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2016-01-25 07:24
中州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东北

黄 乐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 财经系, 辽宁 大连 116011)



“营改增”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黄乐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 财经系, 辽宁 大连 116011)

从当前东北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东北老工业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制约着东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即产业转化、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推动经济的快速进步。尤其是“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调节区域经济发展、整合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营改增”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的思路和对策。

营改增;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工业化较早的地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东北区域已经成为我国重工业发展的主要基地,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时代下,重工业发展过度早熟,逐渐以传统工业化道路发展模式为主,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出现了一种“夹生”经济假象。在当前背景下,“营改增”政策的推行,能够大大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减少重复征税现象的出现,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已经迫在眉睫,有针对性地加强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现状和发展历程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内涵

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改革措施,是经济发展总量提高所面临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复杂难题。产业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在经济总体中不同产业所占据的比重有所差异,也正是由于这些产业之间发展比重的差异,潜移默化中推动着产业结构朝着更高层次转换和完善。[1]产业结构调整可以细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产业结构适应性调整,主要是在原有产业格局基础上,针对产业之间比重差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优化,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业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一种有进退的调整方式,主要是结合当前实际发展情况,对产业进行改组,生产要素重新配置。较之产业结构适应性调整,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能够更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深层次的矛盾,能够客观评估产业价值以及所享有的地位,对产业结构进行重新配置,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产业格局。[2]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现状

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兴起的,当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却逐渐落后,工业比重在全国持续下滑,工业每年所创造的经济效益逐年下降,尤其是一些企业开始大量亏损,从总体上来看同全国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拉大。[3]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前,东北老工业基地GDP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GDP由最初占全国的14.3%逐渐下滑到2004年的9.3%,2009年下降到8.5%,并且随后几年东北老工业基地占全国GDP总量仍然保持下滑趋势。经过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东北三省区域经济总量2012年达到5.62万亿元,较之2002年1.22万亿元大幅提高。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仍然不甚乐观,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创新力以及产业市场竞争力不足等,严重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东北区域仍然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在全国工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4]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结构的转变

1.产业结构的转变

对东北区域建国以来国内生产总值情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建国以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产业在东北区域经济产业中所占比重逐渐呈现弱化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则稳步提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尽管增长速度缓慢,但是从总体角度上来看,仍然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5]纵观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形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但是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持续上升,第三产业在经济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截至目前,第二产业仍然保持着增长态势,只是趋势放缓,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现象。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水平总体偏低,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不尽合理。

2.就业结构的转变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缓慢。就建国以来东北地区就业结构来看,旧东北时期遗留下来的产业,仍然是以农业为主要的人口型产业,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分别在83.5%、9.8%和6.7%。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产业机构从总体上来看较为适当,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有所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有所增加。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我国的大跃进时期,受到当时政策的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产业就业结构同样发生了巨大的起伏。在21世纪之前,这一阶段就业产业结构变化并不明显,第一产业劳动力逐渐转移到第二产业,只有很少部分劳动力转移到了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劳动力同期下降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劳动力增加7.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增加1.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直接影响到国家一级地区劳动就业结构合理与否。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东北地区正是大力发展工业化时期,这期间尽管大力推行农业改革,但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仅仅下降了8.5%,相较于一些已经完成结构调整的工业化地区而言,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明显滞后,严重影响第一产业结构升级完善。

3.效益结构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前,东北地区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明显增加,但是劳动生产效率却始终不高,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人均国民收入持续上升,加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促使农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劳动力生产效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基于此,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生产效率同第二、三产业比值随之增加,呈持续上升的苗头。20世纪90年代后,国民经济再次得到了飞升,但是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远远落后于工业技术水平,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也在逐年下滑,尽管这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涨幅,但是从总体角度来看,仍然呈下滑趋势,尤其是异地产业劳动比重下降幅度逐年增加,主要是由于中国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化所致。[6]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战略,坚持资源开采,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其一,坚持深化改革,持续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实现产业机构调整。其二,坚持市场引导机制,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在配置市场资源的基础上发挥更突出的作用,这些都是需要市场机制来调控的。政府需要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科学规划,吸收更多的资本投入,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三,坚持区域自力更生。政府能给予的帮助毕竟是少数,区域发展还需要依靠自身,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不断完善自身市场竞争力,吸收更多资本投入,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其四,立足于基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长,引进更多先进科学技术,加强创新能力,进一步发挥复合型人才的作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应坚持企业重组,整合现有资源,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水平。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明晰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不能走老路,需要明晰新思路。

