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护理模式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01-26 11:57黄艳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针对性学历直肠癌

黄艳平

两种护理模式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艳平

目的探讨两种护理模式(舒适护理和针对性护理)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护理组和联合护理组,每组40例。一般护理组给予结直肠癌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联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对两组护理干预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联合护理组术后进食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早于一般护理组、住院时间短于一般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一般护理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护理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一般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和针对性护理联合应用有助于减少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并发症,利于术后恢复及提高其术后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舒适护理;针对性护理

结直肠癌属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手术过程中对周围结构和组织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需要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1,2]。常规的临床护理注重术后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效。舒适护理能够满足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服务的需求,针对性护理能够根据疾病特点针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护理。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观察针对性护理和舒适护理对此类患者术后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 1月~2016年1月收治,均在本院实施择期手术,均符合手术和麻醉指征,同时排除不能完成麻醉和手术病例、智力障碍及精神障碍患者、合并有肠结核病例、合并有严重肠道感染而不能实施手术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护理组和联合护理组,每组40例。一般护理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2.1±5.9)岁;其中结肠癌19例,直肠癌21例;学历分布:大学及大专学历11例、中专及高中学历24例、初中及以下学历5例。联合护理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3.3±6.1)岁;其中结肠癌18例,直肠癌22例;学历分布:大学及大专学历10例、中专及高中学历23例、初中及以下学历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一般护理组患者给予结直肠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术后观察患者病情改变情况、根据患者术后情绪实施心理护理、预防造口感染等护理、术后饮食指导等。联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和针对性护理:①舒适护理。术后在观察患者病情同时要对患者术后心理情绪进行干预,术后因为手术疼痛可导致患者情绪改变,术后造口而失去原来生活方式产生悲观失望等情绪,这些情绪影响到术后护理干预效果。对此类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交流沟通、听轻音乐、放松疗法等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帮助患者变换体位,及时了解患者所需,根据患者具体护理需求实施护理干预[3]。②针对性护理。针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实施护理。术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助于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协助患者定期翻身拍背等减少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嘱咐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做好患者术后腹部情况观察,及时发现术后肠梗阻症状,及时上报临床医生,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肠梗阻)发生情况。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分,每个维度评分越高说明此维度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一般护理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16±0.38)、(3.55±0.61)、(14.52±2.11)d;联合护理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01±0.47)、(1.96±0.62)、(10.24±1.87)d;联合护理组术后进食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早于一般护理组、住院时间短于一般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一般护理组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5例、肺部感染3例、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2例)发生率为35.0%;联合护理组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2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0例、肠梗阻0例)发生率为10.0%;联合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一般护理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各维度评分:总体健康评分为(71.2±6.5)分、生理功能评分为(73.3±7.1)分、生理职能评分为(70.5±8.2)分、躯体疼痛评分为(71.6±6.9)分、活力评分为(72.2±6.6)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1.8±8.2)分、情感职能评分为(73.3±5.9)分。联合护理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各维度评分:总体健康评分为(78.9±6.3)分、生理功能评分为(79.1±6.4)分、生理职能评分为(77.6±7.1)分、躯体疼痛评分为(77.3±8.8)分、活力评分为(78.8±6.7)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6.3±5.5)分、情感职能评分为(77.9±7.0)分。联合护理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一般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直肠癌手术过程中对周围结构和组织创伤较大以及术后造口等因素,可导致此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术后恢复。所以对此类患者实施有效护理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及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4,5]。常规结直肠癌术后护理注重术后病情观察、饮食指导等,没有切实满足患者术后护理需求,没有针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而进行针对性护理。根据常规护理的局限性和护理效果较差的原因,本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和舒适护理的联合护理干预措施。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不一样,前者能够充分满足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能够以患者为中心,不但重视患者术后生理需求,而且重视患者术后心理、社会及心灵方面需求,使上述方法达到愉快状态[6,7]。

针对性护理是针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而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吻合口瘘等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8,9]。本文结果显示,联合护理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一般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护理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一般护理组,说明舒适护理和针对性护理联合应用有助于减少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并发症,利于术后恢复及提高其术后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1]罗涵,周宏,王永华,等.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西南军医,2015(4):442-444.

[2]张肖肖,王敏,何晶晶,等.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疾病控制杂志,2008,12(3):199-202.

[3]胡黎明.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9):119-120.

[4]储霞飞,马瑟琴,张鹏年,等.40例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6):64-65.

[5]郑雪珍.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7):89-91.

[6]桑艳.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护理体会.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0):153.

[7]刘中文.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1,6(8):228-229.

[8]陈琳,王冠男.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226-227.

[9]倪志宏,顾彩萍.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15(20): 1867-186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112

2016-11-24]

473000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普外二科

猜你喜欢
针对性学历直肠癌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