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面罩固定技术应用

2016-01-26 11:57王媛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头颈部面罩放射治疗

王媛媛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面罩固定技术应用

王媛媛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如何更好的应用面罩固定技术。方法运用面罩适形技术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在必要时进行治疗前的检查,之后再对其进行面罩制作与模拟定位。选取10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戴面罩,参照组患者不戴面罩。对两种摆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8%高于参照组的70%、并发症几率4%低于参照组的36%(P<0.05)。结论采用面罩固定加适形挡铅技术对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一定的弊端,建议在放射治疗期间对面罩进行重新的制作,进而更好的保证疗效。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面罩固定技术

伴随着我国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放射治疗的疗效以及放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1]。在当前的医学中,面罩是一种先进的头部固定装置,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头部固定技术的关键环节[2]。然而在放射治疗领域内,相关学者和医生都十分关注固定和摆位的问题,除此之外还非常关注对肿瘤附近的重要器官进行保护的方法。本院在对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了面罩适形技术,其疗效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医疗器材,其中就包括了固定塑料头托、泡沫塑料、放射治疗机、面罩以及底座、模拟定位机以及温控熔化炉等。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58~72岁,平均年龄(67.4±3.4)岁。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

1.2 治疗前的检查 CT检查或者磁共振检查。在检查鼻咽癌患者的时候,需要对其鼻咽腔中的情况进行检查,还需要对患者鼻咽腔外受到的肿瘤侵袭情况进行观察[3]。

1.3 面罩的模拟定位以及制作 在模拟机房对患者进行叮嘱,让其将自己的上半身裸露出来,并在定位床上放置面罩的底座,将其位置控制在正确范围,并以患者脖颈长度为依据对固定塑料头托进行选择,保证其能够适合患者。除此之外,还需要让患者仰卧在定位床上,纠正其仰卧的姿势,让其保持身体的直和正。在固定塑料头托的凹槽中放置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随后打开机房中的激光灯,上升床到合适的位置[4]。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患者头部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保证患者两侧外耳孔正好被两束激光以“十”字线形式投射,且投射位置保持对称。向上在纵向方向摆直患者的脊柱,从而保证人体前正中线能够与纵向激光线正好吻合。此时已经摆好患者的体位,医护人员要嘱咐患者不要轻易的乱动,并且将患者头部、两侧皮肤以及胸部的投影激光线使用彩色笔进行标记。

U型水解塑料面网是制作面罩的主要材料,并且在使用之前要将其放在75℃左右热水中浸泡,大约2 min左右。等到U型水解塑料面网透明软化之后将其取出,利用毛巾将上面的水珠吸收干净,以最快的速度放置在患者的面部和头部。在底座上固定两侧的边框,对网表面使用手进行按压,尽量让面网紧挨着患者的面部以及颈部的皮肤,随后等待其冷却并形成最终的形状。在对面罩进行制作的时候,需要保持患者皮肤上纵轴标记与纵向激光线贴合。在制作面罩完毕之后,就可以进行定位以及摄片。此时可以看到有激光线三个“十”字投影在面罩上,将胶布贴在这个位置,随后对其进行标记,标记的时候可以使用彩色笔。为了使得识别更加容易,在选择彩色笔的时候尽量选择蓝色或者黑色,这样就可以与红色激光线进行有效的区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要将患者的床号、科室以及姓名等信息都标记在面罩上。在定位工作做好之后,需要记录肿瘤深度、射野种类以及照射野的面积,在记录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数值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1.4 确定靶区 在洗出摄片之后,医生会将需要重点保护的组织器官以及靶区在X线片上进行严谨的描绘,并向模室交递已经描绘好的X线片,模室会以此为根据,将适形铅模制作出来。

1.5 制作适形铅挡块 对源片距进行调整,以X线片上描绘的图形为依据,针对泡沫塑料应用切割机切割,在此情况下一定要记住拉直热丝,确保切割的均匀性,尽可能地对泡沫表面的光滑度进行保证。在切割的时候尽量应用电脑切割机,从而对其切割的精确度进行有效地保障。在这一过程中注意需要使用密度较高的泡沫塑料,才能对其要求进行满足,其原因就在于如果密度太低就会出现铅水渗透的现象。

1.6 计算照射野 不仅需要对肿瘤的深度和照射野的面积进行考虑,还需要对百分深度计量受到的非对称野因子以及托架因子的影响进行考虑。

1.7 治疗摆位 将面罩的底座放置好,在选择塑料头托的时候需要使其尽量配合患者,还要对患者进行叮嘱,让其暴露头颈部,随后对已经制作完毕的面罩和存在于治疗室中的激光定位进行运用,控制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确保面罩上的三个“十”字能够和三束激光灯分别贴合。对固定源皮距照射技术进行应用,将机架的角度以及源皮距和照射野面积等进行有效的调整。之后再准确的将适形铅模插入,随后将机器开启进行治疗。

1.8 放射治疗中对体位稳定性进行检测的方法 参照组采取不戴面罩摆位进行放射治疗,研究组采取戴面罩摆位进行放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测和比较。参照组使用的方式为垫棉枕,先将患者体表野中心和治疗机光野中心对准,在完成照射后需要对体表野中心偏移的聚集进行测量。研究组应用的方式为面罩固定,其摆位的时候也要将胶布上的照射野“十”字的中心位置与治疗机灯光野中心对准,在完成照射之后同样需要对其偏移距离进行测量。通过研究可以看到,在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时候,使用面罩固定的偏移距离远远短于应用垫棉枕,也就代表面罩固定的稳定程度要远远高于垫棉枕。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8%(49/50)高于参照组的70%(35/50)、并发症几率4%(2/50)低于参照组的36%(18/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的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摆位方法就是在棉枕上放置患者的头部,患者进行仰卧或者侧卧,但是这种体位并不具备很好的稳定性。受摩擦力的影响还会使实际设野与体表野符合程度变低。

在对头颈部肿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面罩固定加适形挡铅技术进行应用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这一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具体内容如下:①面罩固定加适形挡铅技术能够更加精准、便捷的进行操作。②患者可以将多野给角照射在同一个体位进行,其在提升工作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③对治疗摆位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非常有利,能够对摆位中出现误差的几率进行降低。④这一技术设计的照射野更具合理性,能够实现对局部肿瘤的控制。

面罩固定加适形挡铅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患者皮肤比较敏感,可能是受面罩及贴在面罩上的胶布影响。这些都是在患者皮肤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研究表明,面罩固定加适形挡铅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建议在缩野时或放射治疗期间对面罩进行重新设置,主要目的是保证其疗效性。

[1]程光惠,武宁,韩东梅,等.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中国肿瘤,2010,19(10):702-704.

[2]张国军,黄艳萍,尚钧.CBCT技术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应用.实用癌症杂志,2014(10):1334-1335.

[3]康盛伟,黎杰,王先良,等.调强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脉冲式低剂量率放射治疗中的可行性.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5,32(5):698-701.

[4]李拥军,蔡正斌,欧宝权,等.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4): 407-40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123

2016-11-09]

123000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头颈部面罩放射治疗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理想面罩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使用和保养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