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下的高校内涵发展研究

2016-02-26 18:06石贵舟
学术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内涵发展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石贵舟



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下的高校内涵发展研究

石贵舟

[摘要]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创新主体的协同,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合攻关,产生协同效应,这极大地推动了高校的科研创新和知识创新,革新了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推动了专业建设、特色品牌建设和科技创新,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内涵发展的内容,从重视教学科研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特色专业建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创新师资队伍、改革育人管理机制等六个方面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能力、人才培养和管理水平,推动高校内涵发展。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内涵发展

高校内涵发展就是为了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而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并通过办学目标定位、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做大做强特色品牌、加强文化建设等手段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创新能力,推动高校有效和可持续发展。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就是通过创新主体的整体互动,多层协同,推动高校的科研创新和教学质量,是高校内涵发展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一、高校内涵发展模式的含义及内容

高校发展模式包括外延发展模式和内涵发展模式。外延发展模式是指高校新建校区、合并等形式实行的规模扩张,招生数的增多,校园面积的扩大等外在形式的增加或扩大。而内涵发展模式则主要强调办学定位、专业建设、结构调整、合理布局、追求特色等方面,更多是关注质量的提升和办学效益的提高,通过挖掘高校现有的潜力,进行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实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社会影响力的广泛扩大。总之,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包涵规模扩大和数量提升,还包括内部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升,更主要的是教育的本质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统一。外延式发展主要指的是办学规模和在校学生数量,内涵发展则注重质量,崇尚学术。

高校的内涵发展就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运行规律和内在逻辑,贯彻“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讲求效益”的方针,以教学质量、科研实力的提升为依托,从而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形成良好的办学效益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高校内涵发展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价值内涵,如功能价值(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教育价值、管理价值;二是导向内涵,如办学类型、办学水平、办学目标;三是质量内涵,如教学科研质量、服务社会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四是管理内涵,如文化营造、政策制度、组织机构、体制机制等。高校内涵发展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办学理念、特色定位、质量提升、教学科研、品牌建设、科学管理、文化建设、战略经营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中,要特别指出的是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一所高校的灵魂和精髓,是大学的办学定位、价值追求和精神凝结,充分体现一所高校的宗旨、品味和导向,是凝聚人心、营造校园文化、科研服务和人才培养等的方向和目标定位,是该所大学的气度和精神内核,是其未来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品质选择和特色品牌形成之根,贯穿在高校教书育人、服务管理、科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更是高校内涵发展的指明灯,点亮其办学过程中鲜明的特色和独有的文化,影响其独特的个性。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高校内涵发展

我国高等学校按照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是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注重基本理念教育,培养硕学闳才、博闻强学人才的学术型大学;第二种是学用结合,学创结合,注重培养实践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三种是看重职业技能,注重培养适应生产一线的专门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的职业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院校。从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来看,学校的内涵发展与高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从各类高校的内涵建设和发展来说,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开放创新

