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国外传播途径研究

2015-11-02 19:35李潇闫民
武术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杨氏太极拳武术

李潇 闫民

(1.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德州253034;2.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传统武术研究】

杨氏太极拳国外传播途径研究

李潇1闫民2

(1.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德州253034;2.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在中华武术中,太极拳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武术门派,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中国武术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国武术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名片。杨氏太极拳作为太极拳中最为重要的派别之一,其国际化传播路径具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环节。对此,文章在阐述杨氏太极拳历史渊源及其发展的基础上,对杨氏太极拳国外传播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探讨国外传播的有效途径,旨在为杨氏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提供更多的借鉴。

杨氏太极拳国外传播武术文化

导言:在中国的武术资源中,太极拳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太极拳不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更因其高深的哲学道理、修身养性的健身功能和充满艺术性的技击技法而闻名于世,受到了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广泛欢迎。太极拳目前主要分为杨氏、陈氏、孙氏、吴氏、武氏等六大派别,其中杨氏太极拳凭借自身气势雄浑、武姿优美、舒展大方、内容丰富等优势特征,成为传播范围最广、练习人数最多的武术派别,这就为杨氏太极拳的国外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杨氏太极拳包含了拳、剑、枪、刀、推手、对剑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且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其在国外的传播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寻求科学的传播途径,为更好地弘扬杨氏太极拳这样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1 杨氏太极拳的溯源与发展

太极拳的发展与太极张三丰的关系不是很大,因为从陈王廷、陈长兴到杨氏太极拳宗师杨露禅,都没有提到太极,他们练习的都是乡下拳。[1]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廷通过对戚继光家族功夫的改变,即对戚继光训练士兵用的三十二势长拳的改编创立了陈氏太极拳。而七十二长拳是由少林的大小洪拳、通臂拳演化出来,所以无论是陈氏太极拳,还是杨氏太极拳,其拳源都是非常正宗的。陈王廷后来将拳法传给了陈长兴,陈长兴后将拳法传授给杨露禅,杨露禅为了生存和宣扬太极武术,来到北京传授武艺,但是由于弟子多是皇家贵族,练习者身体素质不是很好,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的体弱多病,所以保健需求比较多。杨露禅充分考虑到了这部分人练习太极拳的需求,后期在实践中对拳架不断完善,将很多高难度的功架进行简化,让太极拳的动作更加柔和、简易,后来经过其孙子杨澄甫的进一步修订,最终才基本定型为当前的杨式太极拳,逐渐形成了刚柔相济、轻沉兼有、张弛有度、速度缓匀等特征。[2]目前,其技击技术已经不是非常明显,杨氏太极拳的练习者主要是以健身为目的。

2 杨氏太极拳国外传播的主要内容

经过多年的发展,杨氏太极拳具有典型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涉及到很多武学、医学、生理学、养生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体现了东方武术的宇宙生命观念、道德观念和竞技观念。[3]所以在对杨氏太极拳进行传播时,不仅要传播其基本的技击技术,还要传播其潜在的武术文化,这样才能确保杨氏太极拳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2.1 杨氏太极拳武术技术的国外传播

杨氏太极拳技击技术的国际化传播,需要将技术体系看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是因为现代人的对武术项目的选择常常是多样化的,所以如何提高杨氏太极拳的吸引力是其国外传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杨氏太极拳只要充分考虑到国外人群练习武术和欣赏武术的娱乐、健身、交际等需求,才能在国外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同其他武术一样,杨氏太极拳的技击体系也会经历从传统体系向现代体系的发展,需要在创新中注入更多的新鲜元素。尤其是随着太极拳门派拳种的增多,杨氏太极拳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集技击、娱乐、健身、修身、养性于一体,逐渐形成区别于其他武术派别的技术特征,并成立专门的部门对杨氏太极拳技击技术进行编制和创新,安排专人对推广工作进行负责和规划,进而进一步丰富杨氏太极拳的外在形象和技术特征。

