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策略

2016-03-03 09:30杨顺昌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生活化德育教学模式

杨顺昌

( 广东省惠东县大岭中学 广东惠州 516300)

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策略

杨顺昌

( 广东省惠东县大岭中学 广东惠州 516300)

我国向来以文明礼仪之邦著称,所以在上下五千年发展的历程中都十分重视文明的发展,这里的文明并不仅仅指的是政治、文化方面的文明,同时还涵盖了我国人民道德修养和素质文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人生价值观念都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和制约作用,只有人们都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素质才会自觉的遵守社会秩序,进而使得社会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下得到快速的发展。德育教学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本篇文章将从初中德育教育生活化的角度出发,针对现阶段的德育教学困境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初中德育 德育生活化 教育策略 教学内容 生活经验

德育教育是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即它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们拥有正确的、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念和文明精神,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因为他们在处于非常重要的青春叛逆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普遍思想较偏激且性格急躁,许多学生往往都是在这一时期没有经受住外界的诱惑从而误入歧路,而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指引学生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的成为一个正直、积极向上的好青年,以此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

一、增强道德教育及其生活化的意识

生活化的教育模式即指的是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结合生活情境和生活实际案例的方式来展开的一种更为直观、更为形象的教学模式,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们借助生活经验快速的掌握德育学习知识,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会如何辨别善恶、美丑,以此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德育素养,使之能够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道德。要想真正的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渗透到德育教学工作中,那么首先便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德育学习意识,只有教师拥有了一定的生活化道德教育意识才会充分利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们展开有效的学习,而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利用生活实例来思考德育问题,进而借助现实生活来加深学生们的德育学习印象,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寻找德育问题,并能够辨别善恶、对错,以此做到从根本上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2]

二、将德育生活化贯穿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

学校是学生们在学习生涯阶段所呆时间最长的公共场所,而教室则是学生们接受知识和教育最主要的场所。因为德育教育课程课时十分有限,而学生们除了要学习理论知识以外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所以光靠每节课45分钟是很难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的。德育教育并不仅仅只是一门学习课程,它对学生们的影响是终身的,所以理应引起各个科任教师的重视。在这基础上各学校领导可以通过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培训的方式对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展开一定的德育教学培养,以此从根本上提高科任教师的德育思想,帮助他们能够更好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工作。例如,在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政治教材中的教学案例或者是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问题来引发学生们的思考,让学生们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借助政治知识正确的辨别这些案例中的德育学习内容,而通过德育思想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政治生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历史事件对学生们展开相关的德育教育;就连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用一些数学家成名前的奋斗故事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继而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都能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引导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态度,学生们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更愿意放松心境自觉展开学习,所以学校应该要积极的为学生们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以此通过和谐的、舒适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文化氛围来开展德育教育,进而做到从外在环境来影响学生们的内在发展,使得他们能够真正的在生活中掌握德育知识,在生活中学会应用德育知识,从而发展成为一个具备优良品质的综合型人才。例如,学校可以利用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一些中华传统的民俗节日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素材,如在“感恩节”的时候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感恩歌曲比赛”、“感恩演讲大赛”以及“感恩征文活动”等等方式来丰富学生们的德育学习内容,让学生们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和内涵,使得他们能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自觉的树立起正确的感恩意识,继而从根本上促进学生们思想道德管理的发展。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们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应该要重点突出学生们的学习地位,通过为学生们创造更多思考和交流的空间来让他们感受德育教学课堂学习的灵动性和多样性,以此帮助他们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的摆正自身的学习态度,进而随着教师的教学进度展开积极的德育学习。除此之外,各大学校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们聘请一些专业的德育心理专家或者是励志传奇人物来给学生们演讲,进而通过别人的成长经历来激励学生,使得他们能够自觉的对自身进行反思和总结。

结语

总的来说,德育课程是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行为素质最重要的课程,而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更好的利用生活经验的方式来指引学生们快速的掌握德育学习内容,并借助生活实际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们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感受德育学习的重要性,并自觉的的树立正确的做人行为,以此为学生们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李成月,侯冬发,段贻安.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J].教学与管理,2010,31:34-36.

[2]侯文华,孙泊.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3,04:77-81.

猜你喜欢
生活化德育教学模式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