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中习惯性脚踝扭伤成因分析及预防
——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

2016-03-13 18:57刘克俭兰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甘肃兰州73005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脚踝理工大学兰州

□ 王 帅 刘克俭(兰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 甘肃 兰州 730050)

篮球运动中习惯性脚踝扭伤成因分析及预防
——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

□ 王帅刘克俭(兰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甘肃兰州730050)

现代篮球运动是作为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和挑战人体极限的竞技运动而存在和发展的,尤其是在现在大学校园里开展比较广泛,作为一项易学和能充分发展人体的速度、力量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于一体的一项运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篮球已在当代社会中逐渐发展为我国的第一大运动,但是由于对从事篮球运动中相关的知识了解和认识不够,在平时运动和竞赛中也极易出现各类运动损伤,其中以踝关节扭伤为主,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访问法对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群体中出现的脚踝损伤的类型、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及恢复手段,为从事篮球运动的运动者预防运动损伤和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篮球运动脚踝损伤恢复预防

1、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

1.1、研究背景:兰州理工大学作为一所理工科类院校,由于男生基数大,篮球运动作为目前学校男生中发展最为广泛的集体运动项目,在工大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但是由于篮球运动自身高强度对抗的特点,踝关节的韧带扭伤是易发部位,在运动过程中,踩在他人脚上或落地缓冲动作不正确失去重心控制,急停急起和变向加速跑等技术动作时都极易发生脚踝扭伤,之所以发生踝关节的损伤是多数篮球爱好者对此不了解或缺乏基本的预防知识,因此本文针对理工大男生在参与篮球运动中出现的踝关节扭伤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供预防措施参考。

1.2、研究对象:兰州理工大学学生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题目的需要查找有关文献、期刊等资料。对收集起来的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为本文提供了比较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

2.2、观察法:通过对兰州理工学生在日常篮球运动中出现的踝关节扭伤情况观察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2.3、访问法:对有过脚踝扭伤的同学进行面对面访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分析与恢复

3.1、篮球运动中发生踝关节扭伤的表现

所谓扭伤就是发生以上情况的时候,韧带和肌肉被过度拉伸,超越了正常尺度,同时毛细血管网出现破损出血,这也是出现淤血肿胀的原因,肿胀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它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你的关节活动,迫使其必须停止继续运动。轻度踝关节扭伤影响正常运动,导致日常行走困难,重者还可伴随肌腱断裂和骨折,再有甚者可能告别此项运动。

根据扭伤程度,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表现为:受伤当时或24小时内有轻度疼痛,外踝轻度肿胀及局部疼痛,这是外侧副韧带拉伤的表现,很少会出现关节不稳。

第二种表现为:非常疼痛,伴有肿胀、僵硬和行走困难,部分可见足底瘀斑,这时候外侧副韧带可能已经呈现不完全断裂,会有明显关节不稳的感觉。

第三种表现为:此级损伤最为严重,重度疼痛和肿胀比较明显,足底出现明显瘀斑,这时基本可以断定外侧副韧带完全撕裂,关节出现明显不稳,影响正常活动。如果再严重可能伴有前内踝撞击症,外踝骨折,甚至踝关节脱位等。

3.2、篮球运动中发生踝关节损伤的原因

在篮球运动中,发生损伤主要由内因和外因两种因素,具体表现如下:

3.2.1、内因

在篮球运动中发生踝关节扭伤内因占主要方面,其中内因主要有:准备活动的不合理或者根本没有准备活动、带伤参加运动或比赛、过度疲劳、技术动作不规范、注意力不集中、自身身体素质差、自我保护意识差。由于篮球运动属于同场对抗性的项目,项目自身有集体性、对抗性、动态性、转换性、及统一性的特点,并且制胜因素包括“高、快、强、凶、巧、智、变、准”,所以心理因素也占据主要方面。

