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地名借代的文化价值

2016-03-16 09:57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代指借代贺兰山

薛 从 军

(安徽和县第一中学,安徽 和县 238200)



《史记》地名借代的文化价值

薛 从 军

(安徽和县第一中学,安徽 和县 238200)

摘要:《史记》的地名借代主要是大地名代指小地名,用国代所属的城名,用城名代指所管辖的山名、河流名、乡亭名。这一手法除对史传文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对诗词的文学创作影响十分显著。后世地名借代从单一的大地名代小地名,扩张为小地名也可代大地名,进而扩张为代人、代物、代事,且与人文典故相联系,从而丰富了诗词的内涵与意蕴, 其艺术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史记》;地名借代;古诗词;文化意义

《史记》的修辞手法前人已注意到,这方面的论著不少。但就地名借代这一手法,几乎无人论述。但是,这一手法在《史记》一书中表现突出,不容忽视,它是解读《史记》的一个重要元素。如果把握不好,就会误读《史记》。《史记》地名借代上承先秦典籍,下启后世史学与文学, 尤其是对诗词创作影响很大。

一、地名借代研究的回顾

地名借代的研究,起于唐代。崔融的《唐朝新定诗格》:“菁华体者,得其精而忘其粗者是。诗曰:‘青田未矫翰,丹穴欲乘风。’鹤出青田,凤出丹穴;今只言青田,即可知鹤,指言丹穴,即可知凤,此即文典之菁华。”这里说青田借代鹤,丹穴代凤,就是地名借代。但只是作为一种菁华体论述,没有详细分类论证。此后地名借代研究并未展开。到了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繁称》对某种地名借代持否定态度:“庄姓则称漆园,牛姓乃称太牢,则诙嘲谐剧,不复成文理矣。”[1]393章学诚并未深入研究地名借代。明确论述地名借代的则是俞樾,他在论述大名代小名时涉及了地名借代。 可惜,俞樾只是从大名代小名的角度论述,没有专题论述地名借代。钱钟书在《谈艺录》一书中从东西方角度说及人名、地名:“狄奥尼斯《属词论》首言诗中用人名、地名之效。”“儒贝尔论文,亦善用人名地名为本领。”“唐人诗中用地理着多气象,余谓明人深得此法。”[2]709-720钱钟书主要从诗歌用地名谈及意境、气象、气格,并未从地名借代手法论述。但令人欣喜的是中外作家都关注地名的使用。此后修辞诸家在论及借代时多有涉及地名借代,但没有专章论述。

二、《史记》地名借代举例

《史记》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文学著作,非常注意文辞的简洁精炼。《史记》涉及许多地名,作者为了避免重复,让后人明确知道某地,常常使用地名借代。《史记》地名借代多是用大地名代所管辖的小地名。大地名与小地名的关系,在行政区划上是隶属关系。

1.以国名代此国所统辖之下的某一地名

(1)《史记·秦本纪》:“十三年,向寿伐韩,取武始。”[3]212

(2)《史记·秦本纪》:“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3]212

(3)《史记·韩信卢绾列传》:“陈豨,宛朐人。”“陈豨,梁人。”[3]2639-2640

“向寿攻韩”,其实,就是攻打韩国的武始,所以下文有“取武始”句。武始是韩国的一部分,攻打武始,就是侵犯韩国。这里“韩”是以大地名代小地名,代韩国管辖的武始。“攻魏”的“魏”,也是以大代小。《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一文前面已说,张守杰《史记正义》云:“宛朐,曹州县也。太史公云‘陈豨,梁人’。按:宛朐,六国时属梁。” 可见这里的“梁”是借代“宛朐”。

2.河流名、山名,常常用河流、山脉所在的政区名称来代替

(4)《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3]2490-2503

司马贞《史记索引》引《荆州记》:“长沙罗县,北带汨水。去县四十里是屈原自沉处,北岸有庙也。”[3] 2504

这里用“长沙”代指长沙的“汨罗”。

(5)《史记·匈奴列传》:“高帝先至平城,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高后欲击之,诸将曰:‘以高帝贤武,然尚围于平城。’”[3] 2894- 2895

