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思想的践行者及其中国遭遇
——重读鲁迅《这样的战士》

2016-03-15 02:00广东朱崇科
名作欣赏 2016年22期
关键词:战士鲁迅精神

广东 朱崇科

“立人”思想的践行者及其中国遭遇
——重读鲁迅《这样的战士》

广东朱崇科

《这样的战士》中塑造了“立人”思想的践行者形象,鲁迅以战士作为“立人”思想的承载者、执行者和出口,显示出身为战士的坚守策略:有勇有谋、韧性战斗。同时,他也揭示了战士的斗争策略及其中国遭遇:虽身处困境,但最终亦反抗绝望和各种限定性。他可以失败,可以死去,但是,战士韧性、理性、自信战斗的精神永存。

“立人” 《这样的战士》 鲁迅 启蒙 韧性

作为一篇与鲁迅自我设计、角色定位和情绪再现吻合度颇高的散文诗,《这样的战士》相当凝练、诗性,而且贯穿着一种重复回环的韧性质感,读来让人荡气回肠、感慨良多:持鲁迅为悲观论者可以看到浓厚的悲凉,“《这样的战士》暗含着诗人对社会、对自己、对文艺功效和社会正义的深刻怀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悲哀和愤懑”①。但定位为“战士”的论者自有其观点:“这一篇文章实际上反映了鲁迅战士角色的自我定位……我想这个评价应该是准确地把握住了鲁迅的身份,比小说家、文豪、学者、青年导师等称呼都准确贴切得多。‘战士’身份是鲁迅之为鲁迅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一生中大小笔战无数,为白话文而战,为新文学而战,与现代评论派战,与《学衡》杂志战,等等。”②

众所周知,《这样的战士》作于1925 年12月14日。鲁迅《〈野草〉英文译本序》说,这篇“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 的。为此可以理解的是,相关研究多围绕此论展开论述。

第一种,是对现实的典型再现。认为此文是鲁迅对现实事件的艺术化,如闵抗生就指出:“《这样的战士》的创意与取材,皆来自女师大事件中鲁迅与‘正人君子’们的斗争。从这场斗争中‘正人君子’们的用心与手段, 鲁迅深切地认识到他所面对的‘敌手’,不是单个的存在,而是‘军阀’与‘文人学士’文武相济、狼狈为奸结成的社会恶势力。对这股恶势力,鲁迅在杂文中一再实记其事,《这样的战士》则将之提炼为艺术典型。”③

第二种,看到文本中呈现出鲁迅精神品格的双重性,既有战士精神的实践,又有孤独感,有论者将之归结为未能够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全国革命结合的原因,毋庸讳言,这是意识形态强加于鲁迅的涂饰,“‘这样的战士’是鲁迅一生战斗的宣言,是他时时在实践的宣言;他号召青年们都来做‘这样的战士’……但他主观上还没和党所领导的全国革命相结合,因而有些孤独寂寞的感情,也看不见战斗的光明前途。但战士的战斗精神还是可佩的,在当时是需要的”④。也有论者认为鲁迅的局限在于——没和可能有革命性的群众结合,这种观点当然也有“事后诸葛亮”之嫌,“我们也要看到,作者笔下的战士,是‘孤独的精神的战士’,他的战斗,也是孤独的战斗,身边既没有众多拥戴的群众,也没有相互为援的战友”。他们的局限在于看不到群众的“革命的可能性”,“作者早期之所以产生孤独寂寞彷徨绝望之类的思想情绪,同他的个性主义思想有很大的关系”⑤。

