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及作业成本法

2015-10-21 17:29雷海林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比较

雷海林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跨国企业、外资企业层出不穷,这些企业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盈利,所以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提升自身的生产、管理能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只有将自身的管理水平不断向国际级企业靠拢,才能谋得一席之地。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财务活动尤为重要,它与企业的盈利息息相关,所以我国企业应当基于财务管理工作充分的重视,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传统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比较

一、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

(一)管理范围和重点比较

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是传统成本核算模式的管理范围,开发设计成本、顾客成本、作业成本没有被纳入到核算范围中。其中变动成本部分是管理重点:能够在产品或服务中准确的划入属于本部分的变动成本,由间接费用构成的固定成本根据主观选定分配率转入产品或服务。有时要让间接成本到达最终承担的产品或服务,需要进行两次分摊才能够实现。因为通常根据与产量高度相关的因素确定分配依据,这种情况下成本实际消耗和成本信息存在一定差距。

而在成本作业法中成本发生的全周期为管理对象,包括顾客成本、产品开发设计成本等。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和起点是“作业”,每一个作业的完成和资源耗费是管理的重点。它产生于高科技生产环境的弹性制造系统中,并且以开发设计阶段为基础开展管理活动。在作业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和经济相统一原则出发,对作业方式进行不断完善。同时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进而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通过分析、管理作业实现对成本的控制,为企业的决策和技术等活动提供成本依据,进而基于作业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运用作业成本管理的反映成本、控制成本的工作成果,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1]。

(二)成本核算法比较

在传统成本核算模式中核算的对象只包括生产成本,围绕基本生产和产成品的账户开展,通过结转、记录、分配、计量、确认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而实现产成品、在制品、原材料的存货成本的确定。分配间接费用通常包含两个步骤:第一,在成本中心根据单一的业务量标准纳入间接费用。第二,在产品或劳务上根据机器或人工工作小时、产出量比例纳入已归集到成本中心的间接费用。其特点包括:第一,产品成本方面。非制造成本和制造成本构成了总成本,并以制造成本為对象进行产品成本核算。第二,成本习性和成本动因方面。通过假设成本是否随产量变化,将成本分为变动和固定两部分,并依据数量为基础的动因进行产品成本分配。

作业成本法具有和传统成本核算相同的直接费用确认和分配方法。在分配间接费用方面,作业成本法采用了不同于传统成本核算法的依据和方法。首先,作业成本法在作业中心归入间接费用。其次作业成本法中确认费用的依据包括所有成本要素,基于资源流动围绕作业开展,成本计算以资源消耗的因果关系为依据。

(三)作业成本控制对象

紧盯市场需求确定竞争优势是作业成本管理模式控制的总体目标,而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别化战略是其分支目标。不同时期具有不同最高发展目标,有时是效益比;有时通过将暂时的或局部损失的效益比为最高目标,实现长远的发展。长期发展基础上的效果是现代成本控制的目标,所以顾客满足目标在作业成本控制法中备受推崇[2]。

(四)控制手段和途径

作业成本法具有开放式的特点,它能够有效适应适用环境,在目标扩充和对象延伸的过程中,控制范围也增大。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控制模式包括理想控制、超前控制、现实控制三层。在调配、布局计划、制定特定流转方式产品生产各要素基础上,进行即时监控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实现一切无效成本的防护式控制的消除就是现实控制。强调现场的及时控制是最基本的层次,消除制造现场一切不必要的费用、为企业盈利是其控制目标。

通过对未来成本发生的可能态势进行预计,将控制活动提前至生产制造为发生之前就是超前控制,主动的创造症效果是该层次控制的目的。而在理想控制方面,通过分析现实因素转化形成的最理想状态,进而实现对全局实现的了解和掌控。现代成本管理模式以系统论为基础,个体优异整体未必优异对作业成本法的评价,根据整体至个体的途径进行控制。整体目标最佳是作业成本管理的追求,这样能够更好的进行企业战略管理活动的整体评价和分析[3]。

二、对作业成本法的分析

(一)作业成本法的优越性

与传统成本核算法相比,作业成本法优势明显:首先,作业成本管理中包括依照可识别的作用中心设置的成本库,其作用是进行制造费用的归集,这样作业层次的成本数据就能够轻松获得。其次,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改变。以成本动因为基础的多标准分配代替了传统单一标准分配,这种情况下能够获得信息更加准确的产品成本。最后,企业实现了作业层次的管理。管理人员基于各作业中心详细准确的作业成本数据,通过控制导致成本发生的作业,对成本控制途径进行优化,实现增值作业效率的提升和不增值作业的减少,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完善[4]。传统核算法虽然存在一定弊端,但是仍有可取之处,企业应当在具体的成本核算工作中有机的结合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核算法,通过两者的趋向不断提升成本核算的科学性。

(二)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

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表现为:首先,虽然运用成本作业管理企业能够实现作业层次的管理,但这种管理本质上仍然是内向型管理,以战术型的成本动因和生产领域改善的控制为重点。虽然实现了企业内部效率的提升,但是企业外部领域仍未触及,同时企业战略层次的成本动因也欠缺考虑。在以客户服务为导向的买方市场的影响下,企业的长久竞争优势难以通过作业成本管理得到有效维持。其次,作业成本管理没有充分考虑总成本层次的因素。作业成本法通常按照设计产品—计算成本—寻找产品销路的流程进行工作。单项成本的管理、评价是实物中作业成本管理的重点,通过降低每一项成本管理和省略无用作业,达到降低总成本的目的。

结语

本文对传统成本核算和作业成本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作业成本法的优劣势进行了探索,以求为我国经济企业有效运用作业成本法贡献绵力。实际当中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运用成本作业法,进而实践企业生产管理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位春苗.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比较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12):123-124.

[2]胡洁.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比较及评价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4,(03):195-196.

[3]郭莲.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与传统成本法比较视角[J].财会研究,2011,(10):33-35.

猜你喜欢
作业成本法比较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框架探析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作业成本法在酒店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动因分析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