作为一种新的产学研合作理念,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通过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通过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资本融合、联合攻关、产生1+1+1>3的协同效应,实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成果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强调协同创新主体之间通力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还要通过组织协同、制度协同、环境协同,共同为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高校整体互动,开放创新[1]。这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文化传承四大功能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科学研究的不竭动力,高校可以利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搭建创新平台,把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与新兴行业或朝阳产业结合,与市场结合,与时代发展结合。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结构分析,创新主体之间结成一个战略联盟,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建立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四大创新主体都有事先确定的利益范围和责任边界,形成一个视野宽、前瞻性好、抗风险能力强、创新目标明确的开放式创新体系,这样利于调动全社会资源进行共享,对高校内涵发展前景更广阔、意义更深远。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模式创新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产学研协同创新就是要利用政府的科技政策、金融税务政策来调动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进行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产学研协同创新在高校内部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部门深度合作和开放创新;在高校外部,四大主体共同调动社会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进行校企联合,进行科技攻关和重大项目攻关,共担风险。对于高校来说,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科研合作、成果转化、联合攻关的必然选择。要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各协作方共同目标,产生内在动力。可以构建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从而达到创新之目标。一是创新人才梯队组合模式。要精心选聘懂得科学研究规律的某行业或领域的行家里手作为科研领军人才,作为科学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引进或培养懂得行业市场需求,懂得经营管理规律,能整合跨行业、跨领域、跨国界科研资源的企业家、投资家,作为资金融合的协同效应专家,同时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人才梯队。这样既有利于科研成果的推陈出新,又有熟悉市场运作规律的人才,利于科研成果的市场推广,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最佳效应。二是变革高校选人用人模式。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上。为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高校可以从高新科技企业吸收科研能力强、造诣深厚的工程专家到高校讲课或担任兼职导师,参与高校教学大纲的修订,对学生的实验实习进行指导。同时,高校也可以派出专家教授到企业学习或担任科技特派员,与企业一起进行科技合作或攻关,提升企业研发水平。三是拓宽成果转化孵化模式。科研成果要走出实验室,通过产业孵化器的培育,才可以进入产业园区进行试制、生产以及市场推广。这一过程中,从技术到生产、试制到自动化生产这整个产业化链条中,创新技术转化及资金均存在风险,必须利用协同创新优势,进行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拓宽成果转化模式,边试制边检验边推广,同频推进。四是采用平等互利合作模式。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要大胆尝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政校合作,相互之间要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以任务为纽带,以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为标志,从而推动高校知识创新和科技成果推陈出新为目标,平等互利,共同发展。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一是建立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学术竞争力和影响力,密切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客观上,使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四大协同创新主体为重大科技创新搭建了科技创新平台,利于科技创新资源大跨度整合,也促进了知识创新。二是成为科技创新的助推器。产学研协同创新,打破了机制、体制束缚,积聚了高素质人才,能有效地动员科技创新的社会资源,进行科学技术难题的攻克,产业前瞻技术研发以及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三是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基础研究和科技发明的主战场,高校教师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会激发许多创新思维和创新火花,而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可以实现全社会的协同,有效合理地调配创新资源,促进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激发高校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突破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发展高科技产业。

(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教育创新

一是推动创新资源整合。产学研协同创新既吸取了组织内部协同创新微观思维领域的创新思路,又积聚了多种组织相互协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用协同创新机制和信息资源平台,构成宏观思维领域多元化协同创新,这正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一脉相承,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改变以往集成创新的思路,利用“互联网+”搭建的平台,实现政府的科技政策对科技支撑,借助金融及科技机构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优质服务,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力量,形成科技成果,扶持科技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孵化和推广,打破行业和地域的界限,形成创新资源的高度整合。二是推动知识要素创新。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各知识需求主体因成长经历、接受能力、受教育程度、社会阅历等的不同,存在知识位势差[2],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客观上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这就使知识产生流动和创新的可能。同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是对知识的运用和新的诠译,对知识的一种创新和创造。知识在技术创新和专利发明过程中,完成隐性知识的升华和知识价值的提升,这正是教育功能的最好体现和社会价值的追求。三是推动教学方式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极大地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孵化,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教学方式由以前的讲授式,变为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课程的呈现形式也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电子课程的受众更广,如微课、慕课等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方式,也备受广大学员欢迎。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高校内涵建设和发展的途径

高校内涵建设和发展就是要使高校在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有一个大的提升,要打造特色鲜明的质量名校,人才强校,就应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高校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锻炼、高校内涵建设提升的助推器、加速器和动力源。

