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引导下气管支架置入治疗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的术中抢救配合及护理

2016-01-26 11:57马忠华于晓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导丝气管支气管

马忠华 于晓玲

DSA引导下气管支架置入治疗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的术中抢救配合及护理

马忠华 于晓玲

目的研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气管支架置入治疗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的术中抢救及护理要点。方法23例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患者,均给予DSA引导下气管支架置入术,术中实施相应抢救配合及护理,观察效果。结果本组23例患者,一次性顺利置入支架20例,2例患者支架置入后术中少量出血,立即用吸痰器吸出,防止窒息;1例再狭窄。20例一次性顺利置入支架患者支架置入后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即刻缓解。结论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中配合积极抢救,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做好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气管狭窄;气管支架;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抢救配合; 护理

原发性气管或支气管肺癌、食管癌、纵隔转移及压迫气管,是气管狭窄的主要原因,重度气管狭窄是临床急症,可致患者呼吸困难,严重时危及生命。近年来在DSA引导下气管支架置入和球囊扩张术已经成为治疗气管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1]。本院介入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对23例气管狭窄患者在DSA引导下实施了气管支架置入术,疗效显著,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介入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23例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患者,其中男19例,女4例。入院时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全部病例术前均行CT、核磁共振成像(MIR)检查显示气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和范围。

1.2 治疗方法 协助患者仰卧于DSA床上,给予吸氧、心电监测、血压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建立静脉通路。由麻醉师给予静脉复合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此时护士准备好吸痰器,及时吸出口咽部分泌物,动作要迅速,待麻醉稳定后,术者经气管插管在DSA透视下向气管内插入0.035 in超滑导丝,带入5F单弯导管配合超滑导丝至气管分叉处远端,左右各1根导丝,退出气管插管,固定好牙垫,更换超硬长导丝,保持导丝不动,助手固定导丝,术者前移支架输送管,此时护士注意给予氧气吸入,监测血氧饱和度,有分泌物及时用吸痰器吸出。术者快速将有支架的输送管沿导丝送至气管分叉处上缘,松开保险扣,插入输送管内管,先释放右支气管支架,后释放左支气管支架,最后释放气管段支架,退出输送管及导丝,术毕。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①术前检查:釆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肝肾功能、胸部CT等,据结果择期介入治疗。②对症护理:有呼吸困难者,协助其取高半卧位,给予氧气吸入。鼓励患者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2]。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③饮食护理: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清淡、易消化饮食、必要时静脉营养支持。④术前准备:a.病情允许时,嘱患者沐浴更衣;b.保证充足睡眠,入睡困难者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c.术前禁食4 h;d.静脉放置留置针,以备术中用药;e.带影像资料,手术当日由专人送入导管室。

1.3.2 术中配合及护理 ①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情况,有无痰液,配合麻醉师及时吸痰。②保持静脉通路畅通,观察输液的速度,积极配合麻醉师静脉给药,如镇静药和麻醉药。③给予氧气吸入,监测血氧饱和度。④术中少量出血时,立即用吸痰器吸出,防止患者窒息。⑤术中及时清理污染敷料,保持手术台面整洁。

1.3.3 术后护理 ①一般护理:患者回病房后,护士到病床边协助搬运患者,减轻患者不适感。观察患者呼吸是否通畅,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的注意事项,测量生命体征,作好记录。②病情观察和处置:术后观察患者痰液中是否带血,有无咽喉部疼痛、胸闷、胸痛、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支架置入后可出现刺激性呛咳,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症状会逐渐消失。咳嗽严重时可给予药物止咳。③饮食指导:术后常规禁食 、禁水2 h,以避免误吸[3]。多数患者有咽喉疼痛,可鼓励患者进食温凉的流质、半流质饮食,以减轻不适感并加强营养支持。④呼吸道管理:一般气管支架均采用裸支架,为防止肿瘤向腔内生长,可选用部分覆膜支架或全覆膜支架。覆膜支架会覆盖气管和支气管腔内表面的黏膜,导致持久的气管异物反应和严重的排痰功能障碍。术后应密切观察 ,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分泌物稀释,防止分泌物干涸粘附于气管内壁,一旦出现排痰困难,应及时处理。

1.3.4 术后注意事项 ①正确定位:支架置入后应完全覆盖病变狭窄段,两端应超出狭窄端5~10mm,不宜过长,尤其气管上端狭窄时,更应注意位置的准确性,以避免影响声带和会厌的功能。因此,准确地测量狭窄长度十分重要。②避免球囊扩张:置入气管内支架时,避免应用球囊导管进行扩张,如必须应用,也应适当扩张,防止局部管壁的撕裂。③术后治疗:支架置入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3~5 d;镇咳、祛痰等对症治疗1~2周;利用放疗、化疗等方法进行原发病的治疗;术后3~5 d拍摄胸部正、侧位片及行支气管镜检查。

1.3.5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①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a.近期并发症:支架选择不当或置入支架时操作不当出现支架膨胀不理想、支架位置不理想,操作过程中导丝、推送器等对声带、会厌及局部组织造成的暂时性的声音嘶哑、咽喉炎、声带水肿、咳嗽、咯血、感染,严重可造成气道撕裂或穿孔;b.远期并发症:化脓性支气管炎;气管、支气管再狭窄;支架的移动或脱落。②与操作无关的并发症:a.近期并发症:支架膨胀不理想;b.远期并发症:化脓性支气管炎,支架近端和远端肉芽肿形成,气管、支气管再狭窄,支架的移动或脱落等。③处理:a.选择适当的支架:支架直径是留置段正常气管直径的1.1~1.2倍,长度应超过狭窄两端各5~10mm。肿瘤导致的狭窄,尽量使用网状金属支架;对瘢痕狭窄者,采用张力较大的“Z”形支架;瘘道存在时,使用覆膜支架;b.再狭窄的治疗:支架置入后,肿瘤导致的狭窄更容易再狭窄,可提前行激光切除、球囊扩张、支架内再留置支架、局部放疗的方法治疗[4]。

2 结果

本组23例患者,一次性顺利置入支架20例,2例患者支架置入后术中少量出血,立即用吸痰器吸出,防止窒息;1例再狭窄。20例一次性顺利置入支架患者支架置入后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即刻缓解。

3 小结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术中娴熟的医疗技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护士的应急抢救及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护士要具备丰富的抢救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术中积极配合医生,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疾病的康复。由于金属支架临床应用的历史尚短,对于良性病变的治疗应以外科手术为主。恶性肿瘤导致的狭窄常出现再狭窄(再狭窄率20%~40%),所以应辅以其他治疗,如放疗、局部化疗等,方能取得长期开通的良好疗效。如出现再狭窄的大部分病例可以利用支架内再次留置支架或激光等方法再次治疗。

[1]李麟荪,徐阳,林汉英.介入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71-74.

[2]郭敏如,林细铃,谭利如,等.急性恶性气道狭窄患者行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0):39-40.

[3]徐克,邹英华,欧阳墉.管腔内支架治疗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65-393.

[4]吴沛宏,黄金华,罗鹏飞,等.肿瘤介入诊疗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57-59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99

2016-12-05]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介入导管室

猜你喜欢
导丝气管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导丝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中应用技巧分析
运用Crusade双腔微导管协助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一例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狭窄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