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模式特征及其启示

2016-01-25 07:24贾晓燕
中州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初任研修培训

贾晓燕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 郑州 450044)



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模式特征及其启示

贾晓燕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 郑州 450044)

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在“政府为主导强化教师入职教育”“教师为中心创新师资教育模式”“实践为导向强化技能课程培训”等方面鼎力革新,成效显著。以此为鉴,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推进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首先,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制订系统科学的初任教师入职培训流程,建立并完善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导师负责制;其次,把教师在职学习纳入终身学习体系,充分利用当下多元化的远距离教学手段实现资源共享;第三,政府出面构建高校与中小学共同体,创新教师教育协同运行机制,携手促进教师教育与国民基础教育的共同发展。

教师教育模式;政府主导;教师中心;实践导向

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把教师培养培训进程按照专业发展不同阶段进行通盘考虑和整体设计,基本实现教师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目的。[1]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在体现从职业定向到专业发展、从以大学为本的办学模式向大学与中小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发展、教师教育终身化和师资培养的一体化以及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特点的同时,也呈现出以下模式特征:

一、以政府为主导,强化教师入职教育

美国率先设立全美教师教育认定委员会,由政府出面组织专业人士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进一步评估认定。日本政府设立“教师研究生院”来实施职前培训,提高教师任职学历门槛,并设置明晰的资格等级制度。英国政府立法规定,想要成为中小学教师,在符合“政府教师职业标准”的同时,还必须在“高中毕业联考”中数学和英语学科获得C级以上成绩。法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教育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

以政府为主导的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制度在实践中非常重视新教师入职培训环节。按照《1998年教学与高等教育法案》规定,英国1999年正式推出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规定:1999年5月7日以后第一年参加工作的新任教师必须先完成三个学期的法定入职培训,经测试合格后才能继续在公立或私立中小学任教。“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对参与培训的人员和机构职责、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形式和内容及质量保障措施等规定得细致周详,在促进新教师事业可持续发展、专业拓展、以及经验积累能力等方面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政府加大职前教育实习、入职实训教育以及在职继续培训等三个环节的无缝对接,1987年起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入职录用考试,程序严苛、操作规范严谨,近年来倾向于实际技能水准的测试,也越来越看重应试者的经验阅历。日本教师研修体系很关注初任者研修经历,政府专门颁布法令在教材费、交通费、住宿费甚至饮食费用等方面都予以补助,尽可能为初任教师专注于研修学习创造条件。

德国的教师教育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独树一帜。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各州教育部门组建专家组调研当地教师教育具体事务,相继发布了《德国教师教育展望》和《不莱梅宣言》等报告,督促政府加大对教师教育质量的关注,修善教师教育体系标准。2004年后,德国教育部门为与国际教师教育标准化改革进程顺利接轨,结合本土教师教育过程中招生、修业、实习三个阶段的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各州有关教师教育专业学科与专业学科教学法共同要求的内容》《各州有关见习阶段的规划与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共同要求》以及《有关教师教育第一阶段能力倾向测试指南》等标准性文件。

二、以教师为中心,创新师资教育模式

在教师教育工作中,师资培训最为关键。美国政府采用提高初任教师学历与延长教师教育年限并行的策略,效果良好。德国政府把教师教育分为基础通识教育、技能专业教育和岗位研修在职教育等三个环节循序进行,更为严谨务实。法国政府把新教师教学实习分为观察实习、陪同实习与责任实习三个环节,并将之系统化和制度化。

英国相关政策规定,新教师入职培训时间为一年,分三个阶段。在入职教育初始阶段:新教师在教育培训机构为新教师颁发合格教师身份,导师的帮助下,根据“入职与发展档案转折一”的参考标准,设定本人的培训目标和教育计划。在入职教育中期阶段:导师走进新教师课堂观摩评测,课后举行专业考察会进行交流和讨论,根据“入职与发展档案转折二”的参考标准,评价目标和计划的执行情况,校长到学期末把评价报告送交地方教育当局。在入职教育后期阶段:经入职导师与新教师进行第三次评价会议后,新教师主动参与学校“绩效管理”,校长将完成培训课程新教师的推荐书呈交地方教育部门,地方教育部门审议后再将“圆满完成培训、未能合格完成培训或培训延期”的决议通知相关人员。

同时日本特别重视新任教师的研修教育,文部科学省针对新任教师研修的目的、对象、内容以及指导教师等制定年度研修计划,并对具体研修项目与内容做进一步说明。在初任者面临的基础性教养、班级日常管理、各科教学指导、学期综合学习时间以及学生指导、发展指导等必需研修事项方面,文部省都作了特别详细几近苛刻的规定。例如课堂研修就包含教材研究实践、课堂指导方案、儿童理解视角、儿童回答问题记录分析等十几项内容,教育部门对上述每一项的研修目标、研修内容与研修时间均做了详尽而周密的说明。日本政府每年均要求各都道府县严格遵循文部科学省年度研修计划和年度研修范例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新任教师校内研修、校外研修、住宿研修等过程进行统一部署与规定。而接受初任教师的中小学,必需制定初任教师年度指导计划,同时成立“初任教师研修促进委员会”,在校内形成指导教师牵头,校长、教导主任、年级主任等相关人员参与的循环指导体系,来帮助初任教师尽快融入学校。

