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2015-12-12 09:45任士海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学习目标大学英语教学

任士海

摘 要 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将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大学英语教学也倍受我国各高校的重视,但其教学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除了教师教学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外,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应试教育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10-02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自从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初步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的效果来看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教师素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测评体系等因素外,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上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英语学习的目标错误或者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已经明确确立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主要是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把这一目标当作自己英语学习的主要任务来抓。我在长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目标不当,还有许多学生根本就没有树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以我所承担教学的班级为例,当问及英语学习的目标时,许多学生都会回答是要通过学校毕业要求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抱有这样学习目标的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会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英语,但这种学习只会持续一段时间,最长也就2-3个月,一但通过了考试,拿到了心里想拿到的英语四、六级证书,也就认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己经实现,也就别无他求了。这种作法存在两大问题:首先我们都知道英语学习是一个语言知识持续积累的过程,虽然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和积累,在短期内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一但学习停止了,英语水平也就会很快下降到原来的水平。因为语言的学习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像数、理、化等理科学科的学习一样,一但一个理论、概念理解透彻、融会贯通了,类似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英语学习中的同一个语法结构总会有特殊用法的出现,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也会呈现不同的含义,想要牢固掌握某个语言现象,某一个词汇的用法,就需要返复地去记忆、去重现和回忆。可以说突击性的学习并不适用于语言的学习。其次会使学生不知不觉中产生骄傲的情绪。我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懈怠情绪。主要表现为不认真听课,不像以往那样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于课堂的教学活动,认为自己的英语己经可以了,学不学都无所谓了,从而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动力。

二、英语学习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依然较多地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还未能摆脱应式作用的负面影响。许多高校还是非常重视考试的结果,而对教学过程未能给予相应的重视。可以说中国现行的教育模式还是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学生们自从进入小学直到升入大学整个的学习过程,还是考试成绩决定学生的命运。这就在他们的内心形成了考试成绩才是考量学习优劣的标杆,参加考试考出好成绩就是学习的终极目标的的错误观念,在整个的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从英语的启蒙教育到小学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学习,英语的教学和学习主要以考试为中心。教师们为了让学生们取得好成绩,也主要将教学集中在背单词、讲语法、做练习和测试上,忽视了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学生们也只注重考试的分数高低,而忽视了语言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高考中的英语成绩很高,但是连最为简单的英语句子说起来也特别困难,课堂中教师简单的课堂教学英语也不能理解,写一篇简短的英语文章也是错误百出,而从小学到大学英语学习也有9年的时间了,这不能不说是英语学习上的失败。

三、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不得当

1.英语学习投入的时间不足

学习时间是一切学科学习的最基本前提,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做保障,学习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由于大学英语是大学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并非一门专业课程,许多学生对英语并不重视,在英语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当有限,这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甚至有些学生也坦白地讲,上了大学英语水平倒不如高中时期了。在高天祥、王帅所撰写的《大学英语学习情况调查报告》中对于学生平均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有效的945份有效问卷中,平均每天学习英语时间不足0.5小时的有181人,占总人数的19%;0.5-1.0小时的有228人,占总人数的24.5%;1.0-1.5小时的有229人,占总人数的24.5%;1.5-2.0小时有134人,占总人数的14%;2.0小时以上有172人,占总人数的18%。总体的平均水平约为1.19小时。从这组数字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上所投入的时间还是远远不够的。

2.英语阅读量不够

英语阅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水平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英语学习者其他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英语学习者通过英语阅读可以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去发展其他各种语言能力,如写、译等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可以说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前提和保障,因为英语学习中词汇量的积累、语法知识的理解与巩固,都必须在英语阅读的实践中去运用,去接受检验。只有不断地运用这些英语基础知识,才能强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能使学习者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不断地完善与提高自己的不足,从而主动学习吸收更多的语言知识。

3.听说方面所做的自主学习不够

听和说是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最基本、最活跃、最方便的一种方式。在外语学习的五种基本能力中,听说能力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也是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倡导的听说领先的教改理念的主要原因所在;同时听说能力会对英语的其他几项能力产生促进作用——即听说能力的提高又会大大促进其他几种能力的提高。但是目前有许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这导致他们在英语听说的学习与训练上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在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穆静所撰写的《大学生英语听说自主情况调查》中,对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发现:每周坚持进行听说训练的时间超过7个小时的人占5.31%;3-5小时的人占24.78%;1-3小时的人占49.56%;几乎从来不练的人占20.35%。从本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对于英语听说的训练,大部分同学不够重视,所投入训练时间也是少得可怜。而听说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也是最难完成的任务,因为听说能力的提高受到语言基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等各言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想提高听说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长期持之以恒的训练。而有很多学生除了英语课堂外,很少在课外花时间主动寻找学习资源,进行听说方面的训练,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英语听不懂,说不出的现状,从而使其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这样也影响了整个英语学科的学习效果。

英语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吸收,记忆和重复的过程,它需要学习者每天有计划地进行学习与训练,在语言的应用中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教师们应多为学生们创设应用语言的环境,同时学生们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让自己的语言知识在应用中得到实践的检验,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去体会语言学习的乐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文霞,罗立胜.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状况的几点思考外语界[J].2004,(3).

[2]穆静.大学生英语听说自主情况调查中[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李 翔)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学习目标大学英语教学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