开始以后,可以有选择地参与其中一个或多个小组的研讨,在如何确立目标、如何掌控时间等方面给予指导,身体力行地鼓励学生攻克难关、敢于质疑权威的学术精神和善用资源求知的学习手段。师生双向平等交流、教学相长,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为“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现代的师生共同发展的合作者。

(五)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学习时间总量。

翻转课堂的概念,在教学方法中首次提出是在2000年,于2007年由美国两位化学老师真正实践,也部分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21世纪是网络科技的世纪,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其中,教师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定位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互联网教学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为翻转课堂所用,就是通过互联网手段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没有具体要求、操作时间,只是要求了完成时间。这就使得学生有更自主的时间管理,自由选择完成作业的过程。这个完成翻转课堂课下学习任务的时间往往是碎片化的,可以是大段时间一气呵成,更可以是碎片化的时间,穿插在各种学习活动中,不但在自习室,甚至在寝室、在家里都可以完成。 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从广义上说,鲁迅先生就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碎片。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掌握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谁就能更有把握使学生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契合于当前最先进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仅能够促进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还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素养。同时应该看到,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处于探索模式的阶段,不尽完善,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如:学校的课件制作能力是否不足,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翻转课堂教学依赖于更好的硬件设备,等等。想解决上述问题,将翻转课堂成功运用于大学英语课堂,高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必须整合资源、目标一致,同时教育部门应建立配套的评价体系,广大教师和学生也应该积极转变观点,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从而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丁建英,黄烟波,赵辉.翻转课堂研究及其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4]张红艳,龙荣培.试析翻转课堂在国内本土化实践过程中的挑战[J].文教资料,2013(14).

[5]余文森.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J].教育探索,2001(12).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