第三种,爱情说。将其中投枪的对象之一锁定为嘲讽许广平、鲁迅爱情的“流言”,如胡尹强就指出:“对威胁着他得来不易的爱情的‘流言’,诗人太反感、太愤怒了,于是,尽管意识到也许不值得,也许最终失败的是自己,甚至弄得自己最后落得个连战士都算不上的下场,却还是‘举起了投枪’。这里透露出来的,不仅是诗人对和‘流言’斗争的悲观,而且也透露了诗人对爱情前途的悲观。”“《这样的战士》是诗人自身人格优点和弱点的自然流露,是《野草》中最富于个性的散文诗篇之一。”⑥不必多说,这种处理也有其窄化的弊端,甚至罔顾了鲁迅自己的导引性观点。

相较而言,上述研究在开拓思路边界的同时亦让人有一种不满足感:大多数论者过分坐实了鲁迅的导引性自评,窄缩了诠释视野和阅读期待,更多只能算是带着镣铐舞蹈或者锦上添花,而后继者也因此更不乏重复劳作。在我看来,《这样的战士》更是对他“立人”思想的一种纸上践行,也是对他小说创作(《呐喊》《彷徨》)的一种主题呼应、佐证和总结。从此视角看,“战士”角色既是他对自我的期许,更是对强力意志式的超人、启蒙者的设定,又是对这种思想革命精神的策略追寻与坚守;同时,鲁迅也设置了这样的战士所遭遇的中国语境——对手们的狡猾多变,以及战士可能的困境。而恰恰是从此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在立足现实语境基础之上的执着与可能的形而上超越。

“立人”思想:出口及坚守

鲁迅先生在1907年写的《文化偏至论》里就很明确地提出了他的立人思想:“欧美之强,莫不以是炫天下者,则根底在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毋庸讳言,这个思想终其一生,成为不败的坚守和梦牵魂绕的精神探寻主题。《这样的战士》从宏阔的视角重读的话,亦可纳入其中。

(一)战士与“立人”

在文本的开头,鲁迅先生写道:“要有这样的一种战士——”这既是一种期待——“要有”,同时又是一种指明——“这样的一种战士”。在我看来,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其中的“立人”思想与战士角色有一种幽微的勾连。

1.赓续“立人”。相当多论者忽略鲁迅此段书写的丰富内涵:“已不是蒙昧如非洲土人而背着雪亮的毛瑟枪的;也并不疲惫如中国绿营兵而却佩着盒子炮。他毫无乞灵于牛皮和废铁的甲胄;他只有自己,但拿着蛮人所用的,脱手一掷的投枪。”为更清晰思考,我们不妨用表格来说明:

不难看出,从武器来看,战士用的只是相对落后的投枪,但他拥有的却是自己,具有高昂的斗志和强大的内在,易言之,鲁迅更强调思想革命的重要性,虽然客观来说,如果战士使用的是杀伤力更大的新式武器,那么他悲哀和彷徨的程度可能有所减轻,但这不是重点。如果结合鲁迅留日时期的“立人”思想论述(如《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不必多说,其中更强调的不是船坚炮利、唯“物”主义,而更多是一种科学精神以及相关的文化土壤;强调的不是物质欲望的满足,而更多是强力意志的生发,如乐黛云先生在《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中说,“过客”和“这样的战士”“都带着这种尼采式的强者的色彩,都是鲁迅认为在中国的特定条件下特别需要强韧的意志力这一思想的形象再现”⑦。

当然,鲁迅对文本中提及的“自己”的强调既指向了升华的战士、超人/强人,反过来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设定和期许,如李玉明指出,借助此文,鲁迅完成了对自我人格结构的形塑,主要分成如下几个层面:(一)思维敏捷、敏于行动,“寸铁杀人”;(二)清醒;(三)冷静;(四)有辨别、有主见;(五)从容镇定、俯瞰人间;(六)韧性十足;(七)无赖精神;(八)信念——反抗绝望。⑧