2.2 杨氏太极拳的武术文化传播

杨氏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杨氏太极拳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世界武术的财富和瑰宝。[4]因此,杨氏太极拳的国外传播,不能只重视技术的传播,还要重视文化的传播,在杨氏太极拳的技击体系中,包含有很多有价值的观念和思想,如中国哲学和辩证法里的太极说、四象说、五行说、阴阳说、八卦说,中国传统医学里的经络穴位理论、天人合一理论、元气理论,儒家、道家里的养生修身观念等,这些对现代人而言仍旧具有很高的价值。[5]不仅如此,杨氏太极拳还具有很高的美学文化价值,如节奏美、技击美、劲力美、形神美、动作美等都与中国的古典美学非常相近,反映了东方古典艺术的神韵。因此,在杨氏太极拳的国外传播中,应该提高对文化传播的重视程度,更加重视杨氏太极拳内在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的弘扬,从而让世界人民能够真正走进杨氏太极拳,加深对杨氏太极拳的认知与理解,深刻领悟杨氏太极拳的精神实质和文化教育价值。

3 杨氏太极拳国外传播的有效途径

3.1 增强国际传播意识,加大杨氏太极拳国外传播的理论建设

杨氏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外传播意识的强弱,这也是决定我国杨氏太极拳传播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与杨氏太极拳相关的部门、团体以及个人,应当树立主动开展武术交流和跨文化传播的意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杨氏太极拳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不断扩大其国际影响力。一方面,以高校为代表的科研机构要加强杨氏太极拳国外传播的理论研究,这对提高杨氏太极拳国外传播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我国的武术传播理论研究起步很晚,而且相关理论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不是很强,所以限制了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的发展,杨氏太极拳同样也不例外。因此,应当积极动员全国杨氏太极拳的相关人员参与到武术传播理论的建设活动中来,就杨氏太极拳国外传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武术项目传播理论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杨氏太极拳武术交流活动,如杨氏太极拳邀请赛、太极拳年会、国际武术节、太极拳博览会、杨氏太极拳国外义演活动等,这对杨氏太极拳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将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强化杨氏太极拳向世界传播的社会整体意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向世界传播中国杨氏太极拳的重要性,体会到国外传播带来的积极成果。

3.2 建立杨氏太极拳的文化品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中,太极拳文化以其独有的内涵和优势传承至今,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资产。杨氏太极拳通过将运动和精神完美的结合,使它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更有力的诠释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巨大的文化意识和社会学意义。不仅如此,杨氏太极拳具有区别于其他武术的典型特征,其中蕴含着很多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的内涵,是区别于其他武术的重要标签。[6]为此,建立杨氏太极拳的文化品牌是势在必行的,只有发挥杨氏太极拳无可比拟的品牌竞争优势,找到自己的发展特色,充分展示出杨氏太极拳文化的精髓所在,以杨氏太极拳的品牌为跳板,真正地增强文化软实力和传播能力,才能打破杨氏太极拳跨国界发展的瓶颈,提高杨氏太极拳在国际武术界的地位。

3.3 建立专门的杨氏太极拳传播机构

为了让杨氏太极拳真正的走出中国,走向世界,需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杨氏太极拳的国外传播进行组织和引导,这主要是由杨氏太极拳国外传播的现实需要决定的。杨氏太极拳的国外传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整体上的协调和引导,如可以在中国武术协会下设专门的杨氏太极拳国际传播机构,这样不仅可以对杨氏太极拳的国外传播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确立基本的传播规划和指导思想,还可以根据杨氏太极拳的国际传播情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国外传播策略,让杨氏太极拳的国外传播逐渐走上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同时,借助专门的杨氏太极拳传播机构,还可以密切国内传播机构同国外传播机构之间的联系,建立国际化的传播网络,从而使武术传播打破地域的限制,让国外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杨氏太极拳。

在成立专门传播机构的基础上,要加强杨氏太极拳传播的制度建设,对国外传播工作进行统一的策划和部署,打破传统“各自为战”的传播状态,借助政策的完善和制度的建设,有效协调各部门以及传播力量,形成杨氏太极拳国外传播的合力。[7]如杨氏太极拳国际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杨氏太极拳的国外传播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解决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调整传播方案,增强国外传播的针对性。