张守杰《史记正义》云:“《括地志》云:‘朔州定襄县,本汉平城县。县东北三十里有白登山,山上有台,名曰北登台。’” 这里以“平城”借代平城的“白登山”。

3.用县名代替所管辖下的乡名、亭名

(6)《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3]2691-2962“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门上谒。”[3]2704

陈留为县名,高阳为陈留县的下属乡名。可见,后句的“陈留”,以县名借代陈留的“高阳”乡名。

(7)《史记·项羽本纪》“论赞”: “(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3]339

此句前已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 ,“乃自刎而死”。这里用“东城”借代“乌江亭”,就是用县名代指乌江亭名。

(8)《史记·高祖本纪》:“汉五年……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3]375

《史记·项羽本纪》编排在《史记·高祖本纪》前面,《史记·项羽本纪》已经说得很清楚,这里就直接用东城县借代乌江亭。

司马迁的地名借代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明显,丰富了古诗词的内涵,凸显了汉民族文化,其文化意义不容忽视。

三、地名借代的文化意义

地名借代融入史传文,融入古诗词,具有文化意义。简言之,有下列几重意义:

1.历史地理意义

地名借代的两个地名先后出现,常常是小地名先出现,大地名后出现。或者大地名先出现,小地名后出现。根据借代关系,我们能推出政区归属关系。这对研究古代地理变化有积极意义。如上例,我们知道,当时的武始属于韩国,垣地属于魏国,汉时宛朐属于战国时梁都,楚之汨罗江属于长沙,白登山属于汉时平城县,汉时高阳乡属于陈留县,楚汉时的乌江亭属于东城县,等等。

如果我们能结合后来的历史书籍和一些地理著作,就能对一个地方历史沿革作大体梳理和概括。譬如乌江,秦汉时,乌江是东城县下的亭,亭为县乡管辖下的行政单位。当时不属于历阳县。乌江,东晋泰康六年(285),才从东城县析出乌江县。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晋太康六年始于东城置乌江县,隶历阳郡。”在东晋后,乌江较多的时间属于历阳郡管辖或属于和州管辖;而在现代,乌江属于和县。譬如历阳,秦汉时,是九江郡一个县,其地域包括后来析出的含山县;但不包括乌江。历阳县后升为历阳郡,包括历阳、含山、乌江三县。北齐天保六年(555)南北议和,改历阳为和州,和州辖三县,历阳、乌江、含山。后和州为郡名,为路名。辛亥革命后,改和州为和县。

2.文学意义

能帮助人们理解古诗文,增加古诗文的内涵。这里先论说理解古诗文,其文学意义在后展开。

譬如有人在《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二辑发表题为《项羽不死于乌江考》的文章,据《项羽本纪》“太史公曰”一段中“身死东城”一句,否定《项羽本纪》正文中乌江自刎的事实。这一“新论”,引起学术界哗然,遭到学者反驳,成了学术史上笑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其根本原因有二:一是不明了这是大地名代小地名,二是不了解东城、历阳、乌江的历史沿革,就是不懂历史地理。总之未能读懂《史记》。

又如岳飞《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有人根据“贺兰山”一词认为这不是岳飞的作品,因为贺兰山在宁夏,岳飞要直捣的是黄龙府。 岳飞是对部下说过“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辽史》:“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现),更名。”

其实,岳飞的“贺兰山”是地名借代手法,代指敌人的巢穴。

早在唐、五代,贺兰山就是击敌之处。唐魏徴等撰《隋书》卷五十:“河间王之击突厥也,晃以行军总管从,至马邑迂路出贺兰山击贼。”刘昫撰《旧唐书》卷一百二十五:“新泉军直北,至大碛南,至贺兰山骆駞岭为界,中间悉为闲田。盟文所有不载者,蕃有兵马处蕃守,汉有兵马处汉守。不得侵越,其先未有兵马处不得杂置,并筑城堡耕种。今二国将相受辞而会,斋戒,将事告天地山川之神。”《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五曰:“贞观二十年南过贺兰山临黄河,遣使入贡。以破薛延陁功,赐宴。内殿太宗幸灵武受其降。”《旧五代史》卷四十三曰:“王建灵武奏:夏州界党项七百骑侵扰当道,出师击破之,生擒五十骑,追至贺兰山下,己丑,两浙节度使钱元瓘起,复加守尚书令。” 由此可见,贺兰山是汉与蕃、中原国家与少数民族国家的重要分界之处,也是双方出击的重要地点。

