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奥氮平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耐受性

2016-01-26 11:57姜琳顾广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耐受性奥氮精神分裂症

姜琳 顾广中

分析奥氮平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耐受性

姜琳 顾广中

目的分析儿童精神分裂症利用奥氮平治疗的有效性和耐受性。方法6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4例(46.67%),好转14例(46.67%),无效2例(6.67%);对照组显效12例(40.00%),好转14例(46.67%),无效4例(1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较治疗前均有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对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与利培酮差异不大,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耐受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儿童精神分裂症;奥氮平;有效性;耐受性

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选择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是精神病药物中的一种新型产品,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耐受性和效果均较明显[1]。但是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患者中,在患儿中的研究较少[2],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奥氮平对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10.1±4.2)岁,平均病程(5.8±2.3)个月。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9.5±4.1)岁,平均病程(5.9±2.1)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起初剂量控制在0.5mg/d,之后根据患儿病情慢慢增加到4mg/d;观察组选择奥氮平治疗,起初剂量控制在5mg/d,之后根据患儿病情慢慢增加到15mg/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全部恢复正常,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下降>75%;好转: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显著恢复,BPRS评分下降>30%但<75%;无效:患儿的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相比基本没有差异,BPRS评分下降<30%。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采用PANSS量表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另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14例(46.67%),好转14例(46.67%),无效2例(6.67%);对照组显效12例(40.00%),好转14例(46.67%),无效4例(1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PANSS评分情况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PANSS评分为(88.2±16.5)分,对照组为(87.2±17.1)分;治疗后2周观察组PANSS评分为(68.8±12.7)分,对照组为(69.3±16.8)分;治疗后4周观察组PANSS评分为(56.2±15.5)分,对照组为(56.1±15.1)分;治疗后8周观察组PANSS评分为(42.8±12.5)分,对照组为(43.4±13.1)分。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出现1例失眠,1例肌强直,1例震颤,1例头痛,1例泌乳素升高,1例嗜睡,2例静坐不能,1例体质量增加,1例口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观察组出现1例心律失常,1例便秘,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儿童精神分裂症对患儿的身心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患儿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病症持续存在,患儿的健康成长都会受到影响[4]。奥氮平是多受体作用药物,能够对5-HT2A、D2、D1、D4受体形成特异性阻断,同时还可以将毒蕈碱样胆碱能受体(M1)、H1、5-HT2C、5-HT3、α1受体阻断[5]。另外奥氮平对于5-HT的阻断作用较其多巴胺要高出8倍,因此能够在改善患儿阳性症状的同时也改善阴性症状[6]。

本研究对两组儿童精神分裂症分别利用奥氮平治疗、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显效14例(46.67%),好转14例(46.67%),无效2例(6.67%);对照组显效12例(40.00%),好转14例(46.67%),无效4例(1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奥氮平用于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效果明显,同时不良反应更少,耐受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1]李德重,王美红,左彦,等.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9):48-49.

[2]张华坤,曲志君,胡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糖脂代谢的影响.实用临床医学,2016,17(9):14-16,32.

[3]袁梅菊,毕雪飞.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有效性分析.医学信息,2016,29(12):291.

[4]李卫军,刘晓红.阿立哌唑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1):72.

[5]李德重,喻淼,左彦,等.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2):102-103,126.

[6]李含秋,王西林,梁迎春,等.新型抗精神病药在儿童分裂症中的临床应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8):2297-229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57

2016-11-02]

116000 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十二科

猜你喜欢
耐受性奥氮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儿化疗耐受性的影响
黄鳝对常用消毒药物的耐受性反应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miR-29b通过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胃癌细胞对顺铂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