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5-09-17 11:41熊海洋肖恒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28期
关键词:知者后进生主体

熊海洋 肖恒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成为“好知者乃至乐知者”。可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在中国早就有了。孔子对这一观点的阐述,对现代的教学很有启发。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好知者”,但是兴趣不足以激发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教师还必须帮助学生习得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在习得学习的方法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才能有成就感和自信心,继续学习,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成为“乐知者”,这样才算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习不好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受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钻研,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边信息交流中,获取文本输出的知识信息,开拓更开放的课堂思维空间。

二、分层次要求,激励学生的信心

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后进生的发言或因吞吞吐吐或因不够贴切,引起大家的哄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此刻激励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决不能采取责难排斥的态度,要看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材施“励”。善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用显微镜看学生的闪光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潜力,即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后进生。启发引导他们克服困难,不断地迈向成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表扬,让 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在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甘蔗”,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我很行”,看到成功的希望,树立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使学生的学习变成轻松的事情、享受的事情,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

三、激励质疑,启迪思维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以前,对待学生的这类插话,教师总认为是学生“耍小聪明”,要“出风头”,甚至是“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往往恼羞成怒,加以斥责、讽刺。这样做,有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而且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大打折扣。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教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其实,知识浩如烟海,教师不可能万事精通,被学生“问倒”之后,教师要表现出“不知为不知”的坦诚,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千万不能为要面子而训斥学生。同时,教师还要虚心好学,积极探寻学生所提出问题的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带着新的问号下课,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鼓励他们的创见之疑,创见之问。这样,自主学习就落到实处,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鼓励学生成功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发动学生自己讲,自己做,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让他们感到自己很能干,有成功的喜悦,有成功的自豪。过去提得很多的是“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如果一个学生总是失败,他学习的自信心就可能没有了,还有什么激情来学习。可能他全想的是失败,从而厌恶学习。教师要创设让学生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胜利走向胜利。

教师一定要转变角色,不做知识的灌输者,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和欣赏者,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让他们在质疑、思考、合作、讨论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素质才会得到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知者后进生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古语积累
《论语》佳句精选
浅谈转变“后进生”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后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