唐代,“贺兰山”一词已入诗。例如唐代王维《老将行》:“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卢汝弼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唐代贾岛《长江集·送李骑胄》:“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东。贺兰山顶草,时动卷帆风。” 唐代顾况《华阳集·梁司马画马歌》:“画精神,画筋骨,一团旋风瞥灭没。仰秣如上贺兰山,低头欲饮长城窟。”

宋代,贺兰山入诗不少。宋代司马光《传家集·将军行》:“自言喜读兵法,智略何必求孙吴。贺兰山前烽火满,谁令小虏骄慢延须臾?” 宋代吕南公《灌园集·黄九游河州》:“黄河东背贺兰山,回望尘沙万里寛。土地久传戎种姓,人民还笑汉衣冠。” 宋文莹 《续湘山野录》:“嗣宗也因写二诗于驿壁,有‘踏碎贺兰石,埽清西海尘’……之句。”可见,贺兰山,有宋一代早已作为敌方的代名词了。岳飞不过是沿用这一地名借代手法。

金朝诗人也常用这一手法,例如: 金李俊民《庄靖集·和杨之美韵》:“节回北阙旋如斗,名振西陲听若雷,不踏贺兰山下石,国风未合入诗来。”元好问《征西壮士谣》:“三十未有二十强,手内蛇矛丈八长。总为官家金印大,不怕百死向沙场。捉却贺兰山下贼,金鞍绣帽好还乡。”金折元礼《望海潮·从军舟中作》词:“六郡少年,三明老将,贺兰烽火新收。”

明代也用“贺兰山”作借代。李梦阳 《胡马来再赠陈子》诗:“沿边十城九城闭,贺兰之山安在哉?”

从上述诗中可以看出,贺兰山从北宋开始就已经是边塞的代名词了。岳飞用贺兰山一词,不过使用地名借代手法,使词更富韵味。

四、地名借代解读的条件

如何明了古诗文中地名借代,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文? 笔者认为有下列几种条件,是阅读古诗文必须注意的地方:

1.了解古地名常涉及人事的一些掌故

如温庭筠《商山早行》:“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里杜陵是借代。为什么是借代呢?杜陵,古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秦时置杜县,汉宣帝在此筑陵,故称杜陵。作者在长安时,曾寓居杜陵。这里,作者用“杜陵”代指故乡。如果我们对作者寓居杜陵一事不甚了解,也就很难理解这里用“杜陵”地名借代意义了。

又如诗句:“只看杜陵穷廋,不曾夜郎僝僽。”这里的“杜陵”是不是也是借代故乡呢?虽然同一“杜陵”之词,但在不同的诗句里,其借代的意义是不相同的,这里的“杜陵”显然指的是杜甫。杜甫曾为李白流放夜郎而担忧。

2.具备历史地理相关知识

古代地名涉及古代历史地理知识,涉及地名的历史沿革和政区变化。应该具有这方面的知识。前文已涉及,这里从略。

3.地名借代主要是关系性的借代

破析借代体与本体的关系,是分析借代内涵至关重要的一环。

如柳永的《八声甘州》:“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这里的“关河”一词,指的是“关口与渡口”。但如果仅仅理解为“关口与渡口”就浅显了,还应知道这是用了借代,代指江山。“江山”同“关口与渡口”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小地名代大地名。也只有理解为江山,才能与“是处”相呼应,前后诗句才顺畅。

又如周邦彦《苏幕遮》:“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这里的“吴门”和“长安”都是借代。吴门,原指春秋吴都(今江苏苏州)的阊门,这里是代指吴越之地,包括词人的家乡钱塘。吴越之地与吴都阊门是整体与部分关系。长安,汉唐时的都城,这里代指北宋时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长安与汴京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具有共同属性的关系“都城”。

4.辨清虚实

有些地名虽然是实际地名,但是用来虚指或泛指,而不是实指,只具有借代意义。如果把它们理解实了,反而弄错。

如前文所举的“狼山”“贺兰山”“杜陵” 等,都是借代,而非实指,如果硬要解释某一具体地点,则未为读懂诗文。

五、地名借代的艺术作用

地名借代运用时有哪些艺术作用呢?大致说来,有以下作用:

