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2016-01-26 11:57马晓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米索宫素出血量

马晓丽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马晓丽

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12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缩宫素进行产后出血预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 h和产后24 h的出血量,了解产后血红蛋白(Hb)与红细胞比容(Hct)的结果。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67%(4/60),低于对照组的21.67%(13/60);研究组产后2 h和产后24 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Hb与Hct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好,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血液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米索前列醇;缩宫素;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目前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通常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连续出血量达到500ml的情况[1],在短时间可能引发大出血,导致产妇休克甚至死亡,对其生命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产后出血成为危害产妇健康的头号杀手。因此,采取有效的手段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本文通过分组研究探讨联合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现将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接收的12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疾病的患者,所有产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将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46±3.26)岁;体重45~73 kg,平均体重(53.68±7.26)kg;孕周最短35周,最长42周,平均孕周(38.24±2.15)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7.93±3.42)岁;体重45~71 kg,平均体重(52.85±7.58)kg;孕周最短35周,最长41周,平均孕周(38.74±2.64)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缩宫素进行产后预防出血,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 U进行注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预防出血,给予米索前列醇0.2mg舌下含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记录两组产妇24 h内的出血量,>500ml的评价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量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结合对产后产后出血量进行检测。观察两组血液指标,使用医院现有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产妇用药前后的Hb以及Hct进行检测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出血量比较 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67%(4/60);产后2 h出血量为(143.85±64.47)ml,产后24 h出血量为(188.47±74.95)ml;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1.67%(13/60),产后2 h出血量为(267.94±89.46)ml,产后24 h出血量为(302.63±90.57)ml。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 h和产后24 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的产后血液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用药后Hb下降幅度为(9.53±0.84)g/L、Hct为(4.11±0.56)%;对照组用药后的Hb下降幅度为(5.18±0.75)g/L、Hct为(1.83±0.29)%。研究组患者产后Hb与Hct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对产妇生命健康威胁最大的产科合并症,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产妇死亡。因此,临床中需给予充分的重视。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软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各个因素之间可能相互作用和影响。其中最为常见的出血因素是子宫收缩乏力,主要原因在于产程过长、子宫发育不良、羊水过多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正常情况下,产妇在胎儿和胎盘娩出后会导致子宫壁血窦开放,进而引发产后出血,健康的产妇可以通过子宫自助收缩对血窦产生压迫进而促进止血[2]。但是出现上述因素后,由子宫收缩乏力导致血窦无法闭合进而发生出血。基于这一机制,在胎儿娩出后使用缩宫素进行预防性治疗成为一线用药方案,缩宫素属于多肽类激素的一种,能够显著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加强子宫收缩。产妇子宫体上有着较多的催产素受体,进入到产后后期这类受体对于缩宫素的敏感性也很大程度上增加,因此,使用缩宫素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临床中,每例产妇存在的个体差异非常大,子宫平滑肌上催产素受体浓度也各有不同,仍然有很多产妇对缩宫素不敏感,因此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较低。

米索前列醇属于前列腺素衍生物的一种,经口给药能够在体内转化为具有较高活性的米索前列醇酸。主要作用机制在于增加子宫肌层产妇受体的含量,能够加强催产素的作用。同时能够软化宫颈、加快胎盘的娩出速度,促进创面的血窦关闭,从而发挥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服用米索前列醇2 min后即能够在血液中检出,30 min达到用药峰值,血浆半衰期为90 min,少量用药能够起到持续性的作用。但是米索前列醇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血药增高等,因此临床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但是整体来看,米索前列醇的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发生率不高,且一般不会导致高血压和尿潴留,安全性相对较高[3,4]。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给予缩宫素的同时使用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对照组产妇单独应用缩宫素预防性治疗。结果发现,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产后Hb与Hct指标的下降幅度也较对照组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唐晓琳,高媛琴.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9):625-626.

[2]巩学业,张文娟,齐丽丽,等.产时应用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附358例).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8):662-663.

[3]汪新妮,彭幼,朱燕虹,等.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广东医学,2012,33(5):696-697.

[4]温彩萍.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基层医学论坛,2015(12):1617-161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80

2016-11-17]

100500 沈阳市康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米索宫素出血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54例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利凡诺终止14-20周妊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