2.如何“立人”?毫无疑问,“立人”的内在发动更多该是自己,好比“启蒙”,在康德看来,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其中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⑨但很多时候,由于相对漫长的封建统治、“瞒和骗”的传统根深蒂固,“立人”又需要先觉者/启蒙者的帮助,所以到了中国语境中,这就成为五四运动和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运动的困境之一,所谓启蒙者并不深入钻研有关理论,救出自己,而是更急功近利地呼吁群众跟随,因此邓晓芒犀利地指出:“当这些自认为是‘启蒙’的思想家用各种方式宣传群众、启发群众、发动群众和领导群众时,他们已经在做一种反启蒙的工作了,并且总以盲目追随的群众的人数作为自己‘启蒙’成就大小的衡量标准。”⑩

而鲁迅则与众不同,超出了同时代人的部分局限,甚至到了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时期也未必就有合格的接班人和空谷足音的知音,他其实是最具自我反省精神的启蒙者,深知自己的局限。在邓晓芒看来,“鲁迅本人则是最接近于满足康德的标准的,因为他唯一地对自身的这种内心矛盾进行了自觉的分析,意识到了自身的局限性。他把自己称之为‘中间物’,并希望自己的作品‘速朽’,为将来的发展留下地盘,这是所有其他人所未能做到的,其中已经包含有把启蒙看作一个不断有所前进的过程的意思了”⑪。鲁迅的“立人”思想何尝不是如此呢?回到文本中来,鲁迅先生更强调的也是自我的内驱力,尽管战士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典型性的角色设置,“鲁迅对内在自我力量的认知,使他获得了精神上的超越。因而‘这样的战士’就不局限于一时一地了,他既是中国也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他是纯粹的精神,是一种不灭的力量的象征”⑫。

为此,“立人”思想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出口——战士,战士既能自我启蒙,同时又通过以身作则,可以让民众见贤思齐。当然,在书写《这样的战士》以前,鲁迅就已经屡屡讴歌战士们(包括孙中山等),比如在1925年3月21日创作的《战士和苍蝇》中写道:“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⑬

(二)如何坚守

孙玉石指出:“《这样的战士》显然超越于一般现实生活的层面,有鲁迅自身生命哲学的思考在内的。它包含着鲁迅多年的历史感受与现实体验,又对自己的生命思考做了哲学的升华。它所融会的对于人生战斗精神的赞颂,就带上了很浓重的形而上性质的特征。这种战斗精神,自《摩罗诗力说》中拜伦等人的魔鬼诗人的叛逆与反抗,到鲁迅20年代介绍的罗曼·罗兰所赞扬的‘真勇主义’,显然看得出鲁迅的选择与接受同他自己奉行的生命哲学之间的深层精神联系。”⑭上述精彩的论断其实也指明了战士如何坚守“立人”思想的进路。

1.有勇有谋。不必多说,战士具有刚勇的一面,他选择了蛮人所用的原始武器——投枪,寓意丰富:一方面是一针见血、一剑封喉的干脆利落、对自我“稳、准、狠”能力的高度自信,另一方面则是勇气和运筹帷幄的化身,若不幸一击未中,则很可能不得不贴身肉搏,乃至同归于尽,从这个意义上说,勇敢、自信、乐观也是必须的战斗态度,“《这样的战士》和《秋夜》一样,在《野草》里面,是属于思想性和战斗性较高的创作。诗篇感情激昂,态度乐观,和《影的告别》《墓碣文》等有所不同,很少受到颓唐心情的影响”⑮。

当然,他同时具有分辨力、专心致志于各色战斗,“散文诗《这样的战士》为我们精心刻画了一个有着清醒头脑和韧性战斗精神的战士形象。他能够戳穿敌人的各种假面,识破他们的鬼蜮伎俩,在奋勇前进的道路上不妥协,不后退,宁死也要和敌人战斗到底。作品热情地歌颂了战士无休止的韧战精神,号召青年做这样的战士,呼唤这样的战士大批涌现”⑯。

