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初夏
——雕塑双人展

2015-10-20 08:42林永宗,王振
关键词:王振作品名称材质

起航初夏
——雕塑双人展

学生时代有幻想是让人羡慕的,那是年少青春最无法抑制的原动力。王振来自古老的齐鲁大地。

任何时候,都面带无法理喻的、有些纯真、甚至有些匪夷所思的微笑是王振给人的第一印象。真正了解王振的人才清楚,此刻王振不在场。天性阳光、快乐的王振,简直是生下来就一个倒栽葱坠入云端的少年,他云游、飘忽于自己的想象里。每天在教室叮当叮当,弄泥、弄金属,弄得周遭又脏又乱,却能让你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这正是他的过人之处。

他喜欢装配,也许远甚于创作。他认为装配、制造很快乐,创作很难、很

费心,以至于自己曾经花数周时间,辛辛苦苦琢磨、反复塑造的《马》一件几乎完美的泥塑,在最后的关头被他狠心地大卸八块,装配成一件机器不机器动漫不动漫,甚至作品也不像作品的样子才罢休,也许这样才是他心中的艺术。他其实很在乎它们是否艺术,是否雕塑。

王振的大部分作品源自于考德尔活动雕塑的血脉,他以自己永远如一的微笑、不假思索的方式,一心一意制造器物。

林永宗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远到或许让很多人会以为根本就不存在、是个臆想的地方云霄。

永宗以自己的虔诚恭恭敬敬地学习艺术、模制艺术。也许是永宗的吃苦与虔敬渗透到了自己的创作中,他的工作和自己的生活界线几近模糊零距离。他的作品看上去有些许哀伤、些许辛苦、甚至费劲,永宗的作品太像作品了。

永宗很努力,努力到可能把所有的能量都奉献给了他的工作。永宗总是默默无语,永宗不是不发声,而是通过默默的劳作,让人感受到他的存在,教室和宿舍里那些不断增加的模型就是他的存在。这是一种低沉、有力的声音,一种密不透气如同沉积已久的淤泥被拔动的声音。

学生时代总有的过程:认知、选择、接受、模仿、战战兢兢的发音、结结巴巴的自说自话,进而自如使用词语,甚至到达惊人的写作

艺术创作也不外乎提出疑问,或者给出并非正确的答案,甚至固执发出并不悦耳的声响

永宗和王振虽然并未成熟到使用自己唯一个性的语言,也未必创作出同辈人无法企及的艺术作品,甚至还多少带着他者的目光,使用的也是并不新颖甚至还有些陈旧的语言,但至少在现阶段,他们努力、执着地,学着用艺术的方式说出自己的痛楚或悲伤、喜悦或幸福,这是值得称道的。

经过一个冬春的积蓄,初夏是一个美妙的季节,阳光、空气、土地及万物都蕴含着无尽的可能、未知且勃发的生命力,希望借助初夏时节的起航会是一次美妙的开端

临近毕业,心虽慌而不乱,因为深知自己想做什么,追求什么。对于艺术可能我们现在还处于懵懂甚至是幼稚的状态,但是我们仍然执着地追寻、学习着自身所向往的艺术。且幸得各位老师的信任,能够耐心教导与帮助。艺术创作给了我所有的原动力,白天与黑夜几乎混为一体,工作室成为我的第二栖息地。创作一开始,就似乎删除所有多余的记忆,无所谓脏,无所谓累,每做一个作品都能带给我意想不到的结果,不管是惊喜还是意外,艺术创作的过程总是能让我的生活变得饱满而富含活力。难以想象这么快已临近毕业,甚至还是无法说服自己。今后还是会以一颗虔诚的心学习艺术,实现梦想。

林永宗

1992年生于福建云霄

2012年就读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雕塑专业

2012-2013年荣获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二等奖学金

2014年荣获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

2014年荣获我的中国梦,最美中国二等奖

2014年作品《故乡小巷》入选云霄县火田籍书画家作品展

2013-2014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5年作品《遗失角落》入选苏州国际雕塑展

作品名称:礼物

创作时间:2015年

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简介:当所有日常用品都沾满了图钉,剥夺了它原有的功能,而且变得有杀伤力,便是你从心里对它产生了距离。

