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与反思——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从霸屏到下线现象分析

2016-03-28 06:28邵小艳
传播与版权 2016年8期
关键词:太子妃受众

邵小艳

狂欢与反思——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从霸屏到下线现象分析

邵小艳

在当下移动互联时代,网络剧因其观看方便、时长短等优势而大受欢迎。《太子妃升职记》在2015年年底掀起一阵舆论狂潮,“又雷又污”“停不下来”,贴着“毒剧”的标签霸占了广大网民的小屏幕。但在剧集播放完后的几天,《太子妃升职记》却遭到下线,无法观看。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对《太子妃升职记》爆红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网络剧监管提出建议。

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霸屏;下线;监管

[作者]邵小艳,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网络剧的发展概况

“网络剧”这一概念最早由上海戏剧学院的钱珏提出,她认为“网络剧”是由“互联网传送、接收,实时、互动地进行新戏剧演出的新戏剧形式”。很显然,这一定义只包括了网络剧特征的一方面。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胡丽娟在其硕士论文中则认为网络剧是以网站为拍摄主体,以网民为主要受众,具有电影电视剧性质的连续剧集;广西大学胡乔在其硕士论文《屌丝男士解析及其对中国网络剧发展的启示》中认为网络剧是“任何团体和个人,以受众为导向,遵循网络传播规律,以网络为首发平台,制作发行的持续播放的剧集”。如上所示,关于网络剧的定义众说纷纭,有的还很理论化和笼统化,要统一一个明确定论很难。但以当下的网络剧环境而言,网络剧可以被理解为“以网络为播放平台,以网民为受众群体,时间短、实时互动的低成本剧集”。

与传统电视连续剧不同,网络剧更新快、时长短,剧情天马行空,这样的特质深受广大网民的欢迎,拥趸众多。2009年之后,土豆视频、优酷视频、搜狐视频之间的竞争大战日趋激烈,网络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些作品中,《十万个为什么》《屌丝男士》《万万没想到》等剧都曾掀起过点击狂潮,甚至还被拍成电影搬上大荧幕。而《太子妃升职记》则是由不显山露水的乐视网制作,其先天条件并不引人注目,但却掀起了观看狂潮,创下了27亿次的点播量,覆盖人群800万人,并在新浪微博、知乎、豆瓣等各个社交平台引发狂热话题讨论。

根据百度指数显示,2015年12月13日此剧登陆时还悄无声息,到16日开始掀起波澜,继而迎头直上,搜索指数从最开始的36247,经历数次高峰,进入2016年1月后更是近乎翻倍增长,并仍呈上升趋势。1月16日大结局时,搜索指数达到最高值1514529。由此看来,《太子妃升职记》是一部真正的全民热剧。

二、《太子妃升职记》何以爆红?

1.满足受众的需求和喜好。1959年,卡茨提出“使用与满足”这一概念,他认为“行将就木的领域是将大众传播视为说服的研究,而如果这个领域将研究的问题改为‘人们用媒介做了什么’就可以免于死亡”。与以往的效果研究把受众当成没有感情没有思想的“靶子”相比,使用与满足研究则是站在受众的角度,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心理期待出发,对人们使用媒介的行为进行解释,分析了受众主动接触媒介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动机。随着时代的发展,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方法和框架也得到发展,被运用到互联网、手机等新型媒介的研究中来。网络剧作为互联网的衍生产品,其火爆原因与受众的需求和喜好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作为一部搞笑穿越网剧,《太子妃升职记》剧组对自己的目标用户定位很准确,那就是以“90后”为主的年轻网友,而不是主流的电视观众群体。如同爱奇艺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因为紧扣“90后”年轻一族的心理而获得成功一样,《太子妃升职记》也非常了解自己用户的喜好和需求,他们追求新鲜刺激,崇尚独特性和创意。因此,无论是演员要求,还是台词情节,无不投其所好,无不用其极。导演和制作人深谙网剧规律,在开拍前就对此剧进行了准确定位:“让它的受众群精准落在网络平台的年轻观众”“我们的目标就是做成颠覆性的古装时尚剧”。应该说,准确的目标用户定位,为《太子妃升职记》奠定了成功的基石,而播放量、话题讨论量及最终的收益也证明了将受众群体定位在“90后”群体是非常明智的抉择。

2.颠覆性的创意。极具碾压性的创意是《太子妃升职记》的一大亮点。如今,穿越剧随处可见,但几乎没有电视剧是跨性别穿越的。可《太子妃升职记》讲述的却是一个现代花花公子张芃芃穿越回古代发现自己变身为太子妃,一路顺利升职成为太后的故事。这样颠覆传统、脑洞大开的剧情设计足够吸引观众的好奇心。主角张芃芃是“女儿身,男儿心”,她不改原先的花花公子本色,在后宫上演各种摸大腿、吃嫔妃豆腐的戏码,本来就已经是大尺度的情节,再加上主角们充满戏剧张力的演绎,网友们大喊很“污”。而这所谓的“污”,恰恰是网络亚文化的表现之一。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中提到“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概念等则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即后来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主张多元自由的思维,摆脱传统行为规范,大胆创新,自由表现。而荒诞诙谐的《太子妃升职记》则以戏谑讽刺、轻松幽默的基调将后现代主义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在剧情上颠覆传统以外,在场景布置和道具服装上,《太子妃升职记》同样是标新立异。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影楼风格,女演员的服装是大红大绿的淘宝爆红款,男女演员一律穿凉鞋、露大腿……导演侣皓吉吉还参考了国际上流行品牌当季最火的设计,如小腿绑带、盔甲,并把它们糅合在演员的古装设计上,观众不停地接收着这一波又一波的视觉冲击,像是置身于国际时装周,眼花缭乱,过目难忘。

