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乐学环境的创设

2016-03-20 22:54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高桥中心小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主体参与提高效率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高桥中心小学 金 鑫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乐学环境的创设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高桥中心小学 金 鑫

摘要: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有更多的主动参与意识,自觉学习和锻炼,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始终贯穿于日常体育教学之中。只有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关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主体参与 教育进程 提高效率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应努力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优化体育教育策略,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体育课的体能训练活动。笔者的具体做法是:

一、深入学生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必须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想方设法地分析、解决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了解学生所想、所思、所感才能与学生有共同语言,才能因材施教,达到育人目的。

体育课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进行,涉及天气、场地、器材、学生的身体状况等,这对教师提出更多问题,如上课前场地、器材的准备。教师若能让学生一起参与,体验共同管理,培养主体意识,不但可以减少教师准备的时间,还能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带来良好的课堂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体育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二、培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学生求知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在动力。要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就应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在思想上、体力上都得到全身心解放,使他们“乐学其中”。

例如,体育课中的技巧教学,学生差距比较大,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既给能力强的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又给一般学生和素质更差的学生创造进取的机会,并给予指点、帮助或适当降低训练标准,使其在另一标准上取得“好”成绩,体验进步与成功的乐趣。保护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保持他们对体育运动的自信心,全面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三、改进方法

1.创设情境,让学生好学。情境教学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心理想象和身体运动的形式把教学内容进行假设和想象,变成形象的、有情有景的、有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使学生虽身在课堂却仿佛入景入情,趣味倍增,加速理解掌握技术。

例如,障碍跑,学生作为“侦察兵”把障碍物——垫子当成“壕沟”,把木凳当成“独木桥”,把一个个跨栏当成“铁丝网”,把投掷目标假设为敌人的“碉堡” 等军事设施,再配上战场上炮火连天的场景音乐使全体学生“战斗积极性”高涨。

2.美化场地,让学生乐学。体育教学离不开场地与器材,如何美化场地使学生一进操场就有一股新鲜感,一股运动的冲动,这是一门艺术,更需要教师的智慧。

例如,单脚双落,笔者在圆形场地上布置4道,每道都是一个圆圈再到两个圆圈,如此重复前进。学生感到新奇:“学单脚双落画这么多圆圈干什么?”教师回答:“我们开展青蛙跳比赛。”学生被这新颖的场地吸引,对比赛充满期待,原有的学习动力被充分激发出来,为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3.通过竞赛让学生拼学。竞赛法教学是指教师把教材设计成竞赛形式,利用竞赛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和个人的潜力,使学生情绪达到最积极的程度。

例如,行进间运球,笔者穿插“谁的反应快”进行行进间运球竞赛。运用哨子的高低音进行不同方式的运球,哨子洪亮,高位运球,哨子低沉,低位运球,看哪组反映最快,运球又最快,增强学生运动的趣味性、竞争性,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四、结合认知规律

由于小学生年龄、性格、体质、运动技能等差异,日常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学生各阶段学习的心理特征,有效开展体育教学。从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看,学生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操作实践→综合认识。

例如,正面投掷垒球,笔者结合学生平时玩的打水漂游戏引导学生练习,学生马上就在头脑中形成大概的技能概念,再通过教师讲解示范以及进行投远、投准等比赛,学生很快掌握投掷的技术,积极性高涨。

五、正确评价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表扬与鼓励的效果比批评好得多。因此,对于小学生,教师应多表扬,主动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正确认真自己的不足,实现自我评价,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家校联合

现代教育是合力教育,我们要把教育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去讨论。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利用家长会向学生家长传达国家体育政策及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的重要性,可以让家长与子女共同参与亲子活动,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只有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的认知需要和人格发展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这既对学生个体成长发挥重要的积极影响,还对整个民族的体质提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唐思群 .师生沟通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李 涛.体育课堂现状分析与对策[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2-0036

猜你喜欢
主体参与提高效率
剖析错因 提高效率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
探讨如何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浅谈高中物理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感悟语文教学魅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重在“学习活动”的创设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