1.加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整合

调整产业结构不仅涉及到各式各样的资本形式,同时和金融资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调整产业结构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支持,仅仅依靠政府的资金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加之当地政府财政能力有限,迫切需要拓宽投资渠道,吸收更多的外来资金,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整合。[7]就我国重点改革开放地区经济发展来看,深圳主要是依靠产业资本支持,同时吸引更多港澳台资本;浦东资本开发主要是依靠金融资本,并引进更多国内外资金的投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影响其发展成效的主要因素就是资本。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吸收更多资本,做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在依靠政府资本支持的同时,大力开发市场金融,吸收更多国内外民间资本,以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基础。

2.整合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涉及众多技术类型,当前主流的技术产业就是高新技术,通过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是切实可行的。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由于涉及技术水平较高,容易遇到一些问题的困扰,比如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大、人员再就业问题突出等。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应同技术结构和就业结构相联系,以此作为产业调整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

三、“营改增”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条件

第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主要是以重工业为主,区域内有很多重工业企业,如机车、机床制造生产等,吸收了较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坚实的工业基础以及众多专业技术人员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更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营改增”政策的推行,有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资源整合,减少重复征税现象,确保税收公平,对于引进更多先进技术进行经济转型有重大的影响。

第二,东北地区部分企业已经完成了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原本很多矿业型城市逐渐转型升级,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营改增”政策推行和企业转型升级后,能够大大激发人们购买现代服务的欲望,可以减少税务负担,并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这些具备成功经验的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能够为其他企业起到带头作用。

第三,工业区内有众多企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支持,协调发展。很多企业建立在河流沿岸,具有十分便利的水运条件,这同“营改增”政策推行的资源整合战略要求不谋而合,科学合理配置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和优惠措施,并对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了相应的改革部署,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障碍

第一,东北区域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多是在一些大城市,资源型城市主要是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产业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局限,加之综合服务能力偏低,以至于传统产业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受到严重阻碍。与此同时,一些资源性较强的产业所拥有的资产专用性特点较为突出,如果企业退出将承担大量资本沉没的风险,十分不利于资金的整合,并且技术改造力度不高,难以吸收更多资本支持。

第二,东北地区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但是由于长期受高就业、低工资就业形势的影响,企业内部很多员工并不希望接受培训和考核,对于学习新知识存在抵触情绪,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尤其是这些企业大多数是国有企业,产业结构缺乏创新力和新动力。

第三,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很多企业由于无法做出重组和改造,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最终破产倒闭,造成大量人员下岗,企业需要负担更多职工的薪酬待遇,难以获得更充足的发展空间。加之没有完善的保险体系,大量劳动力无法转移,很难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从而阻碍劳动力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

四、“营改增”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减少重复征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营改增”政策的推行,最为突出的益处就是减少重复征税现象,在解决税收问题的同时,还能够推动现代化企业转型,谋求更长远的发展。推进“营改增”需要从大局着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有合理的举措,是对传统制度的重大创新和完善。逐步推进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减少重复征税带来的税收负担,有助于简化税收制度,进一步明晰税收改革方向。尤其是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有助于第二和第三产业打通抵扣链条,真正向环环抵扣、增值征税的方向转变。企业购买服务所包含的增值税可以环环抵扣,这样能够大大激发企业购买现代服务的积极性,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因此,“营改增”对于东北地区而言,为服务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有相关学者表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十分不合理,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所占比重最大,新兴产业比重较小,这种结构的不平衡矛盾长期阻碍着东北地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诸如吉林省汽车制造以及石油化工产业,均是经济发展的支柱,重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市场发展前景。而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占比低,对经济增长缺乏充足的带动力,致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缺少足够的后劲,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

