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思维课堂,“解冻”学生思维

2016-03-03 09:30万瑞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阅读课思维能力学科

万瑞清

(南昌市西湖区站前路教育集团云飞分校初中部 南昌西湖 330000)

创建思维课堂,“解冻”学生思维

万瑞清

(南昌市西湖区站前路教育集团云飞分校初中部 南昌西湖 330000)

在阅读教学中,重解析、轻思维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在阅读课中重视语法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培养。在本文中,笔者将以人教版八年级第六单元阅读课为例,从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如何在阅读课前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和联想思维能力;阅读中如何启发追问,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阅读后如何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本文还将探讨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以及创建思维课堂的的多种方法和渠道、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 思维课堂 思维品质 思维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讲解、学生记录、课后背诵”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以及思维落伍、僵化。作为学习主体---学生本身而言,在整个阅读课的学习过程中,他们课堂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思维以及深层次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学生思维基本处于“冰封”的被动接受状态,更别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学习等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英语阅读课堂中创建阅读思维课堂,解冻学生思维行动迫在眉睫。[1]

二、英语学科理念--核心素养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提倡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了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为了落实我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

作为我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学科素养体系的提出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它是学生关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也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它可教可学、会一直持续伴随我们终生,并不断完善和发展。[3]

三、思维课堂及思维品质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这本书中提到:“知识对于任何一种思维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知识,一个人无法思维;反之,没有思维,知识又是空洞的,没有活力的”(转引自李宗元,2013)因此,我们提倡知识型课堂向思维型课堂教学转变,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更多要兼顾思维品质的培养。由此,思维型课堂孕育而生。

思维课堂即培养学生学科思维的课堂,“当学生学着用一门学科的符号体系和风格进行交流时,他就在发展自己的学科思维”。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与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建构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构成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学会学习,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王蔷,2015)。思维课堂要倡导学科素养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即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它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

四、阅读课思维课堂的搭建

思维型课堂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师生之间的互动;重经验教训等进行反思和迁移(胡卫平,2012)

思维型课堂侧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析问题以及探究问题解决的各种方法与途径,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1.读前激活思维,培养发散联想思维能力

读前环节是阅读教学中思维活动的开始。教师在阅读前要重视结合文本话题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发散联想相关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的先行认知、促进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扩大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构架知识体系,为学生的发散联想能力以及读中的活动奠定基础。

2.读中启发追问,训练批判思维能力

批判就是对信息的反驳或质疑,它是一种在认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思维活动,而批判性思维则是在思维活动中对认知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思维方式。在批判性思维训练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不拘于书本,敢于质疑。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留下“疏漏”,为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提供契机。只有多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批判性的质疑、分析和评价,学生才能跳出常规思维模式,生成各自不同的观点。[4]

3.读后拓展思维,形成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个体在活动过程中其创造力的表现,也是个体突破原有的思维范式,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信息和素质等要素,在大脑反应场中超序激活后,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和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性思维基础上发展并培养起来的,它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境界。

结语

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英语课堂这个主阵地,教师要创设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下乐学、善思、敢言,不断拓展思维空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课外是思维训练的延伸,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

总而言之,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在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努力创建思维课堂,解冻学生思维!解放学生思维!让学生尽情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够收获英语核心素养之果![5]

[1]李宗元.2013.思维课堂才是真教学[J/OL].

[2]王蔷.2015.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老师,(16):6-7

[3]胡卫平.2012.学思维活动课程9教师用书.初中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王立. 2014.基于文本深层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中学篇),(5):42-46

[5]戴军熔等.2011.英语阅读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M].航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阅读课思维能力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用问题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一堂组文阅读课的感悟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