3.成功的营销策略。与动辄投资上千万的大制作相比,《太子妃升职记》简直是寒酸,总成本才不过90万元,因此被网友调侃为“史上最穷的剧组”。虽然制作方称经费相对充足,是为了刻意追求风格所致,但“穷”这一标签已经深深打在剧组的身上。导演侣皓吉吉在微博上发文说《太子妃升职记》开机比较急,在租道具的时候发现道具全被另一部古装剧租走,导致剧组前10集基本没道具,只能自己想办法。为了节省布料,演员很多衣服没袖子,裤子是短裤,鞋是凉鞋;剧中一直出现的榴木连其实是被反复利用的,每次掰开后都再粘回去……全剧中唯一值钱的道具就是一台漏电的鼓风机,要冒着生命危险拿绝缘手套去操控。然而,在剧组条件如此糟糕的情况下,他们仍然贡献了精美的画面,每一帧停下来都是完美构图;演员的精湛演技,让观众同喜同悲。很多网友抱着好奇的心态想一窥这么穷的剧组到底能折腾出什么,本以为这剧不怎么样,追起剧来才发现远远超出了期望值。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同时期播出的大制作剧集《芈月传》则对外宣称投资超过2亿元,但当电视剧上映时,观众才发现该剧服饰颜色杂乱,质感低廉,剧情拖沓,人物过于脸谱化……口碑急转直下,很多人纷纷弃剧。而这时《太子妃升职记》的出现恰恰迎合了观众想看“诚意之作”的心理,因为“万万没想到”,所以甚为欣喜。粉丝们怀着惊喜的心情在微博、贴吧、知乎、豆瓣等社交平台上讨论着《太子妃升职记》。

除了粉丝们的自发宣传,从出品方到导演、演员甚至是经纪人,《太子妃升职记》剧组把所有能发动的人都动员起来,充分利用社交平台进行宣传。同时,借用一些微博意见领袖的力量,把各种槽点变成话题热点,剧集播放期间,“#太子妃升职记”的新浪微博话题讨论量达到26亿。大量的评论和转发,话题传播面很广,再加上剧组与观众积极的互动,最终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三、从《太子妃升职记》“被下线”反思网络剧的监管

2016年1月20日,正当网友们还在为大结局争论不休时,《太子妃升职记》却无法观看了。片方确认该剧已于20日中午12时下线,部分内容正在做优化处理。而遭遇下架风波的还不仅一部,连同《心理罪》《无心法师》《盗墓笔记》等6部热门网剧,因涉及血腥暴力、色情粗俗、封建迷信等遭举报下架,两部永久停播,其余勒令删改后再审。

2016年1月21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表了新闻《“太子妃”下线网剧强化审查呼声渐高》,这不由得让人想到《太子妃升职记》的目标受众是“90后”群体,但中国仍有大部分民众无法接受《太子妃升职记》的价值观,其表现形式和方法都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由此引发的关注和思考已不能仅仅停留在《太子妃升职记》俗不俗、雷不雷的问题上,而是对网络剧尺度和底线的反思。

网络剧在互联网上遍地开花,视频网站上各式各样的网络剧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获得了巨大的流量和广告收益,而实际上,网络剧监管并没有一个完善、健全的机制。据调查,目前国内视频网站的所有自制剧、微电影以及综艺节目都是靠自觉完成内部审查,没有一对一的管理。虽然在2012年广电总局和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监管的通知》,要求“谁办网谁管理”,一律先审后播,2014年又下发了补充通知,但随着网络剧竞争的日趋激烈,逐利本性驱使视频网站靠着色情、暴力等元素吸引受众眼球和提高点击率。

因此,完全靠网站自审自查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所以,为了保障网络剧的健康发展,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监管部门要加大审查力度,对定期更新的剧集第一时间进行审查,一经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同时加大惩治力度,违规成本提高就会使得有关人员不敢铤而走险。但同时也要把握好监管的度,不能“一刀切”,以免打击网络剧创作者的积极性。

其次,建立网络剧分级制度。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符合当下国情的网络剧分级制度,通过行政命令使视频网站在上线播出前对网络剧进行定性、分级。根据受众的年龄差异将网络剧分为不同级别,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各取所需。并采用付费观看的模式,尽可能地使未成年人不接触色情、凶杀等画面,保证其身心健康。

四、结语

《太子妃升职记》这部网络剧曾火爆整个社交圈,作为现象级的网络剧,它让我们领略了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颠覆传统的创意。在互联网时代,自由创作应该被尊重、被鼓励,但是也应保持基本的底线,不能让色情和暴力充斥荧屏,如果任由其野蛮生长而坐视不管,也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不仅网络剧制作方要自律,多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监管部门也要良性引导,促使网络剧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1]胡乔.《屌丝男士》解析及其对中国网络剧发展的启示[D].南宁:广西大学,2014.

[2]于希.中国网络剧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3]陈诚.《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功要素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8):202-203.

[4]焦家奇.浅议后现代语境下的“网剧文化”[J].大众文艺,2014(11):199-201

[5]王国燕,李海山.网络剧的发展特征及问题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2(14).

[6]欧阳文风,谭武军.中国网络自制剧的勃兴、问题及发展思路[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99-104.

猜你喜欢
太子妃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随意搭
吃货太子妃的食谱黑名单
甘薇太子妃升值记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BLING BLING!闪闪发亮诱惑“太子妃”
《太子妃升职记》在京举行新春喜乐会
本期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