(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营改增”政策的提出对于深化产业分工以及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营改增”环环抵扣、增值征税的方针,有助于改变东北地区企业发展坚持在第一线的现象,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将成为企业新的选择,同时也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营改增”政策的推行,最直接受益的就是服务业。对于制造企业而言,“营改增”为其带来的减税效果不够明显,这种现象在制造业较为集中的东北地区十分普遍,但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对于“营改增”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营改增”政策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给企业带来效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在未来逐步展现更加突出的作用。例如长春一汽大众有限公司财务部会计丛德辉曾表示,一汽大众对于“营改增”政策带来的减少税收负担、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其重视程度较高。“营改增”政策推行后,相关的合作企业所出具的发票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这一举措能够大大降低企业收到不规范发票的风险,保证企业自身的利益安全。“营改增”政策推行后,尽管税负增加,但是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会,尤其是在境外采购方面,国外始终倾向于签订净价合同,而货物运到国内需要支付大量税款,所以更加倾向于签订含税合同,合作方也就更加倾向于能够签订净价合同的企业。“营改增”政策的推行,有助于提高企业与同行业竞争的机会。

五、“营改增”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调整对策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种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较之以往的调整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一,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产业发展方向的挑战,其中存在着众多不确定因素,产业结构战略性发展方向难度较大,需要做好取舍。针对这些问题,应掌握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为重点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对经济格局进行全面的调整。其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产业地位的重新评价。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并非是单纯的对产业比例关系进行调整,而是结合科技发展水平,对未来经济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并对产业地位进行重新评价。

(一)深化第一产业改革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中,首先需要统一思想,继续深化第一产业改革,加强农业的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粮食高产,推动区域经济全面稳定地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做好农产品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化和集约化经营方式,优化产品结构,以求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整合农业资源,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与此同时,通过“营改增”政策的推行,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为企业经营发展降低税收负担,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企业经营发展的积极性,尤其是第三产业企业,对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促使现代企业转型升级。

(二)构建企业退出机制

构建企业退出机制,能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尤其是在“营改增”政策推行后,企业需要有所取舍,退出是为了加入更具前景的产业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布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健全和完善产业退出机制,坚持在政府的主导下,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均衡三大产业劳动力资源规模,吸收更多专业优秀人才,为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鼓励企业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工艺设备,激发产业创新力和活力,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行业所需的优秀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人才,从而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三)推动企业重组和改造

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内部企业密集度大,企业之间联系较为密切,“营改增”政策的推行,有助于推动企业重组和改造,有助于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对现代企业的重组和改造,首先需要做好人员的安置,做好债券的核算和资产划拨,吸收更多的民间资本来支持企业发展,逐渐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推动民族品牌建设,扩大行业竞争优势。与此同时,“营改增”政策推行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从传统产业中跳出来,大力推行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国有企业“一家独大”的现象,大力支持知识、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建设,整合资源,合理配置,使其逐渐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支柱性产业。

六、结语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获得了显著提高,但是相较于全国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可以说是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一剂良药,受到了东北地区的广泛关注和欢迎,给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活力,优化了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更大贡献。

[1]吴丹丹.哈尔滨市现代物流业“营改增”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

[2]余彩溦.“营改增”试点效应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5.

[3]张力化.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4]张东明.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D].长春:吉林大学,2015.

[5]盛洪昌,李爽.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J].长春大学学报,2012,13(1):1-3.

[6]金成晓,任妍.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实证研究[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5(5):71-77.

[7]李诚固.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J].经济地理,2012,13(4):68-73.

(责任编辑姚虹)

Study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adjustment in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under the Bbackground of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T”

HUANG Le

(Department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Radio & TV University, Dalian 116011,China)

From the view of current status of the northe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exists some limitations, which restrict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ortheastern regional economy.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faces with the complex conditions of market econom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needs to be adjusted, that is: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dustry,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Especially the policy of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T” is very important to adjust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it also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is about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T”, it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adjust and upgrad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T; old industrial bas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2016-06-25

2016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项目 “基于创新视角下辽宁企业转型问题研究” (2016lslktzijjx-05)

黄乐(1978—),女,辽宁大连人,硕士,大连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6.04.008

F812.42

A

1008-3715(2016)04-0043-05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大东北的春节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