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2016-03-04 20:34黄玉霞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小数点小数教学方法

黄玉霞

(简阳市养马镇中心小学 四川简阳 641400)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黄玉霞

(简阳市养马镇中心小学 四川简阳 641400)

小学数学的学科在教学法上不断追求“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手段,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取得的一些进步,但依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为出发点进行论述。

新课改 教学 策略

引言

近年来,在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大背景下,各年龄段及各学科的教学都在追求着改革的脚步,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一切为了学生的进步更是改革的目的也是改革的出发点。本文就近年来相较于传统式的教学方法上得到的改进价值谈一谈其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更能提高教学法的策略而展开,因此,文章有着重要的实践性价值。

一、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教育理念上:重应试轻人文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最终呈现出的现状结果,也就是教育行为的呈现背后是教育理念的支持。当前因受到考试制度等方面的影响,我国整体上讲应试教育一直存在我国的课程教育过程中,考试的评价手段也是“以分定等级”。因此,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观指导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机械式的传授为主,不考虑学生是否可以接受,不考虑教学方法有没有促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的教学中教学方法一直处于失落的状态。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忙于对考试内容进行挖掘,有的直接说这是中考的考点,因此,有些教师对一个中考重点不下百变的讲,不管学生是否已经处于疲劳状态,也不管这些内容是否还有除考试之外的价值,这也是虽然新课程上强调人文关怀,但是教学中一直缺乏的原因之一,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发展得不到一致性的原因。[1]

2.课程内容上:重内容轻生活

课程的合理安排是学生能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但在现行小学数学教学中,因为中考成绩掌握着人后期发展的金钥匙,所以课程内容上更多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些公式、定理、口诀、应用题技巧等相关的内容。当学生一直处在这些内容中,很难会主动的发现生活中或教学过程中出书本之上的内容外还有其他美好的事物。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样数学的教学应是一门艺术,其教学内容应充斥着语言中的童真、童趣,体验到数学的妙处。如在“秒的认识”上,如果教师不关注生活中与“秒”有关的事物,以干巴巴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同学们,秒是……”的一些概念性知识,那么这样的传授方法下即使学生在课上有了对秒的认识,日后也一定不有主动迁移到生活中的学习习惯,因为这种机械式的、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数学永远激不起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学到的和生活见到的永远处于平行直线。[2]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策略

1.基于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性

都说教有伏法,但无定法,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知识的内容的本身传授,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发展能力,让教学是基于学生的发展水平而设。教学的方法的最好展开应是抓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学习观。如在上述《秒的认识》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还可以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首先通过让学生拍手、数数、写字、画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钟、1分钟的长短,在体验1分钟时还让学生体验同样是1分钟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感受。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当然,除了在学习秒的认识是可以这样做,建立其他数学概念也可运用这样一些做法。这样的教可以使学生既在掌握“秒”的知识中学习,还可以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一种方法思路,这是高效的数学课堂应有之意。

2.关注自身素养,激发学生自发性

教师要进行主动的学习,积极的观摩名师课堂,在名师课堂中学技能学技法,在名师课堂上分析名师是如何将教学方法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渗透到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孩子们带来了数学精神之魅力,感受到教学人文精神的情感价值。只有教师理解得深,才能深入浅出 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授业和解惑,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对疑难问题是否清楚,主要是看教师对知识是否能正确、深刻地理解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所教学的内容一定要做一番认真的研究、分析,以达到透彻理解,熟练地掌握,才能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深入浅出,如:在四年级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节时,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道理,可先提出四个为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自己进行探究,学会弄懂,找出每个问题的答案,搞清它们的来龙去脉。(1)为什么一个小数中的小数点位置一变,小数的值就变了呢?(2)为什么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变大了呢?(3)为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变小了呢?(4)一个小数的小数点每移动一位,小数大小的变化,为什么是十倍的关系呢?这些问题如果课前教师对这部分教材做了研究,理解得比较透彻,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浅出,点拨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授方式一定是不适合学生学习的,让学生在情境的创设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让人文精神真正的走进教学,走进学生的心里才会让小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喜欢数学。不会如一名小学生说道“妈妈,我觉得数学课老长老长了,老是不下课”,数学教学不能给孩子这样的感觉,而是要孩子感觉到数学“真有趣、真好玩”、“原来我有这么多不知道的啊!”。因此,教师要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在借助高超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自发的学习,培养学生受用终生的好习惯。

[1]张巧玲.运用发展性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性数学教学[J].教育革新,2010.

[2]李燕清.小学生估算能力培养的策略探讨[J].中小学电教,2010.

猜你喜欢
小数点小数教学方法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小数点移到哪去了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超级小数点
小数点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