作品名称:一切

创作时间:2015年

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名称:遗失角落

创作时间:2015年

材质:石膏

尺寸:12×40cm

作品简介:我长大于农村,在老家我发现大部分家长为了赚钱外出打工,而小孩一直是受忽略的群体,处于孤立状态,乃至模糊不清。

作品名称:时间较量

创作时间:2015年

材质:玻璃钢、放大镜

作品简介:这件作品来源于我对一个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的思考。在毕业前,同学间的关系仍是那么亲切单纯,没有利益相争。但是毕业后一切即将转换,同学间是否会因为利益而多一层猜疑与防范之心?

作品名称:记忆

创作时间:2015年

材质:金属焊接

作品简介:强制把时间停留在这一刻,但铁链自身的红绣却一直增多,寓意时光无法挽留。

作品名称:状态

创作时间:2015年

材质:石膏

作品简介:临近毕业,面临各种压力,使我内心慌乱与纠结,作品的形式呈现出各种不安状态。

作品名称:梦

创作时间:2015

材质:玻璃钢

作品名称:习作

创作时间:2014年

材质:玻璃钢

王振

1994年出生于山东济宁

2012年就读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作品《相生》入选苏州国际雕塑展

毕业在即,心像是一颗尘埃,悬挂在半空中,吞也不是,吐更不行。忽然察觉,这三年来的作品少之又少。 神经也开始紧绷,一是对展览的筹备,还有便是对毕业临近的恐慌和因未来的不定性而产生的迷茫。

我喜欢各种各样的废旧零件,从去废品站把他们捡回来,切割,到重新组装成一个新的东西,我享受这个过程给我带来的快乐。创作的过程中,总会反映出许多新问题。那个割裂的马头在泥稿的时候,对结构和骨点的处理,到后期上色、技法上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以至于颜色上了又洗如此反复好多次,始终不能如意。

后来发现,创作做到最后往往会偏离自己最初的设想,开始想的是一个样子,材料拿到手里可能就变成了另一个样子。做《低语2》的时候,没想用金属焊接,泥稿也翻好了,但当在废品站淘到一个非常像眼睛的金属零件后,就成了外科医生,换眼的冲动无法抑制。从换眼睛到换脸,到最后干脆就大卸八块换头了。一块块新淘的零件加上去,最后初稿保留不到三分之一。这个过程中非常庆幸能有杨老师指出里面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

经过这三年,我确信已经深深地迷上它了,在这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年纪带着热情默默把这一切进行下去吧!

作品名称:低语•1 (系列)

创作时间:2015年

材质: 树脂、铁

作品简介:两只被割裂的马,低着头,轻声诉说着。

作品名称:低语•2 (系列)

创作时间:2015年

材质: 树脂

作品名称:相生(系列)

创作时间:2014年

材质:铁、玻璃、漆

作品简介:《相生 》顾名思义相依共生,表达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中两者相互依存。

作品名称:飞鱼

创作时间:2015年

材质:铁

作品名称:透过眼镜看

创作时间:2015

材质:铁丝

作品名称:一切都是被设计好了的

创作时间:2014

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名称:觅

创作时间:2015年

材质:铁

作品名称:蜀人

创作时间:2015年

材质:铝

作品名称:记忆之殇

创作时间:2014年

材质:铁、玻璃

作品简介:这些残损的零件带着过往留下的印记,重组成一个新的事物。

作品名称:我的室友

创作时间:2015年

材料:石膏着色

猜你喜欢
王振作品名称材质
CrAlGe: An itinerant ferromagnet with strong tunability by heat treatment
Unusual thermodynamics of low-energy phonons in the Dirac semimetal Cd3As2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 GLOBAL L1 SOLUTION OF THE EULER EQUATIONS FOR CHAPLYGIN GAS∗
素描画展示
THE EXISTENCE OF A BOUNDED INVARIANT REGION FOR COMPRESSIBLE EULER EQUATIONS IN DIFFERENT GAS STATES*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双鱼幼儿园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衣服材质大揭秘
创新·未来2018 届纺织品设计本科生毕业展
2016届本科毕业生作品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