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资源精细创建
——乡村学校少年宫创建实践与探索

2016-04-17 02:42谢惠阳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少年宫道德农村

谢惠阳

(泉州市泉港区涂岭中心小学,福建泉港362805)

优化资源精细创建
——乡村学校少年宫创建实践与探索

谢惠阳

(泉州市泉港区涂岭中心小学,福建泉港362805)

“乡村学校少年宫”必须确立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为核心,本着“全面发展、德艺并举”的教育理念,坚持以“道德滋养、才艺培养、技能培训”为活动主线,精心部署,营造温馨的教育环境。精心规划,坚持“创新形式,突出特色”的活动理念,充分整合优势项目资源,立足校本课程开发,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积极搭建广大农村未成年人快乐学习、健康成长、道德滋养的活动平台。

乡村学校少年宫;规划部署;特色;品牌

“乡村学校少年宫”丰富了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一体化发展。为扎实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必须确立了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为核心,本着“全面发展、德艺并举”的教育理念,坚持以“道德滋养、才艺培养、技能培训”为活动主线,优化资源,多措并举,注重实效,积极创建适合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有个性发展的教育阵地,办农村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部署规划,营造温馨乐园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1]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必须精心部署,努力营造一个舒适、快乐的环境,让留守儿童有家的感觉,有家的温馨,方便参与活动,课余生活得到丰富,解决家庭的后顾之忧。为此,乡村学校少年宫应该重视“三个方面”工作。首先,应设立心理咨询室,组织优秀教育工作者解答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部分家长参与心理辅导,形成学校、家庭互动效应;设立生理卫生室,及时解答、矫正中小学生在生理发育阶段出现的生理、心理问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沙龙”活动项目,“阳光驿站”活动课,心理知识辅导导,让心理有障碍的孩子们在这里得到了自我排压方法,在轻松、愉快、舒适的环境中释放压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其次,因地制宜开辟劳动实践基地。要与农场共建,组织孩子们参与劳动实践,学习劳动技能,开展种菜、采茶、插秧、种菜等生产劳动,培育劳动意识,树立劳动最光荣观念。最后,构筑学习、活动、交流的阵地。在少年宫项目的选择上,针对农村少年儿童的特点,因地制宜,广泛开展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活动项目,如诵读、舞蹈、劳技、美术、科技、乒羽、合唱、二胡、棋艺、书法、心理沙龙、剪纸、腰鼓、电脑、英语口语等多个科目,以丰富孩子们的成长空间,促进了农村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使农村孩子受到和城里孩子同样水平的教育,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精雕细刻,亮化项目特色

乡村学校少年宫既是青少年的活动场所,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阵地,它的建成极大地满足了农村未成年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为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基于此,在创建工作中应该体现“农村”特色,立足农村未成年人,应该精心规划特色资源,强化“四个凸显”。凸显课程设置“个性化”,精心挑选既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又能促进了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的课程项目。凸显场地选择“专业化”,要根据实际,精心开辟各项专业活动室,各室精心制作名人名言标语、励志人物故事展板、卡通提示图画等,营造浓郁的室内氛围。凸显师资配置“多样化”,通过学校动员、社会招募、文明办支持相结合方式,广泛聘请在校教师为主要师资力量;招募民间艺术家为外聘特长教师,形成支教教师、在校教师、外聘特长教师、外聘辅导员和校外志愿者等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合力开展乡村少年宫教学管理的局面。凸显开班形式“分类化”,根据公益性办班原则,按照分校、分年级的形式轮换开放,有计划、分步骤地向当地所有青少年开放,实现每一位少年儿童都能参加乡村少年宫课程,确保学有所得、取得实效。

三、创新实践,助推教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理应重新审视道德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以文化滋养道德,以道德传承文化,不断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3]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创建实践中,应坚持“创新形式,突出特色”的活动理念,大力开展“四项活动”。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积极配合学校德育工作,落实“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我们的节日”、“社会志愿服务”等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孩子参加法制教育、生命安全、环境保护、文明礼仪等教育活动,培养良好习惯,争当美德少年。以唱响一首道德歌曲、读一本好书、观看一部优秀影片、签订一个道德承诺、每周做一次家务、拜访一次道德模范、每月参加一次志愿服务,等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农村未成年人走出校园,参加活动,接触社会,不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乐促智。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里棋类室、乒乓球室、图书室、篮球场、运动场,开设“特色大课间”“阳光周末”“特色活动课”等趣味性活动项目,通过举办学生才艺表演、手工制作比赛、书画剪纸比赛、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少年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

四、丰富内涵,彰显创建品牌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乡村学校少年宫创建的灵魂。为了打造自身特色,彰显创建品牌,乡村学校少年宫创建要紧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赋予思想道德教育具体生动的载体,在少年儿童中创造性地开展争当“五星小公民”活动,即“遵规守纪星”“个性特长星”“文明劳动星”“好人好事星”“学习上进星”。为确保“争星”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据《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制订了《争当“五星小公民”评价制度》和辅导员的岗位责任制,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整体目标提出“争当五星小公民”总体要求,编写“争当五星”校本课程,制定评星的具体细则,通过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读书办报等媒介广泛宣传。每位少年儿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自愿申报所要参评的“星星”,努力追星。最后,由全体教师做评委,邀请家长代表、校外辅导员代表参加,对参评学生进行评选,授予标志性星章,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学校、班级设立“争当五星”荣誉栏,并印发荣誉证书向家长报喜。让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孩子们以“争星”为动力,努力地朝着“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的目标前进。

五、优化整合,确保全面推进

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创建要以服务广大农村未成年人为宗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周边公共设施、社会力量的支持,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通过与村老年协会、老人活动中心共建,发挥退休老干部的余热,聘请老干部、老党员给孩子进行红色教育。聘请民间艺人、文艺志愿者,负责腰鼓、剪纸、南音、民乐等培训项目;积极争取村两委、关工委的关心、支持,开辟校外儿童活动中心,弥补校园资源的不足。校外儿童活动中心因地制宜,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力求丰富多彩,切合实际、与学校素质教育、体育、艺术教育相得益彰,互为补充;通过组织、引导广大农村未成年人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展了“贴近绿色生态文明”“爱我家乡、爱我校园”等生态文明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研、社区服务、社会志愿服务等活动,感受体验当今幸福生活,感悟未来责任。

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广大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一定要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契机,丰富农村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和假日生活,让素质教育真正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脱离出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5.

[2]中国文明网.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指导专题[EB/OL].[2013-06-04].http://wcnr.kids21.cn/ zt/sng/.

[3]毛瑞杰.以文化滋养道德以道德传承文化[EB /OL].[2014-06-23].http://news.xinhuanet.com/culture /2014-06/23/c_126660375.htm.

G47

A

1673-9884(2016)06-0114-03

2016-05-23

谢惠阳(1975-),男,福建泉州泉港人,泉州市泉港区涂岭中心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少年宫道德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南昌市少年宫学生作品展示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免费“染发”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