2.韧性不懈。毋庸讳言,战士亦有自己的缺憾,战士同样会遭遇挫败: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的衰老和英雄迟暮,这是生理的限定,谁都无能为力;而另一方面则是“无物之物”的强大,它甚至可以用“太平”做假面,消弭异见,营构一片虚假繁荣、和谐盛景,“但他举起了投枪”!任何时候,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限制,战士的战斗精神必然也必须一如既往、高昂向前。

鲁迅先生对“无物之阵”的中国文化语境、传统和劣根性知之甚深:“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⑰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独特取径——失败的战士依旧是英雄,依旧要战斗,因为精神不死、韧性不断。

践行者及其中国遭遇

如前所述,战士就是“立人”思想的践行者,他担负的角色相当复杂:一方面,他是鲁迅的自画像,是鲁迅自我反省、激励与确认的载体;另一方面,作为战士的核心任务就是要革命和战斗,而在鲁迅的语境中,尤其是思想革命必须毕生坚持。为此他就必然面对各色敌人,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敌人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化的,或者至少是环绕在战士周围的,我们不妨考察一下践行者在中国的遭遇。《这样的战士》无疑是一份这样的记录和总结:“可以说,《这样的战士》一方面是鲁迅心灵自画像中的一个延续的形象,与自《秋夜》以来的心灵呈露一脉相承;另一方面,这也是鲁迅对于历经近一年之久的反抗斗争的一次总结——心灵的、情感的总结,同时还是一种实践经验上的总结。”⑱

(一)对抗空头/点头

相当耐人寻味的是,鲁迅对战士作战的对象设置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或者说,先礼后兵,卑劣程度依次递进。而在第一个阶段中,战士的敌人是以头作为武器,而战士亦不得不从头谈起。

1.点头。“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许多战士都在此灭亡,正如炮弹一般,使猛士无所用其力。”表面上看,点头貌似是示好的标志,这当然只是表面现象。相较而言,中华文化传统相对匮乏如何面对陌生人(个体)的应对策略,所谓有关文化大多指向熟人社会或者上下等级关系的制度和道德设置。对于外来者,或者以蛮夷等歧视性称号敬而远之,或者怀柔远人,等待他者的朝贡,很少武力征服。

在此文本中,点头之所以成为一种隐蔽的杀伤性武器,是因为它仿若糖衣炮弹或者软刀子,让观者首先麻痹大意或以为对方是熟人或同道,但一旦陷入后,就会被各种“软实力”收编,如过继子嗣的封建伦理体系、道德规训、利益诱惑等。而在鲁迅的小说中亦很常见,比如《长明灯》中如何处理祖辈曾经当过官的叛逆者疯子,《孤独者》中族人如何对付魏连殳,策略都一脉相承。

2.空头。到了空头策略中,“无物之阵”的头上首先是貌似名正言顺的好名声,但不必多说,这些名词内容都已被偷梁换柱,但却继续打着类似的旗号来对付那些轻信者和愚昧之徒,鲁迅在写此文前其实已经对“正人君子”之流加以打击了:“我看不见读经之徒的良心怎样,但我觉得他们大抵是聪明人,而这聪明,就是从读经和古文得来的。我们这曾经文明过而后来奉迎过蒙古人满洲人大驾了的国度里,古书实在太多,倘不是笨牛,读一点就可以知道,怎样敷衍,偷生,献媚,弄权,自私,然而能够假借大义,窃取美名。再进一步,并可以悟出中国人是健忘的,无论怎样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撒诳造谣,蝇营狗苟,都不要紧,经过若干时候,自然被忘得干干净净;只要留下一点卫道模样的文字,将来仍不失为‘正人君子’。况且即使将来没有‘正人君子’之称,于目下的实利又何损哉?”⑲

“无物之阵”的头下亦有花样迭出的外套包裹,仔细看来,这些名词其实绝不限于中国语境和特产,而更多不乏普世价值的词汇和西方舶来品,类似的,他们也是挂羊头卖狗肉——以此打击对手,无疑这也是鲁迅反省的对象。