3.2.2、外因

①在篮球运动中由于一些外因的限制,也极易发生踝关节的损伤,如:被犯规和身体被冲撞(由于一些基层篮球参与者中素质参差不齐,会出现一些“人为”的粗野动作)。②在运动和比赛中出现不规范的动作较为明显,犯规较多,就容易造成其他人的受伤,即便是专项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也不免出现不规范动作而导致其他队员受伤的情况,严重者甚至直接影响其运动生涯。③场地、服装因素、天气、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医务监督不足等因素。

3.3、篮球运动中发生踝关节扭伤的预防

3.3.1、准备活动充分合理

由于骨骼肌具有粘滞性,当温度降低时,伸展性和弹性下降,反之,当温度升高时,伸展性和弹性增加,很多伤病都是由于韧带肌肉过度紧张导致的。因此,在参加运动之前,进行一些合理、充分的准备活动非常必要,包括一些动态拉伸和静态拉伸,强度要适中,避免集体过早疲劳,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最佳。

3.3.2、合理安排负荷

由于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需要一直在场上不停的移动,对踝关节要求非常大,需要做出各种变向、急停、加速,滑步等,都需要踝关节的积极参与,所以要结合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防止因过度疲劳而导致受伤情况的出现。

3.3.3、规范技术动作

结合项目特点,在起跳落地、快速移动中急停或者变向、横向滑步移动、快速转体等专项技术动作,都比较容易引起篮球爱好者的踝关节损伤,所以说要规范篮球运动中的各类专项基本技术动作,掌握其要领,把每个基本的技术动作都做到规范、标准,并能熟练的使用,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从而有效的减少踝关节损伤的发生。

3.4、踝关节损伤后的处理和恢复

3.4.1、受伤后及时处理,进行冰敷,应避免冰块与皮肤直接接触,可用毛巾隔开,冰敷可控制受损组织的肿胀,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但并非时间越长越好,长时间的冷刺激会麻痹局部的神经,损伤痛觉,所以持续时间为15分钟左右,每两个小时敷一次。

3.4.2、避免踝关节再次受伤,可用绷带加以保护。后期可以用石膏或者支具进行固定保护,固定踝关节与正中姿势或微背屈及外侧,使伤处不受进一步伤害。

3.4.3、急性期过后,疼痛不怎么明显,并且基本消肿后(一般7-10天),可进行康复性训练,因为受伤后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有必要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如:单足站立的平衡性练习、脚踝弹力带对抗练习、双脚的提踵练习、靠墙静蹲等一些踝关节的主动性活动。

3.4.4、为了避免成为习惯性受伤,建议应彻底养好后再进行运动,并佩戴一些运动护具,避免出现再度受伤,旧伤累积,时间长久就会导致踝关节纤维化并且僵硬,同时,踝关节周围的韧带会被拉长、松弛、无力,踝关节变得不稳定,很容易再次受伤,也就是习惯性受伤。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理工大学生发生踝关节损伤的情况以第一种和第二种的情况居多,而且大多数发生损伤的情况是不重视准备活动,甚至有些时候根本就没有准备活动,此外,绝大部分的篮球爱好者对发生踝关节损伤后的及时处理过程缺乏重视。

4.2、建议

重视平时运动和比赛前的准备活动,养成良好的习惯,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使机体尽早进入工作状态,提高运动适应能力,规范技术动作,可以有效的防止不必要的损伤情况出现。同时,应增加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训练,提高踝关节周围的力量和稳定性,加强篮球运动的专项练习,提高机体在激烈的比赛中的对抗能力,从而能有效地减少踝关节损伤的发生。

[1]胡声宇.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M],2000:76

[2]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3]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陈曦,武汉市蔡甸区篮球爱好者踝关节损伤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2014.6

[5]邓禹昕,浅谈造成篮球运动脚踝损伤的情况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1

猜你喜欢
脚踝理工大学兰州
昆明理工大学
老人怎么练脚踝
我的兰州梦
兰州琐记
老人多做脚踝操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七分宽腿裤展现性感脚踝
活动脚踝保护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