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的实效性

2015-12-21 21:50唐瑜妹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时效性兴趣

【摘要】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足以说明多读书的好处,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就要以读为主。低年级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认知心理上都处于形成初期,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习惯,在教学策略上更加注重潜移默化和循循善诱。

【关键词】兴趣;朗读背诵;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也就成为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低年级阅读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是从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出发,以引导学生自学为核心,贯彻以“学生为主、自学为主、读议为主”的原则。

一、初读感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读课文是为了让学生疏通文本,读通课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课文有总体感觉,大致读懂课文。如在教学《骑牛比赛》时,让学生学习课文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明确自读的要求,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自读的方法,养成自读的好习惯,因此我安排了学生自由读,并提出了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不减字,着重读好长句子。

2.标出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课文,兴趣比较高,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学生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学习新课文做好了准备。在检查自读时可以请学生来分小节读读课文,如: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其他学生仔细听并进行点评,学生就在这互相点评之中有所进步,在此之中教师相机点拨,学生也能及时改正错误,进而提高读书要求,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保持了学生持久的学习内驱力。随着学生自读能力的发展、自主性的养成,教师可逐步培养学生课前自读的好习惯。

二、精读品评,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是培养自主意识、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勤于思考才会善于发现问题,所以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也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课题、中心句、重点词上提出问题,然后将问题进行分类,共性及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应当组织学生讨论解决,个别问题课后解决或个别解决。如在学习《家》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美读诗句,然后让学生质疑。学生通过朗读,提出了不少问题。其中,共性的问题是“为什么祖国是我们的家”?这一共性的问题也正是文章的重难点所在。对提出问题的孩子我提出了褒奖,并让学生们一起动脑解决问题。这样,问题来源于学生,再由学生自主解决,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又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重难点设置一定的诱因,组织多种形式的细读、讨论、质疑训练,导悟问题的结论,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教学《陈毅探母》时,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紧接着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请大家快速地读课文,把写陈毅关心母亲的句子用“——”画出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读,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迪,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读出带有个人色彩的情感说出自己的意见来。低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窄,能力有限,在解决问题时还需要教师帮扶。如课文中这样一句话“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学生对于里面隐含的意思,没能“悟”出来,这时我就进行指导,“陈毅为什么这样做?他为什么不把衣服拿到外面去洗呢?”两个问题一问,学生很快就能明白陈毅的心了。课文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获得方法的主要载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思考习惯。

三、反复吟诵,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有感情地朗读,曾被叶圣陶先生称为“美读”。教师要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对一些语言优美、内容浅显的课文,是训练低年级学生朗读的好材料。在初读感知、细读理解课文后,教师让学生配乐朗读,读出喜爱的感情来,边读边在脑海里将这美丽的画面和优美的文字联系起来。

人们常说:“幼学如漆”,儿童时代是学习语言、发展记忆的黄金时期。因此,朗读背诵应该说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儿童储存语言信息的最佳期,应多背诵些诗文,使之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不仅能有效地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记忆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将终身受益。背诵的方法很多:借助插图练习背诵,演示课文情节,边看表演边背诵,看板书提示练习背诵,抓住相似结构练习背诵等等。如:《蚂蚁和蝈蝈》一课,引导学生看板书诵读,同时借助图画(多媒体)诵读,等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再请学生上台来表演,这即提高了诵读的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就能在自然状态下熟读成诵,把“背”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背诵可以有多种形式和途径,教师应给予学生多种背诵方法,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背诵全文或精彩段落,并通过补充填空、引读降低背诵的难度,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积累语言。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激发阅读兴趣,不断提高阅读能力,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作者简介:唐瑜妹,女,1983年生,汉族,江苏昆山人,中小学一级教师,在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工作。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时效性兴趣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增强基层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