联系到鲁迅的小说创作,《离婚》中的七大人为了对付勇于反抗的爱姑,也采用了类似的策略:他让假洋鬼子做帮凶,欺压未出过洋的爱姑,也就是借助所谓的洋学堂话语。在软硬兼施、攻心攻身多管齐下的操作中,爱姑不得不化为权力统治的承受者,也成为失败者。⑳但清醒异常的战士不仅仅勇猛,而且也心细如发,颇有谋略,他的应对策略是,“但他举起了投枪”,一副不被收编、不受麻醉的战斗模样。

(二)刺破瞒和骗

面对战士的坚守,“无物之阵”快速变阵。他们以发誓作为欺骗的手段和工具,可谓张力十足。他们还要继续虚假制造自己的特异,而且也以后天的证据作为补充,妄图说服战士。这种伎俩呈现出他们瞒和骗的传统延续,既可以凸显自己的独特性、诚恳度,又可以奴化人民/庸众,让自己的利益和统治制度长治久安、千秋万代。

但战士既有韧性,又有理性,“他微笑,偏侧一掷,却正中了他们的心窝”。“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无物之阵”所实践的瞒和骗的传统也就是常年延续下来的意识形态统治逻辑,“鲁迅所批判的腐朽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欺骗性和幻觉性的意识形态。他对‘无物之阵’的体验,正是对意识形态的强大的渗透功能和控制功能的形象表达”。“与其说鲁迅的伟大在于他深刻地洞察到意识形态的渗透功能,不如说在于他明知不可为而为的战斗精神,实际上正是这种坚韧的永不放弃的战斗,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意识形态,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㉑

毫无疑问,对于瞒和骗的传统,鲁迅一直坚守“痛打落水狗”的精神,也许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们会误以为这不够宅心仁厚,不够包容;但实际上,无论是现实中的鲁迅的同道——革命战士王金发因为没有替遇害的秋瑾复仇,而被糖衣炮弹收编、日益堕落,乃至被反动势力杀害;还是在小说《药》中,借助夏瑜的牺牲悲剧带来的无药可救的结局,鲁迅(也希望读者们)对此都做出了深切的反省。甚至到了杂文中,他也依旧不无苦口婆心之举,在《我还不能“带住”》中坦诚道:“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倘使我没有这笔,也就是被欺侮到赴诉无门的一个;我觉悟了,所以要常用,尤其是用于使麒麟皮下露出马脚。万一那些虚伪者居然觉得一点痛苦,有些省悟,知道技俩也有穷时,少装些假面目,则用了陈源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教训’。”㉒换言之,这种觉悟往往都是血写的教训总结。

(三)启蒙的困境

毫无疑问,“无物之阵”还有更强大的围困策略,战士虽然一击而中,但“无物之物已经脱走,得了胜利,因为他这时成了戕害慈善家等类的罪人”。恍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典故,虽然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察觉了妖怪的本质,但因为狡猾的妖精变化多端、逃走及时,也让孙悟空背负杀人的恶名以及肉眼凡胎的唐僧的埋怨和驱逐。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逻辑生效的结果——少数既得利益者不仅仅以权和钱收买打手、联合同道,同时更以统治思想同化庸众,使之成为牺牲品、心甘情愿的奴才,甚至是成功对付来解救他们的启蒙者的敌人和统治者的帮凶。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被误读、狙击和困境恰恰也是鲁迅自我和现实中国的投影,这篇作品“是将中国‘黑暗’状况的特征以及与此进行持续战斗的鲁迅的特质进行形象化的艺术作品”㉓。

更进一步,坚守的战士亦会挫败,他终于英雄迟暮、繁华落尽、油尽灯枯,而“无物之物”必然以虚假的“太平”(恍如《希望》中形容青年们的“平安”)粉饰、奴化中国。这种挫败感、荒诞感,既是鲁迅自身的深切体验,也是对预设“立人”理念及践行此理念的战士命运的揭示。

