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多脏器衰竭的特点及防治策略

2016-01-26 11:57肖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肺源肺心病脏器

肖京

分析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多脏器衰竭的特点及防治策略

肖京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多脏器衰竭的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80例肺心病并发多脏器衰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患者病情发展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处理对策。结果80例肺心病老年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中,主要累及脑部者占46.25%(37/80),累及肾脏组织者占23.75%(19/80),累及肝脏者占20.00%(16/80),累及肠胃消化系统者占10.00%(8/80)。按照患者器官组织累及数量做统计:单一性脏器组织衰竭者19例(23.75%),2个器官受累衰竭者33例(41.25%),3个器官受累衰竭者17例(21.25%),4个或以上器官受累衰竭者11例(13.75%)。患者经及时救治后,死亡率达到55.00%(44/80),其中19例单一性脏器组织衰竭者死亡率为31.58%(6/19);33例2个器官受累衰竭者死亡率为39.39%(13/33);17例3个器官受累衰竭者死亡率为82.35%(14/17);11例4个或以上器官受累衰竭者死亡率达到100.00%(11/11)。结论重视老年肺心病患者原发病的控制治疗,结合病情变化进行对症处理,降低患者后期多脏器衰竭的发生。

肺源性心脏病;多脏器衰竭;老年

慢性肺心病是指机体肺部组织因组织血管病变所诱发生理结构异常改变或造成组织性能异常进而导致肺部血管产生异常血流阻塞,这一变化将直接引起肺动脉高压,长期病变进展将造成肺部侧方位(右)心室病理学扩展、肥厚,若病情严重可形成心功能障碍诱发心脏衰竭[1]。有学者研究发现[2],心功能衰竭病变可直接引起机体全身各处组织器官、系统机制代偿性应激转变,产生联动性脏器衰竭,这一综合性症状将直接造成患者死亡,该病症发病急促,病情进展迅速,在预后治疗控制方面具有极大的难度,导致患者后期恢复效果不足。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肺心病并发多脏器衰竭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分析患者病理变化特点,总结对症处理措施,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肺心病并发多脏器衰竭老年患者80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1.05±5.17)岁;男46例,女34例;全部患者均通过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测,明确诊断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

1.2 多脏器衰竭诊断标准 肝脏衰竭:血生化指标清胆红素>51.3 μmol/L,血清转氨酶水平显著超过正常均值2倍;心力衰竭:肺循环淤血致左心、右心或全心出现衰竭症状,心律严重性失常;脑功能衰竭:非药物或脑血管意外因素所造成意识不清,昏迷、瞳孔散大;呼吸衰竭:伴有明显低氧血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 Hg(1mm Hg=0.133 kPa) ,伴有发绀、呼吸困难[3];胃肠道衰竭:胃肠道可伴有明显应激反应出血;肺功能衰竭:肌酐>265.2 μmol/L,尿素氮(BUN) >17.9mmol/L;尿量下降或无变化。

1.3 方法 老年肺心病患者在病情不断恶化加重过程,可采取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用药,注意选择肝、肾负荷相对较小抗生药物,避免肝肾负荷过度带来严重性应激反应病变;进行吸痰处理,保证呼吸道通气顺畅,对缺氧或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进行纠正,根据患者呼吸困难情况考虑机械通气处置,以此来达到调整呼吸系统行缓解效果;及时进行血容量的改善治疗,确保机体各脏器组织在血容灌注流量的正常化,监测机体肾功能变化,对低血压患者进行纠正处理,例如应用血管扩张剂、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提高全身系统功能,重视营养支持与优质的护理。

2 结果

2.1 病变累及情况 80例肺心病老年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中,主要累及脑部者占46.25%(37/80),累及肾脏组织者占23.75%(19/80),累及肝脏者占20.00%(16/80),累及肠胃消化系统者占10.00%(8/80)。按照患者器官组织累及数量做统计:单一性脏器组织衰竭者19例(23.75%),2个器官受累衰竭者33例(41.25%),3个器官受累衰竭者17例(21.25%),4个或以上器官受累衰竭者11例(13.75%)。

2.2 患者死亡情况分析 本次80例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经及时救治后,死亡率达到55.00%(44/80),其中19例单一性脏器组织衰竭者死亡率为31.58%(6/19);33例2个器官受累衰竭者死亡率为39.39%(13/33);17例3个器官受累衰竭者死亡率为82.35%(14/17);11例4个或以上器官受累衰竭者死亡率达到100.00%(11/11)。

3 讨论

3.1 发病因素分析 临床研究多项因素风险证实,当老年患者因肺部遭受感染等应激反应因素影响,可造成原本即薄弱的免疫系统防御漏缺,引起自身肺功能与机体承受度直线下降,这对患者后续肺部感染控制带来不小的影响[4]。而本次研究中80例老年肺心病并发器官衰竭患者均有着极为漫长的病变进展过程,加之机体受年龄因素所致各脏器组织退行性病变,若一旦发生肺部或心功能急性障碍可导致组织功能逐步衰减至枯竭,由此恶性发展产生序贯性脏器组织影响儿功能衰竭。

3.2 脏器组织累及情况分析 在肺心病病情恶化所致累及的多项组织脏器中,当属脑组织累及率最高,紧随其后则为肾脏组织与肝脏组织,胃肠消化系统累及率则相对较低。通过大量临床病例探析发现,肺心病患者死亡率与自身机体脏器衰竭程度及数量具有正相关性[5],若患者脏器组织累及数的增加,与之相应的死亡了也将明显提升。脑组织作为机体耗氧关键性部位,有学者曾统计表明脑组织耗氧所占比例达到肺供氧30%左右,造成供氧效率较低,因此脑细胞易遭受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细胞活性低下,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后期神志不清、头部持续疼痛等症状,因此脑组织衰竭累及属于并发功能衰竭首要组织。另外当持续低氧或集体供氧不足,可引起尿液转化率低下,肝肾功能受限,对机体积存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除,造成血尿素与肌酐增长进而引起肝损伤。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的肺心病患者可出现胃黏膜糜烂、渗血、充血水肿或应激性溃疡引发上消化道出血。

3.3 治疗体会 肺心病并发多脏器衰竭后,其治疗难度较大,患者预后不良等因素,这也造成患者发生这类病症之后死亡率居高不下。对此本文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总结认为,肺心病需及早发现并进行诊断治疗,尤其对原发病的控制治疗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后期多脏器衰竭的发生;对肺心病进展患者及时进行辅助通气处理,重视呼吸道痰液废物清除,确保通气畅通,纠正二氧化碳气体交换率,提高血氧饱和度;在患者治疗期间需重视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监测,保证实时掌握病症情况,对可能发生的病变反应具有预判性,做好对症处理准备,减少患者发病后受累组织损伤;对机体血压、血容情况进行调整补充,增强脏器血流灌注效果,监测肾功能情况,可采取利尿剂促尿。

[1]张景裕.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多脏器损害临床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1,8(15):116-117.

[2]王庆.肺心病合并多脏器衰竭的临床治疗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0):160-161.

[3]赵连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多脏器衰竭178例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0,7(34):149-150.

[4]王玉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多脏器衰竭的抢救与护理.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7):68-69.

[5]张孝春.老年肺心病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中外健康文摘,2010,7(31):23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73

2016-11-09]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猜你喜欢
肺源肺心病脏器
陈朝金教授运用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评析新冠病毒致多脏器损伤作用及中药干预作用
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在达古雪山巅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37例临床分析
3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