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普外科细菌性感染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

2016-01-26 11:57杨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哌拉巴坦舒巴坦

杨巍

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普外科细菌性感染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

杨巍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普外科细菌性感染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137例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与观察组(68例)。观察组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予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3%,对照组为97.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细菌性感染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并施加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哌拉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普外科;细菌性感染;疗效

哌拉西林-舒巴坦具有较好抗菌型,尤其是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对β-内酰胺酶的细菌同样具有较好抗菌作用。当前,此药已在国内外诸多细菌感染治疗中得以运用,且疗效突出[1]。本文通过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普外科收治的68例细菌性感染患者,对其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外加护理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37例细菌性感染患者,所选患者均与2001年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会所拟定相关诊断标准及《现代外科感染学》[2]相符,均无严重性肝肾功能障碍,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及青霉素等药物过敏史,非哺乳期及妊娠妇女,术前2 h内为采取抗菌药物治疗,术后未发生真菌感染。排除癫痫发作史及中枢神经病变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与观察组(68例)。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3.0 g/次,2次/d。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予以治疗,用量与次数同观察组。两组均治疗6~14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评定标准依据1997年国家卫生部所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标准》[3],即痊愈、显效、进步及无效。若患者治疗后,病原学检查及医技、体征及症状检测均恢复正常,则为痊愈;若治疗后上述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但其中仍有1项未好转或未恢复正常,则为显效;若治疗后上述质变均有所改善,但均未符合标准,则为进步;若治疗72 h后,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则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进步)/总例数×100%。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痊愈、显效、进步与无效分别为45例、17例、5例和1例,总有效率为98.53%;对照组痊愈、显效、进步与无效分别为45例、17例、5例和2例,总有效率为97.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6,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其中轻度皮疹1例,停药3 d后自行消退,胃部不适1例,表现为呕吐,呕吐物质为胃内容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其中红色皮疹伴随有瘙痒2例,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1例,可能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3,P=0.579>0.05)。

3 讨论

普外科细菌性感染实质为创伤或手术后出现的感染及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常见多发于普外科领域,其在整个普外科疾病中所占比重达1/3~1/2,其由多种病原菌构成,即鲍曼不动杆菌(3.32%)、肺炎克雷伯菌(11.10%)、铜绿假单胞菌(20.00%)、大肠埃希菌(34.44%)、真菌(12.21%)、粪肠球菌D群(2.21%)、金黄色葡萄球菌(14.44%)及奇异变形杆菌(2.16%)[4]。伴随当前抗菌药物的不断运用,细菌耐药问题日趋复杂及严重。因β-内酰胺类药物仍为整个普外科使用频率较高的抗生素,至此,细菌对此类药物具有常见性耐药现象。相关研究结果可知,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致病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关键性因素。另有研究指出,各种细菌具有较高的产ESBLs率,通常达80%,其中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达77.41%,肺炎克雷伯菌为43.5%[5]。对于产ESBLs致病菌而言,最为有效的方法便是采用ESBLs抑制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哌拉西林-舒巴坦作为一种复方制剂,由酶抑制剂舒巴坦与广谱青霉素-哌拉西林组成,舒巴坦对于哌拉西林所具有的抑酶保护率为84.71%,而耐药菌对于哌拉西林所具有的水解率为15.27%。本文中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对普外科细菌感染性疾病实施治疗,最终结果表明,总有效率为98.5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其相比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普外科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效且安全。舒巴坦与他唑巴坦都是酶抑制剂,在抑酶活性及抑酶谱方面较为相似,但舒巴坦在安全性上要相对好于他唑巴坦。

针对普外科细菌性感染疾病,除对其采用药物治疗外,还需采用护理干预提供辅助。在手术前不仅要对患者体征及症状进行严密观察,还需实施严格的预防感染护理,具体措施为:①皮肤护理。手术操作前,清洁患者皮肤,并做好备皮工作,备皮前,检查患者皮肤,查看是否存有炎症反应及破损情况。采用浓度为70%乙醇脱脂及适量碘伏消毒患者皮肤,防止感染。②手术切口护理。采取有效切口缝合措施,在切口部位敷吸附性良好的敷料,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患者切口处的干燥与清洁,敷料更换时,需观察患者切口是否有感染,若出现感染可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③手术器械管理。护理工作人员需做好相关手术器械及敷料的清洁及保管工作。与此同时,对手术器械尤其是外来器械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另外,护理人员需增强手术期间的无菌操作,以有效避免患者引发细菌及病毒感染的情况。除此之外,还需严格遵照无菌手术操作流程与要求,做好手术室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手术感染发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针对普外科细菌性感染,对其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并施加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1]林峰.哌拉西林-舒巴坦应用于普外科治疗细胞菌性感染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3(5):90-91.

[2]付春平,吴继生.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普外科细菌性感染141例临床评价.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6):35-37.

[3]刘焱斌,吕晓菊,杨尧,等.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临床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5,21(6):403-406.

[4]张静,丁晟.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与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国药师,2015(3):462-463.

[5]柴志玲.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呼吸系统等感染的临床分析.中国伤残医学,2013(9):230,23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92

2016-11-11]

117000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

猜你喜欢
哌拉巴坦舒巴坦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浅谈他唑巴坦的合成工艺创新
哌拉西林杂质及其制备方法研究
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买糕德~女子37岁生38娃 10个女儿28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