如果回到当时的北京女师大事件的现实世界中,“无物之物”的策略——流言和谎话——恰恰也是正人君子们的伎俩,为鲁迅所深恶痛绝,比如在1925 年8月5日,鲁迅写道:“撒谎造谣,即在局外者也觉得。如果是严厉的观察和批评者,即可以执此而推论其他……且住,我又来说话了,或者西滢先生们又许要听到许多‘流言’。然而请放心,我虽然确是‘某籍’,也做过国文系的一两点钟的教员,但我并不想谋校长,或仍做教员以至增加钟点;也并不为子孙计,防她们在女师大被诬被革,挨打挨饿,我借一句Lermontov的愤激的话告诉你们:‘我幸而没有女儿!’”㉔

但鲁迅终究是鲁迅,战士依旧是战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自己亦会老化死去,但墓碑亦指向进攻的方向,“他举起了投枪”,身躯已倒,但战斗不息,精神不死。

结语

有论者指出,《这样的战士》“就是通过象征的画面来表达现实的战斗生活和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作者运用象征的艺术手法把理想和激情编织在情节中,熔铸进形象里。战士毫无披挂,手执蛮人所用的投枪,在无物之阵中奋战终生,这种外在的具体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不存在,但却概括了作者理想的战士的本质”㉕。这当然是对战士与鲁迅关系的高度概括。

在我看来,《这样的战士》中塑造了“立人”思想的践行者形象,鲁迅以战士作为“立人”思想的承载者、执行者和出口,显示出身为战士的坚守策略:有勇有谋、韧性战斗。同时,他也揭示了战士的斗争策略及其中国遭遇:虽身处困境,但最终亦反抗绝望和各种限定性。他可以失败,可以死去,但是,战士韧性、理性、自信战斗的精神永存。

①李天明:《难以直说的苦衷——鲁迅〈野草〉探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②范美忠:《民间野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02页。

③闵抗生:《“无物之物”与“无物之阵”——重读〈这样的战士〉》,《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9期。

④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第3版,第164页。

⑤陈安湖:《〈野草〉释义》,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70页。

⑥胡尹强:《鲁迅:为爱情作证——破解〈野草〉世纪之谜》,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⑦乐黛云:《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⑧李玉明:《“人之子”的绝叫:〈野草〉与鲁迅意识特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第153—157页。

⑨〔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3页。

⑩⑪邓晓芒:《启蒙的进化》,重庆出版社2013年版,第22页,第34页。

⑫许福芦:《“无物之阵”之“无物之物”》,《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8期。

⑬鲁迅:《华盖集·战士和苍蝇》,《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⑭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上海书店2001年版,第249页。

⑮蒙树宏:《〈这样的战士〉简析》,《昆明师院学报》1978年第3期。

⑯黄玉华:《韧战精神的颂歌——读〈这样的战士〉》,《河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⑰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153页。

⑱张洁宇:《独醒者与他的灯:鲁迅〈野草〉细读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77页。

⑲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⑳具体可参拙著《鲁迅小说中的话语形构:“实人生”的枭鸣》,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页。

㉑强东红:《“无物之阵”与意识形态》,《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4期。

㉒鲁迅:《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鲁迅全集》第3卷,第260页。

㉓〔日〕片山智行:《鲁迅〈野草〉全释》,李冬木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9页。

㉔鲁迅:《华盖集·流言和谎话》,《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㉕孙露茜:《读〈这样的战士〉》,《扬州师院学报》1981年第3期。

作 者: 朱崇科,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2005),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教授兼行政负责人,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文学、华文文学、鲁迅研究、文学理论等。

编 辑:赵斌 mzxszb@126.com

文坛纪事

猜你喜欢
战士鲁迅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抓落实要“心无旁骛”——要当战士,不要当“绅士”
鲁迅,好可爱一爹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绿茵小战士快乐友谊赛
鸡蛋战士
拿出精神
孔乙己
阿迅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