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优点、存在问题以及优化策略①

2015-12-01 05:23李雪艳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00438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分层体育教师教学模式

李雪艳(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优点、存在问题以及优化策略①

李雪艳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00438)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走访、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体育分层教学进行综合研究。体育分层教学模式具有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体现教育公平等优点。当前体育分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师资水平不够、分层方式欠佳、分层评价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了体育分层教学的价值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针对当前这些问题,现提出以下优化策略:实行小班化教学;教师运用心理知识,引导学生自我认知;分层方式应当灵活化;建立分层评价体系;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加强具体实施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分层教学问题策略

1 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优点

1.1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现代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都证明,让学生获得成功能够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让学生体验成功可以说是教育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重要途径。体育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制定合适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基础好的学生能够发挥其潜能,基础不佳的学生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成功的乐趣,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对体育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1.2教学更具针对性

体育教学分层模式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技能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差异,针对性地提出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充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最优发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1.3提高教学质量

近10年有关分层教学的研究多属于实验研究,吴晓阳、乔诚等人的研究证实了体育分层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能够使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各异的学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4体现教育公平

当前教育公平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公平不仅仅体现在教育资源上的公平,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应体现教育公平原则,实施体育分层教学尊重每个学生受平等教育的权利,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其发展目标。这里应强调的一点是,区域间、校际间的差异是绝对的,而条件等同是相对的,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公平的体育教育很难实现,但是,能够做的是尽可能地缩小差距。因此,实施体育分层教学模式仍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中所迫切需要的。

2 存在问题

2.1师资水平不够

体育教师是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分层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学科素养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行分层教学需要老师进行科学合理地分层,制定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安排有层次的教学内容以及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评价等,因此,教师的分层能力决定着分层教学模式的价值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但是,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无疑会使基层体育教师负担加重,即产生了人们对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的质疑,体育教师如何面对一群基础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对其进行客观分层,把握适中的教学起点,并在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做到分层指导,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仅考验着基层教师对各教学要素的分层能力,还考验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然而,目前多数体育教师在分层教学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严重滞后,对于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解还不透彻,主动性不强,教学能力也跟不上,显然体育教师对于分层教学还存在诸多不适应。

2.2分层方式欠佳

实施分层教学模式首要是对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进行分层,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定位,以便于体育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相适应的教育。通过调查发现,在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当前分层的标准和依据还未能得到统一,分层的标准单一,且缺乏科学依据,多是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水平、运动能力等显性的方面来分层的,忽视了学生的努力、态度和精神品质方面的因素,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造成学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其次,体育教学分层方式的固定化,学生长期处于一个层次,少有调动的机会,易打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

2.3分层评价不合理

体育教学评价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现行的体育教学分层评价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分层评价落实不到位,有些学校即使实行了分层教学方法,在分层评价这一环节仍然是老套路,即使用同一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应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过分强调统一化,忽视个性的发展,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体育学习的积极性。(2)评价标准单一,过度重视生理评价,忽视了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变化。

3 优化策略

3.1小班化教学,为分层教学提供可能

体育课采用小班化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体育课顺利实现分层教学的有力前提。随着分层教学的推进,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观察和辅导,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然而,在大班额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未免显得过于粗糙,因此,在小班化的前提下开展分层教学模式不仅仅能解决“一个教师面对一群差异学生如何进行分层辅导”的现实难题,还能使每个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课堂反馈和指导,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3.2善用心理知识,引导学生自我认知

体育课进行分层教学无形中会给低层次的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给学生贴上消极的标签。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其原理主要是因为“标签”无论是“好”还是“坏”,都具有定性的导向作用,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体育教师应善用心理学知识,做到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自己制定适合的发展目标和可操作的学习计划,让学生主动进行学练;(2)教会学生积极的自我暗示,引导学生将关注放在自己的进步幅度上,而不是将自己和其他个体进行比较,给自己贴上积极的标签。

3.3分层方式灵活化,激发学生的进取欲望

分层决定了学生的受教育起点,意味着学生将接受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在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初期,对学生进行分层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评价,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应全面分析学生差异,包括身体素质、技能水平、运动能力等显性差异,还要兼顾学生的努力、态度、精神品质等隐性差异;(2)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实行分层教学的目的、分层的标准,并向学生征求相关意见,只有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了才能保证既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3)教师应强调分层的不固定性,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4)在之后的分层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不定期地进行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层次进行调整。最后,分层教学不一定要贯穿整个学期始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必要的时候适当打乱层次,如此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增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3.4建立分层评价体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学校和体育教师应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分层评价体系,分层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生理效益,还应包括学生的情意表现、体育态度、个性心理等心理效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来制定有差异的评价标准。在分层评价的方式上,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等方式。可以看出,建立体育教学分层评价体系的思路和新课程标准是一致的,都是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努力程度,通过教学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5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加强具体实施方法研究

实施分层教学对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分层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适合、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学指导是否具有针对性以及教学评价是否灵活性等,都取决于体育教师能力水平的高低。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同时,教师还应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和激励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减少分层教学给学生心理方面造成的消极影响。

4 结语

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通过学校和体育教师的灵活操作,体育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也能够得到完美的解决。学校和教师应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分层教学,一方面通过分层教学大力培养学生的技能,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使分层教学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另一方面,正视体育分层教学顶层设计和现实推进间的矛盾,抓住关键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学生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进,面对学生的客观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是适应素质教育趋势的举措。目前体育实行分层教学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应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分层教学,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人民教育,2010.

[2]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强,张雨辰.体育分层分类教学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J].体育学刊,2014,21(4):98-100.

[4]施悦.江苏省体质测试点校学校体育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b)-0095-02

作者简介:①李雪艳(1993,1—),女,汉,江西赣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分层体育教师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雨林的分层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