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照观察

2016-01-26 11:57张文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肋骨外伤重症

张文广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照观察

张文广

目的观察与比较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70例重症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保守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3.1±0.4)分、并发症发生率为8.11%(3/37)、住院时间为(10.0±2.3)d均优于对照组的(4.0±0.4)分、33.33%(11/33)、(15.7±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重症胸外伤治疗中,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相比效果更佳,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重症胸外伤;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保守治疗

肋骨骨折在临床上作为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重症胸外伤以肋骨骨折为主症,在临床治疗中保守治疗为常用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会治愈,然而针对多根、多段肋骨骨折患者而言,连枷胸对胸廓稳定性产生影响,以此对其呼吸功能产生影响,甚至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1]。本院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效果较为理想,可将胸廓畸形迅速恢复,使患者胸部疼痛感减轻,对患者恢复发挥促进作用。本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重症胸外伤患者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进一步探析,探析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重症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中男27例、女10例,最大年龄59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0.6±10.8)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8例,最大年龄58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41.0±10.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诊断,确诊后,对其呼吸道保持通畅、预防感染、扩容、吸氧、心电监护等常规处理[2]。

1.2.1 实验组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患者侧卧位体位探查胸腔,修复肺脏损伤情况,以胸部放射学检查为依据,对骨折部位进行明确,对手术切口长度及位置进行选择,使手术视野清晰的暴露出来,显示骨折断端,清除干净周围存在的血凝块,将骨折端两侧肋骨外侧面骨膜切开,对骨折端上下缘进行游离。如果患者骨折断端平整,应用吸收肋骨钉进行固定,嵌入合适大小的肋骨钉。如果患者骨折断端并不平整,内固定采用纯钛肋骨爪型接骨板,先骨折复位,在骨折部位置入纯钛爪型接骨板,在肋骨两侧缘扣入接骨板爪,应用钢板钳在肋骨处紧扣接骨板,活动骨折断端,确定骨折稳定牢固后,常规放置胸腔引流管,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关闭[3]。

1.2.2 对照组 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对患者伤情进行明确后,采用镇痛治疗和胸带固定治疗,中等量以上血气胸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护理人员每隔2 h扣背及翻身,指导患者咳痰,对肺活量进行锻炼指导,对肺部功能恢复发挥促进作用[4]。

1.3 观察指标 应用VAS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分值0~10分,疼痛程度与分值呈正相关;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6.3±0.9)分,而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6.5±1.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3.1±0.4)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4.0±0.4)分,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例数为3例,发生率为8.11%;对照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例数为11例,发生率为33.33%,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0±2.3)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5.7±3.3)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90%胸部创伤中会发生肋骨骨折,重症胸外伤会有多根多段肋骨骨折存在,还会导致血气胸、肺挫裂伤等,有很大的治疗难度,同时预后较差[5]。多根、多段肋骨骨折会使人体丧失胸部骨性连接,胸壁塌陷软化,不完整的胸廓,对正常呼吸运动产生影响,伴随呼吸出现纵隔摆动,来回摩擦骨折断端而发生移位,刺激肋间神经,发生呼吸痛,降低潮气量[6];同时也会伴随肺挫伤,多种影响因素会使低氧血症加重,扩大肋骨骨折范围,严重影响呼吸系统,甚至会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对比了保守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3.1±0.4)分、并发症发生率为8.11%(3/37)、住院时间为(10.0±2.3)d均优于对照组的(4.0±0.4)分、33.33%(11/33)、(15.7±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其优势为可将胸廓稳定性迅速恢复,加快呼吸功能恢复,对患者疼痛感进行有效缓解,同时可对出血进行有效控制,也可将机械通气时间缩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但是在选择此种治疗方法时要对其手术指征进行有效掌握,提升治疗效果[7,8]。

综上所述,在肋骨骨折重症胸外伤治疗中,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相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效果更佳,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1]杨红坡,师苹,李哲恒,等.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河北医学,2014(6):928-931.

[2]王立君.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临床观察.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135-136.

[3]张子腾,艾仕文,胡志亮,等.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医学综述,2016,22(6):1198-1200.

[4]姜永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临床效果评价.医药前沿,2016,6(19):116-117.

[5]杨红坡,师苹,张海红,等.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效果评价.河北医学,2015(4):612-615.

[6]吴汉生,王峰,郑育举,等.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2):27-28.

[7]杨红坡.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重症胸外伤疗效的研究.河北医科大学,2014.

[8]杨伟东.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4):13-14.

[9]姜志峰,谭友军,李玲.浅析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3):5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19

2016-11-29]

122000 辽宁省朝阳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肋骨外伤重症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迷人肋骨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日安,白天
肋骨四位像应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