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价机制调整

2016-01-19 06:06李博
银行家 2016年1期
关键词:做市商外汇市场中间价

李博

2015年是中国汇改的第十个年头,8月1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中间价报价规则的完善(简称811汇改)提高了汇率中间价的市场指导性。正如中国人民银行张晓慧行长助理提到,中间价作为基准汇率对于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市场汇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段时间以来中间价与市场汇率偏离的幅度比较大,影响了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因此,811汇改使得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为市场化,为实现真正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又向前迈了一步。

从2006年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将OTC引入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价格形成由之前的收盘价确定改为了做市商的询价方式,即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銀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约15家)询价,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报价加权平均后得出到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但长期以来中间价与市场汇率的偏离幅度一直比较大,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师的普遍估计,这种偏差大约累积了3%左右。今年8月11日的汇改要求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化来确定汇率中间价的报价。汇改实施两天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与交易价收敛同贬,对前期积累3%左右的偏差进行了修复,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因此未来汇率改革仍将继续,任重道远。

人民币是强势货币,关注经常项目收支。今年年底美联储实施了加息导致美元总体走强,欧盟的量化宽松和日本经济的低迷使得欧元和日元趋弱,新兴经济体和资源输出型国家也在本币走势上趋弱。但长期以来我国货物贸易维持较大的顺差,人民币有效汇率相较其他币种仍维持强势。同时汇率水平的高低取决经常项目收支的状况,汇率的确定因素是市场的供需,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累计达2119.69亿美元,决定了人民币仍是强势货币。

市场确定汇率,央行更注重机制的建立。汇改的目标是建立有管理的汇率浮动制度,其前提是公开、透明、可预期。因此,就目前而言人民币的相对贬值更反映了市场的一个预期,但从长期来看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的诸多指标,还要看一揽子汇率——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市场对制度的改变需要一个磨合的周期,这个周期是滞后的,短暂的贬值是种预期但更多是磨合期内市场对政策的理解和消化,不存在央行指导下的贬值。

汇率改革依托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完善。汇率的变化反映的是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在过去一年里外汇储备从3.99万亿美元降到了3.65万亿美元。这一缺口反应出三个现象:第一,国内居民和企业在境内银行的美元存款大幅度增加,去年大数增加了1080亿,今年上半年大概增加了700多亿美元,实际了汇藏于民;第二,建设“一带一路”让企业走出去,加大了利用美元的投资力度,即ODI;第三,外汇储备分散化,由于欧元、日元的贬值以美元计价必然呈现总量的计数减少。因此,随着企业、居民外币持有的激增,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深入,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将成为汇率改革的关键,要保证这个推进是逐步实现、有序实现,同时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

刚刚本月23日,央行、外管局联合发布将延长外汇交易时间并进一步引入合格境外主体再次表明未来汇率的改革必将秉承便利贸易、便利投资、方面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加快外汇市场的发展,丰富外汇的产品,推动外汇市场的对外开放。实现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换挡,依托创新优化结构,做到稳中有进、稳中有好。

猜你喜欢
做市商外汇市场中间价
新三板市场发展下的做市商制度
2016年11月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
2016年9月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
2016年7月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
2016年6月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
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存在的问题研究
做市商助燃新三板热火
做市商探路期权须谨慎
做市商探路期权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