3.4 完备传播体系,重视联系互动

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为了争取本国文化在国际传播的地位,展开了纷杂的竞争,不置可否,特色文化是其中最大的亮点。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但是由于在国际上传播的时间较短,可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阻力,要争取国外的受众群体,把中华杨氏太极拳发扬光大,媒体传播的力量不可小觑。因此,要积极地发挥传媒优势,发行国际期刊,与国外的优秀传媒公司取得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联合采用各种文化传播手段,如武术图书等传统媒介的传播推广,电视电影的对外发行,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等。通过这些宣传手段,可以进一步的打开国际市场,为杨氏太极拳的国外传播开辟一条新路子。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个途径:

首先,要根据国外大众的文化基础,发行出版相应的杨氏太极拳的指导图书,既可以是专业的教材,也可以图文并茂的小众类图书,如漫画、小说等,另外,广播、音频出版物等其他传统媒介也应该发挥相应的作用,通过综合利用以提高国外群众对杨氏太极拳的兴趣。其次,要积极建立全球性的传播网络,使杨氏太极拳运动的国外传播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如建立杨氏太极拳的门户网站,在网站上传相关的正宗视频,更方便的满足国外民众学习杨氏太极拳的需求。再次,要加强现代信息宣传手段的应用,并与新兴行业结合起来,如可以以网游为媒介,积极发展相应的游戏产业,打开国外市场,从而使武术传播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3.5 加快杨氏太极拳武术传播人才队伍的建设

杨氏太极拳的任何国际传播活动,最终都是要通过人来实现的。在任何情况下,人都是最活跃的因素。高素质的杨氏太极拳专业传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会直接关系到杨氏太极拳推向世界的进程。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杨氏太极拳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上来,积极发挥高校在武术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为社会培养一大片武德高尚、专业水平过硬、外语沟通能力强、具备国际传播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从而为杨氏太极拳的国外传播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4 结语

杨氏太极拳在国外的传播,是一次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也是杨氏太极拳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契机。因此,杨氏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既要重视自身品牌文化的塑造,恪守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统,积极融入现代化元素,构建多元化的传播载体和传播途径,又要积极寻求与西方体育文化交流的结合点,紧密结合当地武术文化、健身文化的发展趋势,在传播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和发展自己,尽量避免和减少杨氏太极拳传播中的文化冲突,这将是杨氏太极拳真正展现中国武术和传统文化魅力,真正走向世界的根本所在。

[1]李征康.中国太极拳发祥地浅议[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

[2]奚桂忠著.杨式太极拳学练释疑[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张杰,徐伟军.太极拳在美国跨文化传播的质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1).

[4]王亮华,李胜恒.制约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因素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01).

[5]杜舒书,郭志禹.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当代武术文化传承困境与路径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6]李鸿,刘帅兵.太极拳:一种追求生命教化的文化[J].浙江体育科学,2014(01).

[7]刘巧芳.太极拳在我国的起源及发展繁荣研究[J].兰台世界,2013(31).

On the Way of Yang's Taijiquan Spread Abroad

Li Xiao1Yan Min2
(1.De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Dezhou Shandong 253034, Chian; 2. P.E. School of Ji'nan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1, China )

In Chinese Wushu, Tai Chi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s, especially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China Wushu in recent years,Taijiqua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usiness card for Chinese Wushu foreign exchange.Yang's Taijiquan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ions Taijiquan,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propagation path has many worthy of in-depth study.In this regard,based on expounding the yang's Taijiquan and its history of development,the main content of Yang's Taijiquan spread abroad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discusses the effective way to spread abroad, aims to provide more reference for the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Yang's taijiquan.

Yang's Taijiquan spread abroad Wushu culture

G85

A

1004—5643(2015)09—0036—03

1.李潇(1976~),女。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杨氏太极拳武术
立足核心素养 发挥育人功能——执教《杨氏之子》之点滴思考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武术
42式太极拳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灸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