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老年非坏疽性缺血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1-26 11:57史文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坏疽肠炎缺血性

史文艳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老年非坏疽性缺血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史文艳

目的观察老年非坏疽性缺血性肠炎经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非坏疽性缺血性肠炎老年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罂粟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7%(46/47),高于对照组的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压痛消失以及潜血转阴时间分别为(4.25±1.47)、(3.97±0.46)、(3.16±1.29)d,均短于对照组的(5.13±1.87)、(5.72±1.43)、(4.11±1.2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老年非坏疽性缺血性肠炎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和恢复,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前列地尔注射液;老年非坏疽性缺血性肠炎;临床疗效

在肠道血液供应不足或者血液回流受阻的影响下,肠壁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产生的再灌注损伤就被称为缺血性结肠炎,可以分为坏疽性和非坏疽性两种[1]。为了观察老年非坏疽性缺血性肠炎经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本院随机选取了94例患者进行了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非坏疽性缺血性肠炎患者中选取94例进行研究。入选者的年龄均≥60岁,均经肠镜检查确诊,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2];排除过敏性体质患者[3]。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中男25例(53.19%),女22例(46.81%),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0.65±5.27)岁。观察组中男27例(57.45%),女20例(42.55%),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0.35±5.29)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禁食或者行无渣饮食,如患者存在明显腹胀,可给予胃肠减压措施,同时给予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罂粟碱(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718)30mg,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泵入,2次/d;观察组则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商品名:凯时,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3)10 μg,与100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经静脉持续泵入,2次/d,以2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为[4]: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大便恢复正常,肠镜检查病变基本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恢复正常,肠镜检查病变尚未全部恢复;无效:上述症状以及肠镜检查结果未见变化,或呈恶化趋势。总有效率= (治愈+好转)/总例数×100%。②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腹痛消失、压痛消失以及潜血转阴时间,同时统计口干、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20例(42.55%)治愈,17例(36.17%)好转,10例(21.28%)无效;观察组27例(57.45%)治愈,19例(40.43%)好转,1例(2.13%)无效。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87%(46/47),高于对照组的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腹痛消失、压痛消失以及潜血转阴时间分别为(4.25±1.47)、(3.97±0.46)、(3.16±1.29)d,均短于对照组的(5.13±1.87)、(5.72±1.43)、(4.11±1.2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4例口干,3例排尿困难,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缺血性肠炎的病情发展极易导致消化道出血,而且会伴随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冠状动脉硬化等严重疾病,严重者还会引发急性腹膜炎、肠穿孔和中毒性休克等症状[5]。

罂粟碱应用于老年非坏疽性缺血性肠炎的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血管扩张,缓解腹痛等临床症状,增加肠道的血液流量。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会导致口干、排尿困难以及眼压上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过量使用还会对心肌的收缩性以及传导性产生重要影响。

前列地尔是一种具有重要作用的炎性因子和炎症调节因子,能够促进血管受损的靶向特性产生聚集,直接对血管壁产生作用,或者是利用交感神经对其产生作用,舒缓血管的平滑肌,增加肠道的血液供应。同时,前列地尔注射液还可以对肠黏膜的细胞内皮进行有效保护,促进内皮细胞的生长。而且,前列地尔注射液还可以有效抑制白细胞的浸润,减少氧自由基的形成。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7%(46/47),高于对照组的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腹痛消失、压痛消失以及潜血转阴时间分别为(4.25±1.47)、(3.97±0.46)、(3.16±1.29)d,均短于对照组的(5.13±1.87)、(5.72±1.43)、(4.11±1.2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和其他文献报道[5]基本一致,充分说明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老年非坏疽性缺血性肠炎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和恢复,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1]林少斌,江岳珊,钟志旭.前列地尔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14(2):20-22.

[2]黄仕尧,姚凡保,谢春松.前列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肠病的疗效观察.吉林医学,2015,6(14):3000-3002.

[3]闫国强,孙波,孙岩,等.老年终末期肾衰竭合并缺血性肠炎临床分析.北京医学,2012,23(5):349-351.

[4]谭曼红,李敏,姜春燕,等.微球载体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的预防作用探讨.实用预防医学,2012,14(8):1238-1239.

[5]马茂源,蒋桂珠,赵福军,等.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48例分析.中外医疗,2013,21(36):107-10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53

2016-10-25]

121200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大凌河医院

猜你喜欢
坏疽肠炎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巧用鸡蛋清治猪肠炎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大鼠急性肠炎模型制备方法的建立与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