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2015-10-21 17:43许艳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管理高校

许艳

[摘 要]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越来越高,这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又一个问题。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学管理需要进行改革,从而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从而推行创新教育。在分析了高校教学管理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质量。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教学管理

人才培养是通过教学活动实现的。高校教学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就是教学管理。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决定着其培养出的人才的质量高低,也关系着一个学校的生存。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远不能懈怠的一个主题。因此,研究如何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体制,推动高校管理体制创新,对于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根据高等教育现存的教学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一、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的关系

1.教学管理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是进行教学管理的改革。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下,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管理的思想。这种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动发现问题,并且能够平等自由的讨论问题。如果不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不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将难以进行创新教育工作。

2.创新人才的培养推动教学管理的改革

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创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创新教育成为大学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内在需求。高校教学管理也越来越重视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在这种紧迫的发展形势之下,如果依然采用墨守成规的教学管理模式,将无法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够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使得教学管理工作适应新时期创新教育的需要。

二、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现存的问题

1.教学管理制度不合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一方面,统一性和约束性过强。一刀切的教学管理方式容易导致高校办学无特色,不利于一些偏才和怪才的生成。另一方面,许多高校的教学管理有时走向另一个极端,即管理过于宽松,导致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学分制实施不彻底

目前,高校学分制实施不彻底,同学选课受到约束,兴趣和爱好都无法施展。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一旦设定,很难再改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差异性较小。现存的学分制柔性较差,学生不能够自主设计应修的课程这一缺点,严重影响着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发挥其自主性。

3.考试制度、模式日益凝固化

目前,大多高校仍将考试作为只要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考试方法单一死板。这种考核方式只重视学生的考试结果和分数,重视合格率和优秀率,不重视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独特性和平时成绩。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或者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对考试。这种考核模式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远远不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许多基本功好、成绩好的而学生,在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都有欠缺。

三、我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对策

1.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高校应该加强自身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化和科学化教学管理制度,从而有效保障高校的教学质量。首先,高校应该奠定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基础,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如将教育心理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作为教学管理的理论依据。其次,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再者,高校教学管理应该扩宽视野,着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最后,高校应该着眼于自身情况,制定符合自己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只有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才能够全面改革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2.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高校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应该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应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并能够保持学生健全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为了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高校可以采用选课制、弹性学制、导师制和三学期制四个方面进行。学分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问题,学生在选课方面往往用以出现盲目性,也可能避难就易,拼凑学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相关方面的指导,以使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完善学生评价方式

单一的评价模式不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能力,高校应该将这一评价模式转变为综合评价模式,提高评价方式的多元性和多样性。目前学校采用的评价方式,多以考试为主,仅以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是否优秀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等方面也应该被考虑进去。目前,大多考核方式,都以教师进行考核为主,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高校培养学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应该把社会的评价也加进去,同时也应该考虑同学之间的评价。只有完善的评价方式才能够全面的反映学生的能力,才能够对学校培养的人才进行客观的评判,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

四、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这就要求高校对其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改革。本文从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的关系出发,探讨高校教学管理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以期建立健全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为社会培养出全面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洪早清. 创新教育背景下高校的教学管理研究[D].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 2002.

[2]欧文军.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D]. 陕西: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2009.

[3]黄春林.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 湖南:湖南大学, 2005.

[4]金璐.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11.

[5]朱慧.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对策研究[D]. 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管理高校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