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辅助地塞米松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免疫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6-01-26 11:57张亚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泼尼松紫癜炎性

张亚南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辅助地塞米松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免疫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张亚南

目的探讨静脉推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结合地塞米松(DEX)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表达的影响。方法64例ITP患者,按照用药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2例。常规组采用DEX联合泼尼松治疗,研究组采取DEX联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免疫指标(CD3+、CD4+、CD8+)、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CD3+、CD4+表达水平均较常规组明显升高,CD8+表达水平较常规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研究组IL-4、IL-8与TNF-α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8%)显著低于常规组(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4辅助DEX治疗ITP具有良好的改善免疫功能和降低炎性反应的优势,且药物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可行性较高。

静脉推注人免疫球蛋白;免疫指标;地塞米松;炎性因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因其属于典型的免疫性疾病,具有迁延难愈的特点,对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一定侵害[1,2]。临床通常以DEX控制其病情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辅以其他药物治疗,本院常采取泼尼松辅助DEX或pH4辅助DEX治疗,均取得一定效果,但关于两种治疗方案的系统性研究仍较为有限,本研究基于此,对两组用药方案加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本院2011年3月~2016年1月接诊的ITP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3]:①达到全国血液病学术会议(第二届)公布的ITP诊断准则[4];②入选患者皆为初次诊治,血小板计数≤20×109/L;③病例信息完整,均签署用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5]:①有使用pH4或泼尼松无效史者;②合并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者;③有脾切除史或血栓病史者;④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或当前处于中、重度感染状态者;⑤合并重型糖尿病、难治性高血压等代谢病者。将上述患者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2例。常规组男女比为11∶21,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27.49±13.17)岁;研究组男女比为9∶23,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28.36±13.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0~30mg/d(天津金耀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12020514,批号:100928、120325、150830),持续使用3 d。常规组于第4天开始口服醋酸泼尼松片60mg/d(天津药业集团新郑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039,批号:110204、130528、150216)。研究组使用静注pH4 0.2 g/(kg·d)(山东泰邦生物制品公司,国药准字S20013001,批号:101215、120324、140627),两组均连续用药5 d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密切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抽取各组患者静脉血,化验两组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及免疫指标表达。

1.3 观察指标 以EasyCyte流式细胞检测系统(由北京维欣仪奥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患者CD3+、CD4+、CD8+的表达水平;以URIT-33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系统(由优利特集团提供)分析患者炎性因子IL-4、IL-8与TNF-α的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泼尼松和pH4治疗ITP后的主要不良反应有一过性头痛、恶心、类库欣综合征、感染、消化道溃疡、心慌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免疫指标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CD3+为(42.46±7.28)%,常规组为(43.01±7.49)%;研究组CD4+为(27.38±5.19)%,常规组为(27.62±6.31)%;研究组CD8+为(36.73±8.89)%,常规组为(37.12±7.28)%。治疗后,研究组CD3+为(67.31±8.56)%,常规组为(51.28±7.16)%;研究组CD4+为(36.79±9.48)%,常规组为(29.87±7.05)%;研究组CD8+为(26.59±5.85)%,常规组为(32.44±5.84)%。治疗后,研究组免疫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CD3+、CD4+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IL-4为(25.49±6.16)ng/L,常规组为(24.37±5.84)ng/L;研究组IL-8为(32.64±6.79)ng/L,常规组为(31.95±6.82)ng/L;研究组TNF-α为(92.76±8.59)ng/L,常规组为(91.37±7.64)ng/L。治疗后,研究组IL-4为(16.78±5.26)ng/L,常规组为(21.28±4.58)ng/L;研究组IL-8为(19.76±5.96)ng/L,常规组为(23.94±7.52)ng/L;研究组TNF-α为(74.37±7.92)ng/L,常规组为(81.65±6.28)ng/L。治疗后,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IL-4、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均出现个别不良反应症状,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9.38%),分别为心慌、一过性头痛、恶心,各1例;常规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31.25%),分别为消化道溃疡4例,感染4例,类库欣综合征2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均在停药后自行消退,未影响治疗。

3 讨论

ITP指在没有明显外源性创伤的情况下造成的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因其多与患者自身免疫反应有密切关联,所以又称作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为获得性器官特异性的出血性疾病。ITP为典型的免疫性综合征,通常临床表现为肢体肌肤呈现斑点或扩散至全身,严重者可感到明显的便血、吐血、关节疼痛、血崩等,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6-8]。临床多采取丙种球蛋白或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关于二者的具体利弊比较,仍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发现,研究组免疫指标CD3+、CD4+均较常规组及治疗前明显升高,CD8+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免疫功能恢复更好;研究组炎性因子IL-4、IL-8和TNF-α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患者炎症反应均得以显著改善。通过记录两组病患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现研究组不良反应率(9.38%)明显低于常规组(31.25%)(P<0.05),可见pH4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药物安全性也很高,分析其药理机制为pH4进入机体后对CD3+、CD4+等T细胞亚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分泌抗自身血小板的抗体,同时促进CD8+及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4和IL-8的合成及释放,调节了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弥补了免疫缺陷病的抗感染能力,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促进了患者血液系统功能的恢复。关于本研究中使用pH4后出现的3例不良反应,怀疑与个人体格差异或注射液输注较快有关,对于个别耐受性较差的患者应减慢或暂停输注,待患者不适症状缓解后,再恢复正常输注速度,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本研究为基于本院临床资料的小样本研究,关于不同剂量pH4治疗ITP的效果比较,仍需进行下一步更加严谨的实验研究,争取找到治疗ITP的最佳方案。

综上所述,pH4辅助DEX对ITP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指标CD3+、CD4+、CD8+表达水平及有效控制患者炎性反应因子IL-4、IL-8、TNF-α的表达,是一种有效低毒的可用药物。

[1]苗松,龚曼琳,鲁涛,等.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10%)在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提升血小板速度的研究.四川解剖学杂志,2014,22(2):7-10.

[2]兰帝仕,翁翔.静注免疫球蛋白与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35-36.

[3]王敏力,王威,侯继锋.冻干及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中不溶性微粒含量测定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2):993-996.

[4]王明慧,杨涛,方春燕,等.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血小板输注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调节作用.中国药业,2015,24(17):39-40.

[5]尹婉宜,刘清池,贾晓辉,等.泼尼松联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中国药房,2016(27):3771-3774.

[6]孙琦,张亚明.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相关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5,17(6):462-463.

[7]崔静,朱铁楠,赵永强,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例临床分析.中华内科杂志,2013,52(5):383-386.

[8]李家寿.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8例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362-36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40

2016-11-10]

117000 本溪中心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泼尼松紫癜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中药熏蒸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观察及护理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甲基泼尼松龙在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养血益气胶囊联合泼尼松片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