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写作“少教多学”实践探索

2016-04-17 02:42卓建勇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苇草少教多学议论文

卓建勇

(福州民族中学,福建罗源350600)

高中议论文写作“少教多学”实践探索

卓建勇

(福州民族中学,福建罗源350600)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多教少学”现象较为普遍,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少教多学”简约化的教学理念,不但能够满足当前高中学生作文学习的需求,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笔者尝试探究少教多学在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便为议论文写作指导提供教学参考。

议论文;少教多学;写作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笔者长期观察发现,部分学生在写议论文过程中出现无从下笔、唉声叹气、主动性较差现象,从而影响着作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探究出一套高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摒弃之前僵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挖掘出学生的独创性,这便成为了当前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1]。本文基于“少教多学”教学理念,探究提升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效果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少教多学”教学观念

在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运用“少教多学”策略,首先便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以前“写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评改”的固定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标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要求。因此,以生本理念为指导,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让学生更加积极地自主地参与到议论文的学习中去,应该成为高中议论文的教学过程中的主旋律。先学后教,将议论文的结构学习、议论文的层次学习着重于学生的自学上。只要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够理解的,便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动手;只要是学生能够动手的,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只要学生们自己能够讨论出结果的,就让学生们努力去探究、去讨论。千万不要越殂代疱,让学生失去了主动性。

二、“少教多学”教学实施策略

为了更好的让“少教多学”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一个重要策略就是需要教师合理实施“少教多学”教学方法。

1.准确定位“少教”起点,让“少教”为“多学”让路

要想更好地完成高中议论文教学目标,首先要让教学的起点明确化、合理化。其中,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教师应该心如明镜;学生能够学到什么,教师应该在内心有个预估和评判。这样,再确定自身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准确定位教学方向,最大限度提高议论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其次,要完成以上目标,便需要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学生从课本知识中汲取了哪些营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拓展思维,梳理知识结构,进行未知的探索,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未知领域。当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本中关于议论文的知识点,才能够更好的用于写作,有效提升自己的议论文写作水平。通过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节约教师的教学时间,真正让“少教”为“多学”让路[2]。

例如《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大胆设喻,彰显观点,针砭时弊,批判的锋芒直指当时狂妄自大的“闭关主义”。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便可以将此作为教学起点,让学生以这篇文章为根本进行讨论,找出这篇文章所涉及到的论据,如:闭关主义有什么具体表现?有什么危害?其次,让学生通过本篇文章,再阅读相关的议论文,不断积累,养成在相关议论文中找案例的习惯。通过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便能够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添加一些经典论据,有效提升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当然,“少教”并不是“不教”,而是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生的疑问为教学导向,让整个课堂变得张弛有度,这样则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教学时间,有效实现学生的“多学”的目标。

2.理清思路,探究文本特点,把握议论文的写作规律

议论文的写作主要目的就是毫不含糊地传达自己对某一现象或某一事件的见解,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旨在说服读者,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和有价值的。在写作的过程中,不管是对某一种社会现象进行论述,还是对某个观点进行反驳,都需要写作者努力遵循这个原则,以更好地完成写作目标。正是如此,议论文都具有非常清晰的思路,文字充满逻辑性和辩证性。因此,在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教材文本为例,带领学生梳理文本脉络,准确把握议论文特点,以便自己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清晰的写作思路[3]。

例如:以《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篇文章为引导进行议论文写作教学。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并准确把握帕斯卡尔的哲学智慧,笔者首先让学生采用自主阅读的方式,理清思路,探究文本特点,准确把握文章的论点——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接着再引导学生建立在文本基础上深入思考这个论点:人为什么是一根苇草?人为什么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最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观点给你带来怎样的思考和启迪。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探究,逐渐理解文本的脉络,深入理解哲学家对“人”这个哲学命题的思考路径。通过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对文本思路的梳理,学生的不断探究,引导其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哲学思考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富有哲理性的议论文特点,开展模仿写作训练。

3.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文本,为“少教多学”创造最大的可能

和其他体裁相比,议论文写作最突出的一个关键点就在于对现实的充分关注和理性干预。在写作的过程中,不管是采用并列式说理,还是用层进式说理,或者用总分式说理……整篇文章都不是简单的堆砌生硬的文字,而是向读者呈现出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的对现实生活的体悟、解读和反思。当然,这种文本形式“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在一定程度上凌驾于现实生活,但是,反过来又对现实生活具有实际的指导和思考意义。因此,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应该责无旁贷的引领学生“贴近地面”,深入实际生活,相互探究,以此拓展文本,为少教多学创造最好的条件。

三、结论

总之,高中学生能够通过写作议论文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同时通过写作议论文也能够让高中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严谨、更有条理性,语言表达更加清晰明确。在当前高中语文议论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采取“少教多学”教学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议论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独创性,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

[1]王永忠.浅谈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少教多学”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2014(5).

[2]孟庆焕.作文教学应少教多写[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1).

[3]李耀平.反思、追问、争鸣——高中议论文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尝试[J].中学语文,2013(9).

G420

A

1673-9884(2016)06-0029-02

2016-05-23

卓建勇(1969-),男,福建罗源人,福州民族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苇草少教多学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悲悯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组章)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苇草与人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
苇草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