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

2015-10-21 19:53廖一清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应用题方程

廖一清

摘要: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主要是算术法,这样,只要有一点稍为复杂的、较难的应用题,学生就难掌握。本文所讲的浅谈小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就是要老师优化方程教学过程,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方程;应用题;等量关系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的不断改革,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十分注重方程知识的教学,只要有一点稍为复杂的、较难的应用题都尽量用方程思路去解答,解方程时,还引入了不少需要合并同类项和运用方程的性质才能解的方程,这就大大增加了解题思路。对于现行的新教材,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明确如下几个问题:

一、弄清条件,准确找等量关系式

等量关系式是用文字、运算符号、等号表示数量关系的等式,找等量关系式的过程就是找已知条件与问题的连接过程,因为应用题的类型多种多样,所以找等量关系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新教材中,很多题目的数量关系都是用数学术语来表示,这样就可以根据含有术语的句子,顺着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如:一共、相等、相差等等都是数学术语,这些表示数量关系的句子。

二、抓住关键,熟悉等量关系类型

1、等量关系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个等量关系式中,用文字表示的量,有多有少。

2、同一个等量关系式里面,各个量可以是同类量,也可以是不同类的量。

3、等量关系式中,等号的一边可以是几个量,而另一边也可以是一个量。

三、围绕主线,综合好等量关系式

比较繁难杂的应用题,可能须要综合几个等量关系式,才能求得最后结果。因此,综合等量关系式非常重要,怎样综合等量关系式呢?

1、抓主要线索。比较繁难杂的应用题,一般都有若干个等量关系式,如果有一个等量关系式中,贯穿于整条应用题,这个等量关系式就是主线索,就要围绕这条主线索来进行分析,表示主要线索的等量关系式中,通常都是已知条件与最后问题的桥梁,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再分析哪个是中间问题,哪个是最后问题,中间问题与已知条件又是怎样连接的,中间问题、最后问题、已知条件又是怎样连接的。如: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245千米的A、B两地相向开出,经过3.5小时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这里,从出发到相遇,甲车行程加上乙车行程就是两地距离,等量关系式为:

甲车行程+乙车行程=两地距离

这个等量关系式就是解这道题的主要线索,而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甲车行程、乙车行程都是中间问题,而甲车行程=甲车速度×甲车时间,乙车行程=乙车速度×乙车时间。所以综合以上3个等量关系式得:

甲车速度×甲车时间+乙车速度×乙车时间=两地距离。

解:设乙车每小时行x千米。于是列方程为:

38×3.5+x×3.5=245

2、分析比较法。把几个等量关系式写出来,进行比较,看看第一个代入第二个里面去比较容易解,还是第二个代入第一个里面去比较容易解。如:李树和桃树共40棵,李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李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这道题。顺着题意可写出如下两个等量关系式:

①李树+桃树=40,②李树=桃树×3。这道题的解法多种多样,仅方程的基本方法就有四种:

解法一:因为“李树=桃树×3”,所以可以用“桃树×3”代替“李树”。即把②式综合到①式中去,比较容易解。即:

李树+桃树=40

桃树×3

从而得出:桃树×3+桃树=40,解:设桃树为x棵。因为“李树=桃树×3”,所以李树为(x×3)棵。列方程式为:

x×3+x=40

通常情况下,在等量关系式中,如果等号的一边只有一个量,而这个量又是未知的,那么,把这个等量关系式代入到其他等量关系式中去就比较容易解。比如上面的例子:李树=桃树×3,等号左边只有一个量,这个量是“李树”的棵数,而李树的棵数是未知的,就把这个等量关系式综合到“李树+桃树=40”中去比较容易解。

解法二:把上面的②式综合到①式中的方法,也还有一种情况:即把“李树=桃树×3”变形后得到:桃树=李树÷3,再把这个等量关系式综合到“李树+桃树=40”中去,这不如解法一容易解。

解法三:“李树+桃树=40”变形后得出:桃树=40-李树,把这个等量关系式代入“李树=桃树×3”中去得出:李树=(40-李树)×3。这种解法比第一种解法难。

解法四:把“李树+桃树=40”变形后得出:“李树=40-桃树”,再把这个等量关系式代入“李树=桃树×3”中去得出:40-桃树=桃树×3。这种解法也比较难解。

以上四种解法中,“李树”可以用“桃树×3”或“40-桃树”来代替,“桃树”可以用“李树÷3”或“40-李树”来代替,但只有“李树”用“桃树×3”时,才不需要变形。所以,这种方法显得容易,其它三种方法,因为要变形,所以显得比较难解。

四、具体问题,灵活运用题中参数

有些题目,可通过设两个未知数来解;有些题目,要求两个并列关系的问题;有些题目,要先求出一个中间问题,再求出最后问题,这两个问题还有层次关系呢?因此,我们就要灵活地运用好每题中的参数,设什么为x或y较好。如:一个长方形地基,长30米,宽2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为1:1000的地图上,长和宽应画多少厘米?题中,要求两个问题,可设一个问题为x,另一个问题为y。又如:甲车从A地到B地要10小时,乙车从B地到A地要15小时,两车同时出发,相遇时,甲车行了180千米。AB两地有多长?这题,要先求出相遇时间这个中间问题,再求出两地距离。求相遇时间,如果用算术解,就属于逆向思维的题目,学生难掌握。且难以与初中知识的衔接。实践证明,列方程求相遇时间较好。可设经过x小时相遇。列方程式为:

110x+115x=1

解得x=6,再求AB两地有多少千米,可设AB两地有y千米。列方程式为:y×110×6=180,从而解得y=300

方程知识,已成为小学、中学、大学阶段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只要老师们在教学中高度重视,解题时灵活运用,不断探索,就能使难题变不难,变难为易,从而在教学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地提高解題能力。

参考文献:

[1]2009年第9期教学交流(理论版)唐娜丽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数学《教师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应用题方程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关于几类二次不定方程的求解方法
圆锥曲线方程的求法
根据勾股定理构造方程
多变的我
如何解不等式型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