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

2016-01-26 11:57王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阿奇乙组甲组

王慧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

王慧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1例小儿肺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甲组(35例)和乙组(36例)。甲组患儿应用红霉素进行治疗,乙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35例患儿中,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8.6%;乙组36例患儿中,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9%。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2.9%,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6%,乙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患儿对该治疗方式满意度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阿奇霉素;小儿肺炎;治疗效果

小儿肺炎是当前临床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特定的发病季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咳嗽、发热以及胸闷气短等症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必然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出现其他不良症状。由于患儿自身免疫力比较差,很容易出现支原体感染的影响,要结合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在临床研究中阿奇霉素的应用优势显著,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能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的生成,减少其他炎症。为了探究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3年本院收治的71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应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近3年本院收治的71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甲组(35例)和乙组(36例)。甲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个月~11岁,平均年龄(4.5±2.5)岁。乙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个月~10岁,平均年龄(5.1±1.8)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应用红霉素治疗,将0.5 g红霉素粉剂和10ml的无菌用水混合在一起,搅拌后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连续治疗1周。乙组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将0.9%的NaCl溶液稀释药液,达到浓度为1.5~2.0mg/ml,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滴注时间>1 h。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1]。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儿临床不良症状消失,经过检查后不存在其他炎症;有效: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不良症状缓解;无效: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存在加重的现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甲组35例患儿中,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8.6%;乙组36例患儿中,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9%。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甲组4例患儿出现皮疹,2例患儿出现局部刺激,2例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乙组1例患儿出现皮疹,1例患儿出现局部刺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乙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当前临床研究中比较常见的症状,对患儿自身有严重的影响,基于病情特殊性,需要从具体情况入手,做好患儿的病情评估工作,合理用药。小儿肺炎是比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不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患儿会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基于病情的特殊性,必须从具体情况入手,做好用药评估工作,结合临床治疗要求实行[2]。

小儿肺炎的治疗原则以消炎类药物为主,要结合患儿的病菌类型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提升临床治疗效果[3]。小儿肺炎的病原菌种类比较多,包括:肺炎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基于临床用药的特殊性,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不良症状,必须保证用药合理性,提升临床治疗优势。红霉素在治疗肺炎中有一定的作用,该药物和青霉素药物机制相似,能对各种细菌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比较高,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治疗,能取得最大的血药浓度,考虑到临床耐药性具体变化,要慎重用药。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味道比较苦,溶解性比较强。在治疗过程中其药物机制和核糖体亚单位结合机制比较类似,会形成新的干扰蛋白质,不会对正常核酸合成造成影响。考虑到致病菌的特殊性,需要结合患儿病情合理用药。在临床研究中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范围比较广,具体涉及到急性扁桃体炎、鼻窦炎等,考虑到临床用药具体变化,需要对耐受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大程度减少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在治疗阶段,由于小儿患儿依从性比较差,因此医护人员要对患儿病情进行分析,掌握注意事项,用药前后1~2 h不能进食,如果进食则会影响药物的吸收程度,降低临床用药效果。此外如果患儿自身存在严重的肾功能不全的现象,为了避免出现不良反应,要调整剂量,结合病情变化合理用药。用药过程中如果患儿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治疗,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应急治疗。治疗阶段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要告知家属属于正常现象,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如果不良现象明显或者存在持续的现象,要立即告知医生,停止用药。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6%,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2.9%,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6%,乙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小儿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肺炎中有重要的作用,要结合病原学和药敏性检测要求,及时进行治疗。

[1]马兴玥.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当代医学,2010,16(2):52-53.

[2]黄纯,陈朝霞,刘柳明.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71例的疗效观察.广西医学,2010,32(2):188-189.

[3]马燕.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当代医学,2010,16(30):106-10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50

2016-11-25]

116000 大连市儿童医院

猜你喜欢
阿奇乙组甲组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阿奇,出发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