1.避免前后重复,使诗文不单调不呆板

例如李颀《送魏万之京》:“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这里的“御苑”,是皇家的花园,代指长安。如果换成“长安”,必然与下联的“长安”重复,这样诗句就显得单调、呆板了。

2.使诗句内涵丰富,指向明显

例如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这里的“桃源”,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桃源,地在武陵。用“桃源”而不用“仙境”,是因为桃源的内涵丰富,它让人们联想到《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内容,想到那个美丽而和谐的社会,那个与世隔绝的世界。自然,它代指“隔绝尘寰的仙境”,而又比“隔绝尘寰的仙境”更丰富,更有味道。

3.使语境前后一致,意味深远

如白居易《春尽日》:“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昌明”,蜀地名,盛产茶,这里用“昌明”借代茶。红芍药为欣赏之花,昌明茶为醒酒之物,一是“醉对”,一是“渴饮”,共同描写赏花品茶之悠闲洒脱的意境。

再如黄庭坚的《题郑防画夹》:“却写李成骤雨,惜无六幅鹅溪。”“鹅溪”,蜀地名,盛产画绢,这里借代画绢。从字面看,骤雨与鹅溪,均是自然之物,都是水;再深究,“骤雨”是画的内容,而“鹅溪”是供画画的绢,都是与画相关。这样探究,就觉得其意境与情味有许多妙趣了。

4.使诗句含蓄,有丰富的情趣

例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里的“东篱”代指赏菊花之处,它源于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处借代的含蓄之妙,不仅在于它与上片“重阳佳节”相呼应,登高赏菊,而且在于它与“把酒”与“黄昏”,构成了一个特定的意境:一位孤独的女子独自饮酒赏花,已到黄昏,深感思念之凄楚,孤独之清苦;这陪伴之人么,没有,只有菊花;而这个欣赏菊花之人,不仅与菊花同样冰清玉洁,而且也与菊花一样消瘦。为什么会消瘦?这就给我们带来无数的猜测与遐想,也让我们获得了许多的美感与情趣。

再如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里的“长安”是借代,并非实指的长安。这在宋代似乎是一个惯例,用“长安”代“汴京”。然而细究起来还是颇有味的。汉代和唐代都以长安为都城,历史上的汉唐是强盛大国,异族不敢入侵;那时的长安威震敌国,是他国常常供奉的都城。而现在的汴京却已经落入敌手,只能望,而不能去,令人流泪不止。可见这里的借代的内容非常丰富、含蓄,耐人寻味。

地名借代的语文意义是十分明显的。正如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通论》中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借代占有重要位置。中国传统文人特别喜爱借代式词语,到了入迷入魔的程度。不会借代就算不上个文人;不会借代就难以下笔作文!不用借代的文章往往被批评为不雅。”现在再回顾《史记》的地名借代,我们由衷地佩服司马迁的高明,难怪鲁迅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地名借代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可不深究。

参考文献:

[1] 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M].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3]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5.

【责任编辑朱正平】

The Literature Value of the Metonymy of Place Names in Historical Records

XUE Cong-jun

(NO.1 High School of Hexian County, Hexian 238200, China)

Abstract:The metonymy of the place names in Historical Records mainly is the large place name referring to the small one, often the name of the state referring to the city, the city name referring to the mountain, the river, the countryside pavilion of the state, etc. In addi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Records, such method has so many effects on the literary creation of poetry significantly. Later the name metonymy of the large place names referring to the small place names developed to the small names referring to the large names, and further it has expanded to the persons, the things and the events, which often were associated with cultural allusions. It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and meaning of poetry, is endowed with various artistic functions and has the important cultur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Historical Records; metonymy of the place names; ancient poetry; cultural significance

作者简介:薛从军(1948—),男,安徽和县人,安徽和县第一中学特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和地域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15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09-0015-04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猜你喜欢
代指借代贺兰山
宁夏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技术
初识借代手法
印象贺兰山
新语
器官妙喻
新语
说借代
中原官话中“俺”的特殊语义分布及代指用法
借代句
灵魂只能独行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