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对人的生态性优存的价值研究

2015-11-02 19:35何改迎
武术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太极拳精神运动

何改迎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0)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对人的生态性优存的价值研究

何改迎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0)

文章立足于未来生态优存的大背景下,以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为切入点,来探讨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促进人的生态性犹存的价值所在。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指出: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有助于改善人的自然躯体状态;优化人的精神生存质量;优化人的多重存在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以此来帮助人们认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人的生态性犹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生态性犹存价值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这只是一方面,物质上的极大满足可能会导致精神粮食的匮乏,从而人的生存失去平衡。“人的生态性优存”是人们从生态优存的视域中认识人存在的意义,其前提应该是在人与自然建立和谐生存关系中生成的人的“能动性”存在[1]。人的生态性优存是以和谐为基本理念,来共建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多重存在关系。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文化载体,其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它是以“养生学、哲学、自然科学”[2]等多门学科为理论基础,通过“养生气功、武术等专门性的养生方式和日常生活方式”[3]进行自身调养,并结合“适应四时、保健防病、内外兼修、动静结合”[4]的养生原则,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促进人身心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其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哲理,是通过身体的参与体验来达到精神上的超越与追求。在传统养生体育发展的道路上,受不同时期文化思想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今天具有多元思想的养生体育,而在未来它必定回归到“以人为本”,为提高人们生存质量而服务的文化层面,追求自然和谐、休闲娱乐将成为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发展的趋势。

2 “人的生态性优存”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

人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意识存在的统一体,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形成了人性的系统结构,完整的表征了作为整体存在的人。“人的生态性,本质是指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5],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我身心,它们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和谐关系,其是在与其生存环境的互动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特性。所谓优化生存,简单来说,就是对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综合要求,把人的生存活动调适到一个有机、和谐的状态。

人的生态性优存应该在人与自然建立的和谐生存关系中生成的人的“能动性”存在[6][7]。对人来说,要使自身的生存活动趋于生态化状态,就必须要借助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实体来完备人们的精神体验过程,以完善人们的精神品质。对人的优存而言,离不开人的躯体的中介性,但更要体现人的精神状况,二者协调统一,并最终结晶为文化存在状况,反之来充实人的思想,修正人的行为,促使人的各个方面的生活状态达到最适、平衡的优存状态。人的生态性优存起始于人,归结于人,个体的优化生存不仅要满足现实自然肉体的需求,实现生存活动目的,又要使人的内在性得到优化,将人的自然需求进行意识和理性的规范,从而使无数个体生存得到优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和谐的生态组织系统。

3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促进人的生态性优存

“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所强调的“和谐”思想一脉相承。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注重的和谐、内外兼修的思想,不仅对于人的生态优存的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而且通过人的精神体验过程对自身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和确证,优化人的生存结构,追求人的本真性的生存状况。

3.1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改善人的自然躯体的活动状态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关注人的自身运动,包括人的自然运动及各种劳动活动,强调“不当使极”、“觉劳即止”[8]的原则,要求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要适可而止。通过修炼方法上的松、静,思想上的集中,意念的引导,柔和缓慢的动作等来屏蔽外界信息对人体感官的刺激,维护生命体内部协调,发挥其自组织功能,以达到对人身体本能状态的发展。传统养生体育主要以导引运动为主,根据人体生命发展需要创编了组合动作,有的与医疗活动结合形成一些运动组合,来消除或减轻人体各部位的病患,如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模仿了虎、鹿、熊、猿、鸟的动作特点,创编了“五禽戏”,被人们广泛练习,流传至今。同时导引动作强调人的身体运动要在意念下进行,形神合一,使身心完全得到放松,心情愉悦,从而使自然躯体充满活力。目前,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功法现在比较流行的有导引养生法、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气功等。

3.2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改善人的精神生存质量

在中国古代,“精神”一语源自道家的学术渊源,最早见诸《庄子》。“精神是一种意向、一种自我意识、一种理性的价值取向、一种观念化的东西,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高级情感。”[9]人的意识支配着人的一切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喜怒情绪都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在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中讲求神形兼修,且把神经系统的功能锻炼放在首要位置。在运动方法上有自己独创的静功和内功,来锻炼神经系统生理功能。例如“导引术”是由自我意念主导的肌肉收缩运动,动功与静功结合,没有外界信息对运动器官进行干扰,“理血气而调诸顺逆”、“缓节柔筋而心和调”[10],不仅能使身体得到锻炼,还能使精神和心理得到平衡和调。

太极拳运动是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中传播比较广泛的一项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对于现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人们的大脑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身心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紧张状态,精神压力大,长期以往势必会导致各种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出现。习练太极拳时要求全身放松,不仅仅是身体要放松,尤其是思想、意识要放松。“以意导气、以气运身”[11],用意来控制人体各肢体的运动,排除杂念,全神贯注于拳,练习后使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且太极拳实践结合中医理论更能使人修身养性、神形俱养、情志健康。

3.3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多重存在关系得到优化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衍生发展初期,受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影响较大,从中获取了自身发展需要的养分。尤其是道家,它创建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探讨世界“始源”问题的哲学理论体系。它涵盖了自然、社会及人生诸领域,并阐明他们之间相互和谐统一的终极理论。

