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学校学生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矫正与对策

2016-05-14 04:11邵妍
职业·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不良行为职业学校学生管理

邵妍

摘 要:职教系统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家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中坚力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不高,这也使得多数职业学校在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面做得并不到位。本文分析了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提出了矫正方法。

关键词:职业学校 学生管理 不良行为 矫正对策

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和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职业学校进一步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并逐渐被社会所重视。但受到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人们心中,职业学校的地位依旧无法与普通高中相比。因此,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一直不高,学生管理难度较大,这也成为我国职业学校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提升学生管理水平对提升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能力更成为评价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不高,造成我国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部分职业学校的管理不到位,从而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生源质量不高

无论是职业学校还是普通高中,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虽然我国对职业教育很重视,也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但是社会上对于职业教育还存在着很多偏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中招生逐年扩大。所以现阶段,职业学校的生源多是中考失利的学生,生源质量与高中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使得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质量大大降低。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纷纷被推进了职业学校。有的学生在中考时没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就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感觉前途渺茫。而且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不太了解,学生在升学无望的情况下,勉强选择了职业学校,进入学校后,在学习上不思进取,从而产生了得过且过的想法。

2.学生管理难度大

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学生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这给职校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职业学校主要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通过正确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学习和实践,而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这种以实践为主的引导性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但也容易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方面管理比较松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表现得过于懒散,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因此,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一直是个难题,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规范学生、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思想,成为当下职业学校关注的重点。

目前,职业学校在招生上采取较为开放的模式,导致生源良莠不齐,而且很多学生在步入职业学校时还未成年,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还不成熟,不适应在职业学校的学习,导致他们要独自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两方面的压力。现在,一些职业学校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徳育教育体制,这使得学生在职业学校只倾向于专业学习,缺少自身道德素质方面的提高,导致职业学校向社会输出的人才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这不仅损害了职业学校自身的声誉,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3.学生缺少学习动力

在职业学校学习时,大部分学生都将思想道德的提高视为专业学习的负担,很多学生忽视了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他们对未来没有规划、没有打算,在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只顾眼前,不想以后。很多学生还在父母的呵护下,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从未想过为家庭承担责任。此外,在义务教育阶段,这些学生整体学习较差,自身素质也不高,而薄弱的综合基础更加大了职业教育的难度。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积累,而职业教育讲求的是实用性,重视的是专业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所以在职业学校中,很多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特别是在思想道德建设的课程上,学生很少能集中精力听讲,学习态度差,自身素质自然无法提高。

二、职业学校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就我国职业教育而言,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附加效益使得各行各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生的思想素质上。

在现代社会,人们需要与他人合作,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以道德诚信为基础的,因此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道德素质的提升成为了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诉求。而当下很多职业学校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放在了教育教学的首位,并没有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教育问题,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监管力度不够,造成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低下,这不仅降低学生的生存能力,也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心理变化大,容易产生困惑和冲突,为学校的管理增加了困难。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自信心不足,认为在学校就是混日子;有的学生不爱学习又不得不来学校上学,一边瞒着父母,一边应付老师,虚度了时光;还有的学生目无尊长,缺乏教养,愚昧粗俗。如果不及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规范,就会进一步导致职校学生道德水平的下降,综合素质难以提高。

职业学校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应更加实际、更加贴近社会,这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但是初中学习生活的失利、家长教育观念和方式的不当都使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问题多样化,也具普遍性,很多学生难以抵制社会的不良诱惑,在思想行为上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职业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管理,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学校的管理角度来说,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不仅可以净化校园的学习环境,还能对职业学校的学习氛围形成积极的影响。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矫正是我国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职业学校作为我国技术人员培养的中坚力量,更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对学生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矫正进一步提升其修养和素质,确保职业学校的正常运转,改善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职业学校学生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矫正方法

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职业教育工作者应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生日益强烈的独立性,因势利导地做好职业院校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现状的疏导和教育。教师应认识到尊重的需要是该年龄段学生的重要需求,从关心学生成长入手,深入了解不良行为的成因,给学生解释的权利和机会,并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同时,积极发挥学校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充分运用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自豪感,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通过组织各种群体性活动,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鉴赏力和审美力,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在班级管理方面,可以通过加强班集体建设,使学生学会处理各种关系、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在班级活动中锻炼学生,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1.内在矫正方法

所谓的内在矫正法,是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育,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这种方法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但这种内部矫正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问题,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以课堂为突破口,职业学校要认真研究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并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思考和实践,提升对学生行为、思想的认识,并以此为依据展开课堂教学。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各种不良思想,例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其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应当加强对学生在这方面的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外部矫正方法

外部矫正,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外力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矫正,帮助学生改正行为习惯。这种外部措施是强制性的外力措施,例如,对校规进行合理的完善使其更加严格;同时,加强学校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加强对校园的监管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强制度宣传,提高学校教师、班主任的素质,变落后的管理体制为与时俱进的管理体制;加大学生宿舍的管理力度,消除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隐患。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对不良现象的惩罚,而是事前的预防和控制。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估。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跟踪调查,并及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也可以利用良好的行为习惯替换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果学生不遵守纪律,就让他负责组织班级的文体活动;如果学生乱扔垃圾,就让他担任班级的卫生委员;如果学生喜欢上课讲话,就让他多回答问题。只要我们方式方法使用得当,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职业学校应更加重视学生的日常管理,从思想到学习,再从学习到生活。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矫正和引导,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并将在新型工业化、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从而使教育管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邢海燕,张草.中职校学生不良行为的现状调查与探讨[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2]陈雪梅,顾文娟.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不良品行成因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

猜你喜欢
不良行为职业学校学生管理
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