(一)重视教学科研能力

一是深化教学模式改革。要根据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支持教师申报国家级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科研课题,重视科研团队建设,并鼓励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其科研实际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并通过科研活动的实践,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倡导以问题为导向,案例分析为典范,情景设置为背景,启发式、渗透式、互动式、团队式等各种教学模式,引导教学向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二是重视应用能力培养。高校的内涵发展,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对于工科院校来说,就必须建设工程实际环境,搭建项目化载体,推进团队化合作,鼓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协作,提高对工程实践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要大力提倡实践教学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和产学研创新基地的开拓可以采取校企合作、政校合作、校校合作等多种形式[3]。在实践教学设计上,以课程群为基础、专业特色为根据、项目化为抓手,充分整合资源,建立高效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完善实验实习等实践课程的管理体制,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度和开放时间,支持师生科研创新实验,支持师生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科学尝试。三是挖掘创新教学资源。高校要统筹规划好学校的科技创新资源,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科学实验基地,开展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的产业创业园建设,实现校内创新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同时,高校还要广开渠道,采取校企联合共建、合作等多种形式,开拓校外科研实验实习基地,让师生接触到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也让校外的创新资源弥补学校的不足。要支持并鼓励教师到企业、厂矿去实习或参与到其工程实际中去,达到学理与实践知识的互通,教学科研与应用的兼容,同时又让教师在实践中体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重要性和关联性。高校也应吸引有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企业工程实践人员到学校做产业教授,充实到专业教学队伍中来。这样就可能打破学科界限、专业壁垒,统筹创新资源,发挥校内外创新资源的集约功能,形成一个充分开放、运作高效的创新教学资源库。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学理念的重要方面,也是高校内涵发展的关键一环。其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加以创新: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产学研协同创新给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孵化的角度要求现代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高瞻远瞩的眼界、追求创新创业的思维、拥有学以致用的理念、具有学创结合的能力。高校必须按照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标准,强化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科学制定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多元协同合作育人。产学研协同创新就是基于多方协同,发挥多方之所长,共同高效作用的结果。具体地说,产学研协同创新就是多元、多维度、多层次协同,强调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各自发挥自身优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产生协同效应,强化业界参与,校企合作,政府支持,调集创新资源为深层次合作育人创造条件。高校同时制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和运用CDIO(C:构思(Conceive)、D:设计(Design)、I:实现(Implement)和O:运作(Operate))教育理念,着力推进学创结合的育人方法,实行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企业的有机融合,达到多元协同的育人目的。三是创新实践育人机制。产学研协同创新,从协同的角度拓宽了创新的思维,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把人才培养放到了一个学创结合、学思结合、工学结合的实践育人氛围中,高校不断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到工厂实习,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增长见识、增强动手能力,这是一个良好的育人途径。同时,高校与政府合作,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增强全局观、拓宽视野,为培养领导气质奠定基础。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培养学生从事科研项目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对科学钻研态度以及为国家未来的重大科研活动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时代新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实践育人的机制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在高校的延展有切中肯綮的关联[4]。

(三)强化特色专业建设

一是夯实专业基础。专业建设作为高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要用前瞻性的眼光做好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把好专业遴选准入门槛,把确实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具有良好专业布局,适应国家战略发展要求的新兴专业作为重点建设,并努力提升其品牌,形成本校或行业特色,做成特色专业。对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市场适应性较强、应用面较广的专业,应培育其竞争优势,做大做强,形成优势专业。二是深化课程改革。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抓手,课程改革应以重基础理论,重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重综合素质提高,并与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体系相融通的课程体系为系统工程。课程改革要区分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要明确核心课程的中心地位,强化特色课程的关键作用,突出体现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科学性和能动性,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改模式,推行微课、慕课等多种在线课程教育方式,挖掘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种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建设的形式,探索电子化课程,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高校内涵发展。

(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这可以视作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品牌优势。一是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根据科技创新和素质培养要求,高校应统筹规划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包括场地建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组织机构、教学目标、保障措施等,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体系,计算学分,并且贯穿在学校人才培养的始终。创新创业课程可以采取专题化、项目化或模块化等多种形式。二是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建设。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在高校内可以采取培养和培训的方法,把动手能力强、创新思维活跃、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送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去锻炼,到科研院所中去接受科研重大成果的攻关或到国外去进行专业培养。也可以从校外引进或聘用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导师,同校内创新创业导师一起组成创新创业导师库,对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活动、项目申报和创新大赛等进行专业指导,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项目指导的针对性,还可以到科技创新企业聘请企业专家或者本校杰出的校友到学校担任科技指导教师,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讲解行业先进技术、前沿动态,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和开展相应活动。三是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在课程建设上,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给予相应学分,此课程的考核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创意,还可以是个人作品或团队合作的成果。在高校应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建立项目管理机制、成果孵化转化机制,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大学生创业,在管理体制上,应实行弹性学分制,放宽相应的修业年限,保留其学籍,调整其学业进程,可以提前或延迟修完学分,在学制上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四是创建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在基地建设上,采用校企合作、校校联合、校院两级等多形式多渠道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模拟平台、教育与训练平台、实践与实训平台;在组织体系建设上,组建创新创业团队,保障创新创业的人才队伍;在运行机制上,确保创新创业的顺利进行和成果转化,努力打造创新创业基地的知名度和显著特色。