3.3.1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促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优化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遵循道家的“道法自然”,崇尚自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在道家看来,“顺其自然”就是“天—地—人”在整个自然有机系统中各尊其“生态位”,人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不仅在自然生命的流程中,其根性与自然性是相通的,人类与万物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之一,自然界是人类长期生活的基本生存环境,人的生长、生理、病理、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随着自然界的变化,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规律。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和于阴阳,调于四时,顺四时而适寒温”的顺应自然观就要求人们在锻练身体时要动静结合、内外兼修,要根据不同的时节时间选择不同的锻炼功法适度锻炼,调身、调息、调心三者和谐统一发展。像“四季养生法”、“十二月养生法”、“十二时辰养生法”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再如,“习武者,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二五更的功夫,一年四季不间断,活到老练到老”[12]。这些都是遵循自然规律而不任意作为。

3.3.2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促使人与人的关系得到优化

人的生态性存在不仅是自然躯体与自然界生物建立联系的中介,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了,却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少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继承了道家道教“德及微命”[13]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生命关怀精神,致力于缓解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高情感活动的太极拳运动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太极拳以“舍己从人”、“随曲就伸”、“粘连黏随”的运动理念,以“引进落空”、“立身需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的技击思想[14],不断追求着全方位高度的和谐理念,在练习中不断培养着人的谦和、宽容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从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使人们之间和谐发展。

“未曾习武先习德”是练武者之要,中国传统社会中,道德伦理纲常支配或影响着任何一个文化领域。习武者长期练习中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协调了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更懂得了“孝悌、敬诚”[15]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学会做人,形成了自身内心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行为,真正实现自己人格上的完善。

3.3.3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促使人与社会的关系得到优化

人的生态性犹存并不限于我性,更需要体现外在性,多个体相互间的交往、连接方式。人是社会中的一员,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现在人的社会生存压力大、竞争激烈,导致人的心理失衡、心灵孤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发展演进的永恒规律,也是人类生存和前进的不变法则。人只有不断完善自己,努力适应社会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其实人与社会是互动的、双向的,我们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汲取我们的养分时,也要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去改变社会环境,这样人与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从孔儒、老道及周子百家的思想中获取了自身发展需要的养分,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之道,促进身心和谐,完善人格。而且道家道教文化中的人生观念和哲学智慧,如“弱胜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都能给人心理上的调适和抚慰。老子的“上善若水”,将人性比作水的品格,像水一样能屈能伸,不争名利,清静自守,从而健全人的身心,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们通过习练传统养生体育与学习传统养生文化来修之于身,完善人格,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不断在人与社会的矛盾中永久生存下去。例如太极拳运动不仅在国内推广的很好,而且深受其它国家人们的喜爱。其文化底蕴丰厚,动作舒缓平和、形如流水,套路简单易学,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陶冶情操,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运动不分国界,同一种运动可以拉近异国人的距离,也可以拉近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从而真正促进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国际间的和平发展。

4 结论

在未来人类对生态性犹存的追求下,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更能彰显其社会价值,对人的自然躯体状态、精神生存质量以及人的多重社会关系三大方面通过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不同运动方式和文化思想都对其一定的促进和优化作用。首先,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改善了自身躯体状态:要求在运动中适量适度方能促使身体本能发展。其次,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改善人的精神生存质量:其中太极拳运动以自身独特的运动特点,调节人的精神系统,帮助人们减缓压力,调节心情,修身养性。最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促使人的多重存在关系得到优化: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得到优化。人的生态性犹存是通过人在生活中的一些实践体验和文化思想来修正自身的行为、价值、意识、审美等,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运动理念和运动方式都比较符合现在人们的生存追求,将会为未来人们的生态性优存提供一个很好的服务平台。

[1] 盖光.生存论的新视界:人的生态性犹存[J].宁夏大学学报,2010(1):79-80.

[2] 周君华,王建军.从中国传统养生生体育与西方近代竞技体育之比较看世界体育发展走向[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3(4):290-294.

[3] 戴金符.中国古代养生体育思想简论[J].管子学刊,2005(3):85-88,119.

[4] 湛育明.论传统养生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25):196,198.

[5] 孙丽.论人的生态性特征[J].消费导刊,2008(2):221-222.

[6] 盖光.生态境遇中人的生存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6-88.

[7] 盖光.生存论的新视界:人的生态性犹存[J].宁夏大学学报,2010(1):79-80.

[8] 张林.我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及特征[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6):27-28.

[9]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9.

[10] 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4.

[11] 余功保.中国当代太极拳精论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400-401.

[12] 于志钧.太极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9.

[13] 郭小蕾,李玉用.道家道教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文化苑,2008(1):160-161.

[14] 王刚,吴松.中国武术: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J].体育文化导刊,2007(2):21-23.

[15] 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9-120.

On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ealth Sports

He Gaiying
(P.E. Department,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Fujian350100,China)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future ecological optimal remains,this paper takes traditional Chinese health sports culture as a cutting point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ecology by discus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sports culture.Usi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Chinese traditional health sports culture can help improve a person's natural state of body,optimize the mental existing quality and multiple relationships of people,inclu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human and human,human and society. The study is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method for human ecosystem.

Traditional Chinese health sports culture Ecosystem remains Value

G85

A

1004—5643(2015)09—0088—03

何改迎(1989~),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太极拳精神运动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不正经运动范
疯狂的运动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