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术前应用预防性抗生素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6-01-26 11:57段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手术室抗生素切口

段闵

手术室术前应用预防性抗生素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

段闵

目的分析手术室术前应用预防性抗生素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236例本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8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感染情况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前0.5~1.0 h用药115例(97.46%),对照组患者手术前0.5~1.0 h用药53例(44.92%);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1例(0.85%),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7例(5.93%);实验组患者术后3 d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7.05±9.76)%,对照组患者术后3 d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69±9.2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过程中,强化护理人员的用药意识,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实施。

手术室;预防性;抗生素;护理干预;效果

患者手术前存在感染因素情况下可以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其能够预防感染的发生。但是抗生素需要合理使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滥用抗生素极易造成二重感染,不但增加手术风险,同时还会降低手术的质量[1]。临床实践表明,手术前0.5~1.0 h给药或者是开始麻醉时给药较为理想。如果患者手术时间较长,或出血量在1500ml以上,可以二次给药[2]。抗生素的作用时间应该覆盖整个手术过程以及术后4 h,药物预防时间不宜超过24 h。为分析手术室术前应用预防性抗生素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对抗生素使用进行规范,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8例。实验组患者中,男60例,女58例;年龄28~52岁,平均年龄(36.2±5.3)岁;其中Ⅰ类切口35例,Ⅱ类切口72例,Ⅲ类切口1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62例,女56例;年龄29~55岁,平均年龄(36.5±6.2)岁;其中Ⅰ类切口33例,Ⅱ类切口71例,Ⅲ类切口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评估患者的病情,计算使用抗生素到开始切皮的时间,分析患者术后的感染情况。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降低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同时还要强化抗生素使用规范,提升医护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重视程度。护理人员要做好手术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认真核对手术器械。护理人员应提前准备好手术时需要的相关器械设备,认真进行核对,辅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患者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规范,定期对患者进行用药检查。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感染情况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手术前0.5~1.0 h用药115例(97.46%),对照组患者手术前0.5~1.0 h用药53例(44.92%),实验组手术前0.5~1.0 h用药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1例(0.85%),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7例(5.93%),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3 d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7.05±9.76)%,对照组患者术后3 d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69±9.28)%,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方式之一,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手术切口感染一直困扰着医护工作者,严重影响手术的质量。大量实践研究发现,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手术的效果至关重要。抗生素是预防手术感染的主要药物,但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不但不利于患者的健康,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感染[3]。手术患者一般病情较急,患者心理负担较大,极易出现恐惧、焦虑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情绪。详细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告知患者治疗方法的先进性和安全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而提升治疗依从性。很多医护人员对于抗生素的使用知识较为模糊,因此必须强化医护人员的基础知识,并定期开展抗生素的相关培训,增强医护人员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视程度,在实践中严格管控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同时,护理人员要熟悉日常工作的流程,手术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积极与医生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准备好患者的常用药物。同时还要查对医嘱和病房交接,在切皮前0.5~1.0 h可以正常使用抗生素[4]。手术室麻醉师也要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必须转变传统的预防用药观念,深入认知抗生素使用的必要性。护理人员要与麻醉师进行交流,对用药时间进行控制,并全面评估患者的用药情况,如有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术前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是手术治疗的必要措施之一,其有助于降低感染率,提高手术的质量。临床实践表明,一般情况下手术切口缝合完毕后不会再出现感染现象[5]。这一时段往往无需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切口感染情况,同时手术室护理干预也对切口感染发生率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手术前0.5~1.0 h用药115例(97.46%),对照组患者手术前0.5~1.0 h用药53例(44.92%);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1例(0.85%),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7例(5.93%);实验组患者术后3 d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7.05±9.76)%,对照组患者术后3 d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69±9.2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术前护理干预过程中,强化护理人员的用药意识,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实施。

[1]李跃荣,肖明朝,赵庆华,等.手术室护士术前抗生素应用执行现状调查.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5):632-634.

[2]刘宁海,李建强.择期结直肠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随机对照研究.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190-1191.

[3]曾筱丽,张瑜荣,黎静.在手术室执行预防性抗生素相关问题探讨.医学信息,2011,24(3):1761-1762.

[4]任华伟,李颖祺,胡艳荣.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抗生素的应用效果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2(6):248-249.

[5]王茹,乔美美.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抗生素应用的效果分析.中外医疗,2013,10(22):79-8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114

2016-11-23]

332000 江西省武宁县人民医院手术室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抗生素切口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抗生素的故事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