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贯穿法”在中学歌唱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2015-09-10 21:51董丽丽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歌唱教学学习兴趣

董丽丽

摘 要: “音乐中感情反映的因素能比较强烈地发挥作用,这便是音乐的特殊性”。音乐是表现感情的艺术,情感教学对音乐歌唱教学有促进作用。在音乐教学中使用“情感贯穿法”,不仅能优化歌曲教学,激发学生学唱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体验歌曲意境,领会作品中的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实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情感贯穿法 歌唱教学 学习兴趣

音乐是表现感情的艺术,音乐教学与情感息息相关。我国古代《乐记》指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波兰音乐家卓菲亚·丽莎说:“音乐中感情反映因素能比较强烈地发挥作用,占据首要地位,这便是音乐在反映显示方式上的特殊性。”可见,在歌曲教学中使用“情感贯穿法”能优化传统单调的识谱学唱的歌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浓厚兴趣,帮助学生深刻体验歌曲意境,领会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

一、营造情感氛围,激发歌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唱教学也不例外,若能在教学一开始就激发学生歌唱兴趣,那学生就会学唱得轻松、学唱得快乐,道德情操与审美能力得到培养。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有积极情感学生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迅速。”《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积极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教学一开始就利用外界媒体渲染、教师情感激趣等方法为学生歌唱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情感氛围,使学生“触景生情”、“听情生趣”,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实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情到浓时自有趣,趣到歌唱自然好”的促学效果。

如教学《渴望春天》时,我在课前就播放《春之歌》这一以春天为主题的抒情、典雅的歌曲,以歌曲充满春天诗意和暖意的优美旋律为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营造出一种闲适、松弛的歌唱氛围,让学生对“春天”产生渴望之情;再如学习《大海啊,故乡》时,我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为歌曲中的主人翁,想象远离家乡的孤寂心情、看到大海想念亲人的思念之情。由于拨动了学生心中的情感之弦,学生自然而然投入到学唱过程中,唱出歌中的质朴与深情,唱出曲里的优美与平缓。

二、挖掘作品情感,增强情感体验

歌唱本身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但平常音乐课堂上学生并不爱学歌唱,其中有歌曲不流行的原因,更有传统音乐教学过于保守、过于理性,重在让学生识谱、练声,对于作者的时代背景、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何体会歌曲的情感都是一笔带过,简单的教师说一说、学生看一看,看似体现了音乐教学的学科特色,实质偏离了高效教学的轨道。

不同音乐作品蕴含不同的情感,都包含创作者内心涌动的情感或情绪,学生若能体会到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就能加强对歌曲的情感体验,在情感体验中加深对歌曲的认知、理解与掌握,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所以,歌唱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歌唱作品中的情感因素,用作品的情感因子唤起学生的情感唤起,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体验作品的思想感情,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提升学生对歌曲的学习效率。

如学习《青藏高原》时,我告诉学生这是电视剧《天路》的主题曲,我们为西藏山区的同胞修筑了青藏公路,封闭了数千年的山区首次实现交通的四通八达,那种兴奋、那种激情可想而知。在我充满激情的语境渲染下,在了解到歌曲创作背景后,学生禁不住被藏族同胞澎湃的激动所感染,热情高涨,积极踊跃地高唱起“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再也不是刚开始那种有气无力的“敷衍了事”,高昂的歌声中有喜悦的欢呼、有幸福的激动、有对祖国无限的热爱。

三、指导情感唱歌,促进学习实效

“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是评价一个人唱歌好坏的标准之一,是音乐教学的预期目标。为什么有些学生歌唱得很标准,音调、音色、音速把握得很准,可为什么就是不耐听,吸引不了观众的心,引不起听众的情感共鸣?究其原因就是歌唱缺少情感。所以,歌唱教学中,教师要反复强调学生“有表情地唱歌”、“带感情地歌唱”,并对有感情唱歌进行指导,通过歌曲速度、唱歌力度、音色变化、歌曲的音律等表现手段,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表达歌曲的情感与风格,让学生唱出歌曲的情,唱出歌曲的味,真正让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体会音乐的情感之美,情感得以陶冶,心灵得以洗涤。

在学唱《青春舞曲》中,学生一本正经地学习着,无论多么认真都唱不出维吾尔族歌曲的活泼、弹性。我告诉学生一定要带上表情,面带微笑地唱,情绪要激烈、欢畅,唱歌速度要轻快,有跳舞、跑步的感觉,节奏要鲜明,要有抑扬起伏之感,从中体现人们热情奔放的激情欢悦。学生经过一番“表情”演练,终于唱出民族歌曲中积极、乐观、欢快的情绪,并受情绪的感染,喜欢上民族歌曲,课下时常听到学生“太阳下山依旧爬上来”的愉快与欢乐。

此外,情感贯穿法还需要教师把情感激励贯穿教学始终,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学唱积极性,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幸福、收获自信的“天堂”。

总之,情感教学在中学歌唱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我们要勤于实践、勇于创新,探究情感教学更为广阔的辅助价值,让音乐教学在情感中跳动欢悦的音符。

参考文献:

[1]曾建文.音乐教学要彰显学生的情感体验[J].当代教学科学,2010.6.

[2]陈鸿.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学[J].科教文汇,2011.12.

猜你喜欢
歌唱教学学习兴趣
新时期歌唱教学三部曲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