(五)建设创新师资队伍

一是明确院系教学目标责任。一支优秀的创新师资队伍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因此,要建设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就必须遵循专业化发展思路,按照专业进行培养,建立专业负责人制度,设立专业教研和科研业务培养和活动经费,规范专业教研室组建条例,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明确专业教研室承担课程建设,区分其专业骨干课程和非骨干课程,实施相应教学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与创新、教学安排、管理及监督中的主体作用和责任意识。二是鼓励教师分类发展。科学合理地对教师进行定编定岗,把教学见长的教师,安排在教学岗位;把科研见长的教师,安排在科研岗,做到人尽其才。同时,建立教师多元化绩效考评体系,兼顾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平衡,科学地量化它们之间的换算,制定教师分类考评的量化标准,合理地引导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业务导向,拓宽教师职业发展空间,也激发教师创新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师职称评聘上,充分考虑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相应权重,充分尊重教学和科研见长教师的特点,工作上有区分,成果确认上均能体现,做到各有侧重,又能引导和鼓励教师安心教育、潜心研究,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攻克科技难关,勇攀科技高峰。三是强化科研创新能力。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创新活动,提升其产业创新能力。高校要不断完善教师科研考核制度,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扶持和奖励,创造条件促进教师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孵化。积极出台教师参加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政策,明确要求各类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鼓励教师参加工程实践活动,出台有效措施加强从行业或产业聘请行家里手到校担任兼职教师,努力构建结构多元、特色鲜明的重科研创新能力、重产业孵化能力、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队伍。

(六)改革育人管理机制

一是科学定编定岗。岗位的设置要科学合理,既要保证全校各岗位人员工作量饱满,又要利于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既分门别类,分层管理,又做到责岗统一,责权统一。既不能人浮于事,又不能任务过重,兼顾均衡与效率。二是建立激励机制。高校的管理应该是制度管理、科学管理,同时兼顾人文关怀,这既有利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又有利于师生员工的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激励机制是建立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科学的管理是前提和保障,激励机制是助推剂和催化剂,能增强教师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例如:教师的科研奖励政策、教学成果的表彰、专利成果的冠名权与保护,教学与科研成绩突出教师可以在职称和职务评聘过程中优先考虑等,这些激励措施可大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同时也为学校带来良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营造管理文化。高校人文荟萃,应该有一种科技创新的人文精神,一种博学严谨的治学氛围,一种书香满园沁人心脾的学术熏陶,倡导的是和风细雨的管理作风。因此,高校的管理应该是一种春风拂面严而有序、宽严相济、严而和谐的管理局面。

总之,产学研是一所高校生存之本,也是发展之基。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高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充分体现了高校科研为要、培养为本、特色为重、育人为基的基本发展理念,也将成为高校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石贵舟,余霞.基于“互联网+”的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J].现代教育管理,2016,(1).

[2]石贵舟.高校知识流的影响因素和效率提升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6).

[3]石贵舟.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涵义、作用及机制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5,(11).

[4]石贵舟.高校实践育人机制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4).

[责任编辑:陈梅云]

[基金项目]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运作机制研究”(2014SJB230);南京工程学院2014年党建与思政研究“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SZ20141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6)03- 0150 -05

[作者简介]石贵舟,南京工程学院副研究员,江苏南京211167

猜你喜欢
内涵发展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试论凸显农村初中特色,圆内涵发展之梦
走绿色教育之路?促学校内涵发展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潜能德育视角下中职内涵发展与招生规模问题的对策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