德国教师教育朴实严谨,修业、见习以及在职研修三个阶段既相对独立又融会贯通。德国各州教师教育在修业阶段(即职前培养阶段)的研修主要为专业学科学习、教育学科学习、教学实践活动以及毕业论文设计,基本培训内容均与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相关。当然,研修生在完成执教学科基本课程的同时,还必须完成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辅助教育类学科。校外实习是指研修生在修业阶段需要参与的在高等教育机构之外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毕业论文设计是指研修生需要根据本人所属教师教育类型要求完成相应的毕业论文。见习阶段主要让研修生认真观摩学习指导教师的授课艺术,尽快掌握课堂教学的技巧。在职研修阶段主要让新教师进一步了解本学科的的新发展与新成果,熟悉与教育工作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进一步拓展思维视域,“使教师重新认识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承担的任务和角色”。

三、以实践为导向,强化教学技能课程培训

作为教师教育构成核心要素,课程在彰显教师教育培训特色的同时,直接影响到师资教育的质量与效果。英国相关教育法规要求大学开设的教师教育师资培养课程必须与中小学课程及教学导向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培养从事初等教育的职前教师培训中,必须开设与小学教育紧密相关的备课、教学组织、课堂管理以及教学评鉴等专业科目课程,以此来强化初等教育进程中科学、数学和英语等课程以及教法的学习。德国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被称为本科,学习内容与小学开设的课程相联系,在师范学校等本科院校所开设的课程基本上涵盖了教育学、教学实践、学校教学实习等教育实践内容。

英国1972年2月出台的《詹姆士报告》披露当时英国教师教育存在过度学术化的不正常倾向,同时正式提出教师教育的三个阶段,即个人教育阶段、职前培训阶段以及在职进修阶段,一再强调应强化职前培训阶段的技能培训功能。1972年12月,英国政府发布教育白皮书《教育:扩展的框架》认为“教师职前培训必须接受4个星期以上的学校实际工作训练”。英国政府2002年颁布了用于评定教师专业资格标准的纲领性文件《合格教师资格专业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求》,将新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细化为目标准确的可量化指标,2007年重新修订后要求:必须让准教师在实践学校有机会进行教学演示、锻炼教学技能、熟悉教学流程等班级管理及课程组织能力的塑造,不同教师教育课程中实践课程时间均有最低标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每个准教师进行实践的学校不得少于两所,且每一阶段结束后都需要进行总结评价。[2]

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教师教育制度修订的导向明显倾向于对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激励。2004年3月,日本教育大学协会正式提出教师教育的参考“课程模式”,强调“教职课程素质的提升”,开发实践型课程培养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在该“课程模式”影响下,日本教育类大学纷纷设置“教师技能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增强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功能。与此同时,东京大学临床教育学研究中心和京都大学临床教育实践研究中心等相继成立,引领了综合型大学教育专业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风潮。[3]2008年,有学者对中日两国外语初任教师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教师在“语言交际”与“语言知识”等专业语言技能方面遥遥领先,但在直接反应教师课堂教学实务能力的“教学技能”“教学推理”和“教学迁移”等方面,日本初任教师优势明显。[4]这也从侧面表明,日本教育部门为修善现行教师教育制度与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所进行的系列改革措施还是颇见成效的。

四、结语

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在“政府为主导强化教师入职教育”“教师为中心创新师资教育模式”“实践为导向强化教学技能课程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改革与创新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推进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首先,教师教育应由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系统科学的初任教师入职培训流程,建立完善初任教师入职教育中的导师负责制;其次,应把教师教育纳入终身学习体系,充分利用当下多元化的远距离教学手段实现资源共享;第三,构建高校与中小学共同体,创新教师教育协同运行机制,携手促进教师教育与国民基础教育的共同发展。

[1]于发友.教师专业发展的五大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4(5).

[2]王艳玲.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英国的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0(6).

[3]盛迪韵.从学生到教师的嬗变:日本教师入职的衔接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2010(3).

[4]盛迪韵.从中日比较看外语教师的职前知能开发[J].全球教育展望2010(8).

(责任编辑许峻)

Characteristics and Revelations of Teacher Education Model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JIA Xiao-y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Zhe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44,China)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achieved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in the teacher education with the help of reforms of “government-dominated teachers induction education”“innovat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 model taking teachers as the center ”“practice as the guidance to strengthen skills training ”etcl.We can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formulate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Firstly, the government makes scientific process of teachers induction education,set up perfect tutor responsibility system.Secondly, the teachers take the on-the-job learning as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 make full use of the present diversified long-distance teaching mean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irdly, try to establish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orm mechanism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with teacher education, make the basic education and teacher education to promote each other.

teacher education mode;government-dominated;teacher-centered;practical direction

2016-04-26

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制度对我省的借鉴和相关比较研究”(2015-JSJYYB-186)

贾晓燕(1979—),女,河南郑州人,硕士,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教育学。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6.04.021

G659.1

A

1008-3715(2016)04-0105-03

猜你喜欢
初任研修培训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陕西将遴选干部纳入“初任培训”——帮助他们减少“不适”,增加才能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导师制对我国的启示
新视域下中学体育课例研修策略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