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2016-01-26 11:57胡正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艾司西羟色胺汉密尔顿

胡正全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胡正全

目的探讨分析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抑郁症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中,治愈6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与传统治疗药物比较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艾司西酞普兰;抑郁症;临床疗效;安全性评价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抑郁症的发病人数也随之增加,并且临床复发率较高,对患者和家庭均造成严重的影响[1]。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措施为药物治疗,艾司西酞普兰为消旋二环氢化酞类衍生物,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对5-羟色胺有较高的选择性,可使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浓度明显升高,提高中枢5-羟色胺的神经功能[2]。临床应用药物多年,但国内相关临床报告较少,本次研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1.3±9.6)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病程(2.1±0.7)年。患者临床表现和诊断均符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诊断分类和诊断标准,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前17项均>18分,入组患者排除机体患有严重疾病者,或存在神经系统或精神障碍者,对本药物存在严重过敏的患者。患者入组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9~52岁,平均年龄(30.9±9.1)岁,平均病程(2.2±0.6)年;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1.9±9.2)岁,平均病程(2.0±0.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抑郁症常规治疗,患者口服文拉法辛75mg,1次/d,合并严重失眠的患者可给予2~4mg氯硝西泮口服,1次/d,在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15mg口服,1次/d,合并严重失眠的患者2~4mg氯硝西泮口服,1次/d。在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情况进行评价[3],治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减少率为75%~100%;显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减少率为50%~74%;有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减少率为25%~49%;无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减少率<25%。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中,治愈6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出现10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其中头昏6例,纳差3例,便秘1例;观察组患者出现3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其中纳差1例,便秘1例,口干1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对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认为与脑组织中的5-羟色胺浓度降低有直接关系,提高脑组织中的5-羟色胺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为新型选择性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可有效抑制5-羟色胺的摄取,也是同类药物中作用最强的一种。有研究显示,艾司西酞普兰可明显拮抗胆碱能、肾上腺素能、组胺等多种作用,对患者心脑血管及细胞色素的影响较小,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影响不大。不但可应用于抑郁症的短期治疗,还对长期治疗有明显效果,是临床治疗抑郁症的理想药物[4]。文法拉辛是临床中常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但对于轻度的抑郁症治疗在用药初期会表现为拮抗胆碱能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不良反应,在治疗抑郁症长期治疗患者中不易应用此类药物。

本次研究将入选的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抑郁症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在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中,治愈6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不良反应较少,药物副作用表现轻微,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艾司西酞普兰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有效提高脑组织中5-羟色胺的含量,可延长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末梢对5-羟色胺的再吸收,起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5]。艾司西酞普兰与常规治疗药物比较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1]韩继阳,刘果,王旭梅.安非他酮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8): 2119-2120.

[2]朱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3):173-175.

[3]金小苏,许学明,许德河,等.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0):812-813.

[4]吴喜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256例焦虑症、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9):1977-1978.

[5]高翔.西酞普兰治疗58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求医问药,2013,11(1):564-5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35

2016-11-30]

331500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第三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艾司西羟色胺汉密尔顿
5-羟色胺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甜梦口服液对抑郁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
为称呼上诉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缓解抑郁 多晒太阳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四季在大脑中的物质转换
梦境追踪
波伊斯和汉密尔顿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