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学》教学改革初探——“探究式”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

2016-03-28 22:59张学清山东工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探究式教学教学改革

张学清(山东工商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金融数学》教学改革初探——“探究式”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

张学清
(山东工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本文针对《金融数学》课程的特点,研究探讨了在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就“探究式”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给出了具体的教学实践方案.为《金融数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开阔了视野和思路.

关键词:金融数学;教学改革;探究式教学;形成性评价

《金融数学》是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现代金融学体系以微观金融学和宏观金融学为理论基础,而数理化的研究风格贯穿从理论到实践的整个过程.在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历程中,两次“华尔街革命”产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金融数学.简单的讲,金融数学就是以数学为工具对金融学的核心问题进行定量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得他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有了用武之地.然而作为一门金融学和数学的交叉学科,《金融数学》的教学既不同于一般的金融课程,又不同于数学课程,只有采取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才能够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1 《金融数学》当前教学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融数学》目前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的匮乏等,都导致原本一门应用型很强的科目,其特色在教学中却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由于学生在课堂上看到的主要是数学公式的堆砌和不知做何应用的的金融理论的罗列;既没有体会到推导证明数学定理的成就感也没有感受到金融理论应用到实践的满足感,学生对该门课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这无疑会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虽然造成以上情况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就从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的角度来看,关键在于该课程现行的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教条化,教学组织方式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参与甚少,传统的考核方式助长学生的厌学情绪,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1《金融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理论化、教条化,案例缺乏实际应用性

《金融数学》课程的授课教师一般是数学学院教师,在讲解内容时习惯性的沿用传统的“概念——定理——例题”的固定模式,与一般的数学课程的内容讲解并无二致.课程内容所应用的案例大多为年代久远、“人为加工”或西方“舶来”等,而且许多案例严重的脱离现实的金融背景.用这样的案例来训练学生,其作用及其有限.而真正的原始案例由于其条件与结论逻辑的不明确性,一般不会完美的契合金融理论.但是只有这样“原汁原味”的案例才能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创造力、激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将所学理论知识活学活用,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

1.2《金融数学》的课堂授课方式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

传统的授课方式中,教师是主体,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动性,通过教师对知识点的不断讲解和总结,使学生直面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出现“满堂灌”,不利于学生的思考,也不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金融数学》的主要内容是风险资产的定价和最优投资策略的选择,这些金融问题跟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此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但碍于他们课堂参与的机会很少,从而在某些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金融数学》的考核方式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考核评价模式基本上是“一锤定音”,即一张试卷就将学生对该课程一学期的学习做了一个整体评价.如此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导致部分自律性不强的学生平时学习倦怠,只是在期末考试前临时突击,混个及格即可.《金融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更应该注重诸如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外探究、课程设计等平时各个方面的考核.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并在平时的小组讨论、课外作业、课程设计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金融数学》教学改革的可能性、可行性、主要内容及实践方案

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近几年的《金融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思维方法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培样学生合理地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都不能很好的得到实现.《金融数学》之所以适应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因为它“与其说是一门独立学科,还不如说是作为一系列方法而存在”.在《金融数学》学习中,除却学习结论性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学习搞懂原理的形成思路,也就是要掌握解决金融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培养一种思维过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1)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唤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意识,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2)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由原来传统的过程性、终结性评价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形成性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

(3)采用“电子档案袋”方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学习方法及学习成果进行记录并评价.

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方案如下:

(1)建立“探究式”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创设情境、确立问题——收集信息、小组讨论——创建答案/解决方案——概括释疑、过程评价——提出质疑、课外探究.教学中,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如以资本结构理论中的MM理论为例:①设计一个问题情景:某人自2012年起经营一家公司,有负债,随着经营状况的良性发展,在商业环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至2014年,他现金充裕,但公司股票核算起来却略低于之前有负债的情况,原因何在?让学生利用MM理论来进行思考,找出具体的原因.②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需要根据事先分好的小组,对问题进行探究.首先大致了解MM理论,根据MM理论成立的假设条件和案例的背景,设定合理的假设条件,并进一步的进行探究,大胆假设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并进行小组讨论.③每个小组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根据MM理论,找出具体的原因.④教师针对每个小组找出的原因,给予点评,并进一步巩固MM理论的理论知识及其扩展情形.⑤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进一步将问题扩展,让学生课下以小组为单位去探究了解中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尤其是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是否符合MM理论的分析,给出具体的论述.网上提交作业后,教师根据事先定好的标准给予评价.

(2)建立和完善小组合作为单位的“电子档案袋”考核评价机制.“探究式”学习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为了提高“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组织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在达到集体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个人学习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建立了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最大程度的激发潜力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采用“组内捆绑、突出个体”的评价模式.为了使评价更有实效性,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建立一个“电子档案袋”,档案袋的内容包括:①体现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小组合作、小组过程设计、回答问题等)、课外探究性作业、课程论文设计等;②体现终结性评价的内容:期末考试成绩.评价结果采取评选先进个人和优秀小组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3)强化小组建设.根据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并结合个人意愿,把全体学生合理地分成若干组,学生平时的学习、作业检查和信息反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定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汇报.在每个小组内选拨出有责任心、学习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小组长是本小组的管理者和探究学习的“领头羊”,教师通过关注、指导小组长的学习从而有效把握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小组长按照教师所分配的探究学习的内容负责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本组成员的学习活动;组员则根据小组长分配的学习任务、按时完成自已所负责的资料查询、学习探究等内容,并协助支持小组内的其它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评价方式多样化.考核评价方式包括班内互评、组内互评、教师对小组和小组成员的评价等,评价结果均存入“电子档案袋”.评价采取实时评价和过程评价.实时评价采取诸如口头表扬等形式,过程评价即对整个的探究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是考核评价的主要凭证.

(5)评价内容全面.①课堂表现考核评价,其中包括各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以及课堂参与的积极性.②作业情况考核评价,其中包括各小组的课程设计及“探究性”作业的完成、反馈、巩固情况等.每次在教师的总体把握下由各组长交换、评价其他小组的作业情况,并做好档案记录.③考试考核评价.对学生期末考试等大型检测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做好档案记录.

(6)建立科学具体的考核评价标准.学生的学业综合考核评价标准包括课堂表现15%、课外探究作业35%、课程设计20%、期末考试30%,其中形成性评价比例达到70%.

3 结语

在《金融数学》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改革,采取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了综合运用数学、经济、金融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根据数据统计,近两届的学生就《金融数学》这门课的学习兴趣、考核成绩都较前几届有所提高,并且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也更加倾向于金融数学方面的题目.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除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金融数学》的这一教学方式和和考核方式之外,还要试图将这项改革扩展到金融数学方向的其他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当中去.

参考文献:

〔1〕岑仲迪,郑秋红.“金融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育,2009(2):28-31.

〔2〕赵文亚,史彬茹.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 (14):117-118.

〔3〕杨林,杨娥.高校学生课程形成性考核改革研究[J].学周刊(下旬),2014(3):10-10.

〔4〕丛喜权,马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性考核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152-154.

〔5〕王腊梅.国际经济法教学模式重构与拓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J].法制与社会,2014(9): 225-226.

基金项目:校级教改项目《“金融数学引论”探究式教学模式与形成性评价改革与实践》(11688JXYJ2013045)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1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1-0028-02

猜你喜欢
形成性评价探究式教学教学改革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