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1-26 11:57赵丽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斯汀屏风咪唑

赵丽慧

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赵丽慧

目的观察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玉屏风颗粒与咪唑斯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咪唑斯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进行治疗。分别于服药第1个疗程及第2个疗程随访患者,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第1个疗程及第2个疗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4.0%、86.0%,高于对照组的42.0%、64.0%(P<0.01);治疗后,观察组打喷嚏、流涕、鼻塞、鼻痒表现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起效快,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玉屏风颗粒;咪唑斯汀;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

过敏性鼻炎(AR)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23%,我国中心城市的自报患病率为8.0%~24.1%[1],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过敏性鼻炎的长期持续发作可诱发或加重其他疾病的发生获进展,如哮喘、结膜炎、慢性鼻-鼻窦炎等,严重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降低了其生活质量,同时为社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负担[2]。本研究旨在观察临床采用玉屏风颗粒与咪唑斯汀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为临床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均符合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具有2项或2项以上的临床症状,如喷嚏、鼻塞、鼻痒、清水样涕等症状,且持续发作>1 h/d,可伴有其他眼部症状,如结膜充血、眼痒等。排除标准:①合并哮喘、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可能产生呼吸道症状的其他疾病;②合并严重的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或其他原发性疾病;③服用其他药物。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5±10)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47±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咪唑斯汀口服治疗,10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玉屏风颗粒冲水口服治疗,5 g/次,3次/d,服药2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2个疗程。分别于服药第1个疗程及第2个疗程随访患者。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症状计分方法:采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过敏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制定的标准[3]:喷嚏(一次连续个数):3 ~5个(1分)、6~10个(2分)、≥11个(3分);流涕(每日擤鼻次数):≤4次(1分)、5 ~9次(2分)、≥10次(3分);鼻塞表现:有意识吸气时感觉(1分)、间歇性或交互性(2分)、几乎全天用口呼吸(3分);鼻痒表现:间断(1分)、蚁行感但可忍受(2分)、蚁行感难忍(3分)。疗效评估:疗效 =(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总分×100%。≥66%为显效,65% ~26%为有效,≤25%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第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显效9例,有效23例,无效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4.0%;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7例,无效2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42.0%。第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31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26例,无效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4.0%。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打喷嚏、流涕、鼻塞、鼻痒表现症状积分分别为(0.53±0.32)、(0.86±0.39)、(0.89±0.44)、(1.02±0.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0.53)、(2.13±0.61)、(2.11±0.58)、(2.45±0.63)分(P<0.05)。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又可称为变应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当特应性个体与变应原接触后,由免疫球蛋白E (IgE)介导释放以组胺为主的介质,并有多种细胞因子及免疫活性细胞参与其中。过敏性鼻炎的发生需要以下条件:①特异性抗原:是指可以引起机体出现免疫反应的物质;②特应性个体:过敏体质,个体差异;③特异性抗原应结合特应性个体。作为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的变应性鼻炎,可导致患者罹患许多疾病并丧失劳动力。目前,在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药物中,以下列药物为主: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药、色酮类药、鼻内减充血剂、鼻内抗胆碱能药物等。除了典型的西药治疗方法外,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提示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2]。中医学理论将本病隶属 “鼻鼽”、“鼽嚏” 的范畴,是本虚标实的病变,其发病机制是因为机体的肺气不足,卫气虚弱不固,风寒之邪乘机体虚弱而侵袭机体,以鼻窍为首次侵袭部位,经气阻滞不通,难以宣发肺气,不得输布水气,而肺气是否充实,则依赖于脾气的输布,进而脾肺同时发生气虚[3]。

作为外周组胺H1受体拮抗剂之一的咪唑斯汀,其具有选择性、特异性、抗变态反应活性和抗组胺功效。朱宇[1]研究发现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轻微,用药安全性高。玉屏风颗粒由玉屏风散精制而成,是中医名方之一,它药味精少,配伍严密,疗效确切。该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物组成,用于治疗气虚肌表不固兼感风寒之自汗症[3]。

临床上为取得更好的疗效,缩短疗程,多选用多药联合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已成为目前的热点[4,5]。本研究采用中西医药物结合探讨过敏性鼻炎的更佳治疗方法,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发现用药1个疗程及2个疗程,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的疗效均优于单用咪唑斯汀(P<0.05),说明两药联用起效更快,对症状的改善更明显。

综上所述,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起效快,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朱宇.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41(11): 699-701.

[2]王婷婷.中药滴鼻液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吉林中医药,2013,33(9):917-918.

[3]王健,邱利梅,唐丽梅.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2015(7):652-654.

[4]杨丽莉.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5,31(1):14.

[5]于桥医,王昕.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3912-39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67

2016-10-17]

110101 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斯汀屏风咪唑
枪口
Chapter 8 An absurd case 第8章 冤假错案
墨痕临水欲化龙——《草书屏风》赏读
申嗪霉素和咪唑菌酮复配对几种病害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古人为什么喜欢在房子里放置“屏风”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18~F-硝基咪唑PET/CT评价大鼠C6胶质瘤放疗增敏研究
依巴斯汀联合胱氨酸、卤米松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