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策略的应用研究(2)

2015-09-10 21:51曾秋珊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物教学学习策略

曾秋珊

摘 要: 在农村高中多年生物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不能适应高中生物的学习,盲目学习,不会学,导致不爱学,不愿学生物。本文针对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课程目标要求及农村中学高一新生的学生策略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提出适合高一学生学习生物的策略,从课前、课中及课后的学习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学习策略 农村中学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当前中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有效途径。

在农村高中多年生物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进入高中后,学生普遍存在不适应高中生物教学,学习上普遍存在吃力的现象,学习策略欠缺,学习盲目,最后导致不爱学,不愿学生物。即便是一些将来读理科的学生也普遍反映,虽然上课很用功,而且老师讲的都听得懂,课本内容都看懂,但是一做题目却都不会。这与高中生物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有关。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直被喻为理科中的“文科”,需要大量记忆,而且必须牢记,对学生自学、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农村中小学重成绩轻能力。农村中学教师职称与学生学习成绩挂钩,职校工资与成绩排名挂钩,所以每年的统考排名、学校校排名、区排名、末位淘汰制导致教师不敢大意。教师课堂教学内容越来越多,学生安排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越来越少,加上迫于升学率,中考试题越来越简单,难度越来越小,导致初中教学中简单、机械的重复内容越来越多,课堂中讲得多,有的教师几乎是嚼碎了知识喂给学生,导致学生养成了不需要理解,被动去接受、再现知识的学习方法与习惯。高中课程较多,侧重在理解基础知识的水平上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大部分学生学习策略不适应高中。高中学习无法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逐渐对生物学科丧失学习兴趣,最终产生畏惧心理。

以下我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生物的“三步”学习策略,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一、课前预习策略

预习在学习整个过程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是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惑”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惑”从何而来呢?通过课前预习,学生理清已知与未知,并标出或者记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当然,这个习惯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假以时日,绝非一朝一夕之力,但是一旦养成受益匪浅。这需要高一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可布置预习作业,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要注意的是预习作业的设置重在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所以设置能诱发引起学生预习的动机,对学生思维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能“跳一跳,摘桃子”的,不要简单的课堂习题再现。比如:在必修第一章第二节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节课中,我布置学生的预习作业是:请同学小组合作,根据课本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用显微镜观察至少一种细胞,并记录观察中碰到的问题,供上课交流。当然,上课之前我会对学生进行分组,把学习较好学生与较差学生搭配。同时上课之前把先上班级和上届学生的相关预习反馈,较典型的作业链接到课件中,供学生参考,并引起注意。课后,定时开放实验室并每个班级放置一台显微镜及制作玻片标本的仪器,由专人管理,供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使用,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下节课上课之前,全班评议,给各个小组加上不等分数并积累。有了完成的条件和完善的评价机制,既让学生体验课前预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又促进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实验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课中“三听”“三记”学习策略

所谓“三听”,是指听“重点”、“难点”、“听不懂之处”。“三记”指的是记“记重点”、“记生疏点”、“记规律”。

许多学生上课听课力求一字不落,但关键内容还是落下,埋头苦记一节课最后只是一大堆笔记,还是清处自清,惑处还惑。研究表明,一个人注意力及注意时间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30分钟,而且因人而异。如果一节课都全神贯注听课最后当然会累,而且效率不高。所以课堂中学会“三听”、“三记”,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重点”、“难点”在哪?每节课所涉及的问题涵括本节的重点难点,课前预习中自己不会的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课后“三勤”的学习策略

“三勤”即“勤复习”、“勤整理”、“勤练习”。

1.“勤复习”。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日常记忆是这样形成的:输入的信息如果有注意才能形成短期记忆,短期记忆复习才能形成长期记忆,否则就会被遗忘。只有不断回顾,才能温故知新。(1)每天作业之前先复习,可以巩固和较强记忆已经学过的知识,提高作业效率,一边翻书一边做题,虽然做题正确率很高,但不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经常做完作业后发现原来书上不记得的知识还是不记得,所以作业之前先复习,高效又省时。(2)章末复习,明确每章知识的主干线,掌握其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找出节与节之间、章与章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认识结构和知识系统。既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又学到方法,提高能力。(3)考试之前先复习,记忆力再好的学生考试前也要把知识复习一下。

一些学生学习生物存在听懂看懂不会做问题的现象,原因在于对知识只停留在表面,不完全理解,当然就无法应用,对于这种情况只能依靠多做题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做一些典型题目,以增强对课本重难点的理解应用能力,定期复习总结“勤练习”。

2.“勤整理”。课后勤整理笔记,上课时来不及记得课本有的可简单做标记,课后进行认真整理便于日后查看。衡水中学学生的笔记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简直就是一本教材。单元速完成之后进行书面整理小结,促进知识条理网络化,考后整理纠错本,每次考后整理一下纠错本,不要让自己在同一个地方再次跌倒。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学习策略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虽然刚开始会比较累,但在对高一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级的学习能力和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强于对照班,特别是高二高三。实验班的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强于对照班,良好的学习策略才能更好地学好高中生物。

参考文献:

[1]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生物教学学习策略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